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陽明之「知行合一」

王陽明之「知行合一」

想了解心學,須要讀《傳習錄》

01

想了解王陽明心學,須要讀《傳習錄》,且要讀多遍。

有人講,《傳習錄》不過是白話語言,不經意間流露出不屑的神情,膚淺之人大致如此。

我讀了一遍《傳習錄》,感覺很難,文字易懂,其意艱深。

一本書斷斷續續讀了兩個月,隨著閱讀的深入,疑問越來越多。

彷彿一葉孤舟飄入了汪洋大海之中,迷茫而無助,深感大海之浩大。

想讀懂《傳習錄》,須要熟知王陽明的語言風格,他所闡述和引用的幾乎全部是儒家經典。

在讀《傳習錄》的同時,實際上是在讀四書,尤其是《大學》和《中庸》,沒有一定的國學基礎很難讀下去。

據說王陽明的心學很「火」,一種思想的流行是件好事情,說明人們開始注重精神層面的東西。

一種哲學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歷史成因,也與哲學家本人的經歷和學養有很大關係。

尤其像王陽明這樣五百年才出一人的「聖人」,其本身極具傳奇色彩,我想吸引人們的更多的是他的身世。

現在有許多有關王陽明的書,大多講他的不凡身世,什麼「少年天才」「龍場悟道」「平定寧王之亂」,諸如此類。

而真正講王陽明心學的書很少,王覺仁的《王陽明心學》是本不錯的書。

「心學」自南宋陸九淵創立,至明朝王陽明確立,到現在已歷經近千年時光。

如浩繁星辰,糅合儒、釋、道多門類學說,想弄明白個大概確實不易。

據《明儒學案》記述,王陽明經歷了「學三變」和「教三變」複雜的學術形成過程。

可以說,王陽明之心學,就是王陽明之人生經歷。

王陽明治學歷程

02

王陽明之心學,是他曲折人生和信念追求所凝聚成的三句話,「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就如一個人,「心即理」是其信仰,「致良知」是其心靈,「知行合一」就是其大腦和身體的完美結合。

王陽明之心學是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是逐步形成的,而非一蹴而就。

「泛濫於詞章,循序格物,無所得;出入佛老,無所得;居夷處困,動心忍性,龍場悟道」(黃宗羲《明儒學案》)。

先後經歷了三十多年,幾乎耗盡了人生的大好年華,終究體悟到「心即理,知行合一」的心學大法。

晚年專註於「致良知」,重點闡發《大學》《中庸》之精要,以「傳道、授業、解惑」為主。

王陽明闡發「知行合一」

03

鋪墊了很多,本文重點簡述知行合一之意義。

知行合一這個詞很流行,人們喜歡製成牌匾或條幅懸掛於中堂,做為人生座右銘。

對知行合一的理解,諸如「理論與實踐」「學習與行動」等膚淺認識,大多曲解了陽明心學之本意。

現在有種怪現象,「造生詞,說怪話」,胡編亂造,歪曲本意,對傳統文化極不尊重。

尤其是那些廣告用語,網路用語,葷素不分的段子用語,還有年輕嘴裡說出來的那些烏七八糟的東西。

很難相信這是在一個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國度,文化的沒落到何種程度,照此下去,連中國人之間也難以交流。

學習陽明心學,須要明白其本意,不求甚解,亦或做些表面文章,不是求學修身之態度。

愛曰,「如今人盡有知得『父當孝,兄當弟 者,卻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與行分明是兩件。」

先生曰:「此已被私慾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聖賢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體,不是著你只恁的便罷。

故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

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

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

如鼻塞人雖見惡臭在前,鼻中不曾聞得,便亦不甚惡,亦只是不曾知臭。

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飢,必已自飢了;知行如何分得開?(《傳習錄》上卷)

上面大段引用原典,接近於白話,很容易理解,更好地感知王陽明的說理過程。

王陽明在解答徐愛「知行不一」的疑問,用了「好好色、惡惡臭」的形象比喻,耳提面命誨人不倦。

看到美麗的顏色,必然產生喜悅的感覺;聞到了惡臭,必然產生厭惡的感覺。

看到、聞到是「知」,喜悅、厭惡是「行」,這些都是同時進行的,是不可分割的過程。

王陽明明確地告訴徐愛,「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不一,只不過是不知道而已。

把鼻子塞住,即使有惡臭也不會聞到,所以就不會有厭惡的感覺。

又接著舉例,所謂孝悌,必定是有過孝悌的行為,不可能只是說說而已就是真的「孝悌」了。

知道「痛」,一定是曾經痛過;知道「寒」,一定受過凍;知道「餓」,一定挨過餓。

王陽明用了這麼多例證來闡明知行合一的道理,應該是直指本意透徹明了的。

「知行合一」的由來

04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王陽明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哲學命題之一,是針對朱熹理學而發,與朱熹的思想對立。

