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師專業成長要過哪些「坎兒」

教師專業成長要過哪些「坎兒」

對於很多高職院校來說,師資隊伍建設始終是個「老大難」問題,主要原因是非師範院校畢業的專業課教師比例大,協同育人下的兼職教師也大量集中於專業課,加之「雙師素質」要求,如何解決師資問題尤顯突出和迫切。與此相關,高職教學組織建制中以專業及專業群形成基層的教學單位,專業主任年輕化、管理經驗不足現象也很普遍。

依照教學診斷與改進的原理「把脈」,畢業於非師範院校的高職新教師,儘管學歷層次較高、專業知識功底紮實,但專業化成長路上遇到的困難也很多,包括教師職業的情愫要培植、教師角色的認同感要加強、系統的教育理論要補課、教師專業化的成熟周期要縮短、專業理論應用和操作能力要提高等。同樣,作為專業管理的業務領導,專業主任自身的專業水平較高,但管理的綜合能力亟待加強。

「教學診改」聚焦師資問題,如何做更有效?就目前全國高職院校師資結構看,青年教師的培養至關重要。其實,各高職院校都在研究和探索,改革成果也不少。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的做法是以「組合拳」思維,針對新教師和專業主任精準發力,打造師資「鐵軍」。

教師專業化成長路徑在哪裡

人才培養質量從何而來?關鍵在教師,一流的教育質量必須要有一流的師資。一流師資又從何而來?關鍵在培養,一流教師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因校因師定製,更需要持之以恆、長抓不懈。浙江工貿職院自2014年9月開啟3年一周期、針對青年教師的綜合能力過關工程,對學院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上一堂課、說一個單元教學、做一門課程設計,是初級、中級職稱教師3年內必須過關的項目,過關與否,直接與教師崗位、職稱晉陞相關,教師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安排和選擇申報過關項目。學校統一制定過關標準,分類組織專家評估小組,分別由學校教學督導處負責上課、教務處負責單元說課、所在二級學院負責課程設計的考核,其基準線量化是每個項目必須及格,綜合定性評價方可認定合格或優秀。每個項目的考核有3次機會,如果仍未通過則調離教學崗位,可選擇專項課程進修或其他部門工作,待參加第二輪考核「過關」後再回到教學崗位工作。

從內行的門道講,隨堂狀態下的一堂課,如果能被專家考核「過關」,說明教師已經知道了怎麼上課,當然專家聽課時還要檢查教師的教學計劃、大綱、教案等基本教學文件;說課是教師間開展研究性教學常用的方法,懂得怎樣說好一個單元的教學,教師就會體悟到說好一節課、一門課的規則、套路,為日後的研究性教學打下良好基礎;設計一門課,是教師綜合素質能力的集中體現,「磨」好一門課的設計,教師從中就會知道其他課程設計應遵循的規律、方法及應用技巧。可見,針對青年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綜合能力過關工程,是每位「新」教師成長中必須要邁過去的「坎兒」,也是他們受用終身的素質。

專業主任綜合能力如何提升

專業主任制是高職專家治學理念下,最常見的基層教學組織和管理體系,類似於本科的「系部」組織。專業主任作為高職教學組織和管理的基層領導者,其專業能力和水平對於專業管理及專業建設的影響較大。為了建好專業主任這支隊伍,浙江工貿職院使出「新招」,組織專業主任說一次專業、上一堂示範課、開一個創新主題的教研會。

該項措施以培養培訓為手段,以考核激勵為鞭策,以全面提升專業綜合能力為目的,由學校制定相應考核標準,學校學術委員會專家負責考核「示範課」、教學督導處負責考核「創新教研會」、所在二級學院負責考核「說專業」,考核成績作為專業主任業績考核和續聘的重要依據。

說專業的意義在於,讓專業的領導者更加明晰專業方向、人才培養定位、專業建設內涵及謀劃