他反對程朱理學的「先知後行」以及由此造成的「重知輕行」。

程朱理學,甚至是心學開創者陸九淵,都主張「先知後行」,將知和行分成兩截,認為必先了解知然後才能踐行。

王陽明知行合一正是為了糾正程朱理學之偏,這是王陽明傳承光大傳統儒學最重要的貢獻。

程朱理學延續到後來,逐步演變成八股取士的僵化模式,後人所詬病的正是其「知行不一」之流弊。

按照朱熹「重知輕行」的理念,多少士人成了「死讀書、讀死書」的腐孺,只會照本宣科講大道理,對於治理和改造國家毫無用處。

龍場悟道是王陽明三十年坎坷經歷的厚積薄發,類似於佛教之苦修頓悟。

陽明心學,也是其出入佛老,潛心儒學,反覆揣摩,親身歷練,傾注了畢生心血所綻放的一朵聖潔瑰麗之花!

人們大多曲解了「知行合一」的本意

05

知行合一不能簡單理解為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如果分而言之,理論與實踐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過程,二者未必有多大的關係。

譬如大學教育,專註於知識的學習,而缺乏應用的轉化,此所謂知識與應用的脫節。

人們習慣於把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作為一種口號,常掛在嘴邊,實際上很難做到。

先理論,後實踐,這是人們通常的做法,這就是王陽明講的「先知後行」的弊端。

理論是別人的思想和結論,生吞活剝死背硬記一通,沒有消化和吸收,充其量是存放別人東西的倉庫。

理論和實際是兩張皮,嚴重脫離實際的理論,如何去實踐?

知行合一是求真知的過程,而非本本主義,學非所用只是浪費時間。

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毛澤東思想」產生於毛澤東艱苦卓絕的革命實踐,是經得住實踐檢驗的真理。

陽明心學也是知行合一的產物,是「學、思、悟、行」的完美結合,具有高度的整體性和一致性。

探求真知的過程,也是踐行真知的過程,知行合一的全部意義在於此!

「知行合一」是強大的精神力量!

06

知行合一之「知」,就是人的認知功能,是真知與認知,而非知識與知道;

「行」是人的行動功能,是探索與追求,而非冥行與妄作。

就生物體而言,如果人的認知和行動不一致,要麼是智障,要麼是殘疾。

就精神層面而言,如果二者不一致,要不是心口不一的偽君子,那就是口蜜劍腹的陰險小人,現實當中有多少這樣的精神「智障和殘疾」!

所以說,知行合一既是人類之基本功能,又是高級功能。

達到了精神上的知行合一,即為聖賢之人。

知行合一也有層次之分。低層次的知行合一,如「好好色、惡惡臭」,是人類的初級認知反應。

經過訓練的動物也有類似的反應,如動物之條件反射,海豚對馴獸師的獎勵也表現出一種喜悅和順從。

高層次的知行合一是構建自己的「意義世界」,在人生歷練和體悟的過程中,塑造自我的心靈殿堂。

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就是「知」,而自我實現的過程就是「行」,人生之追求和價值體現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不斷認知,不斷踐行。

在踐行中認知,在認知中踐行。猶如登山者,不斷地攀登,不斷地體驗征服高山之感悟。

一次次地攀登,一次次地超越,生命不息攀登不止,那是一種內在的愉悅和滿足。

王陽明少年立志要做聖人,其志遠大,其勢超凡,可他絕沒有想到求道之路如此艱幸坎坷。

王陽明是一個堅貞不屈的探索者,更是一個富有冒險精神的攀登者,勇攀心學之高峰。

無數次挫折與磨難從未動搖成聖之初心,挫之愈甚,其心彌堅,強大之精神如此光輝燦爛!

王陽明用一生踐行了知行合一,終成「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聖人,也為中華民族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天空1840 的精彩文章:

苦難與輝煌——唐朝的大詩人們

TAG:歷史的天空1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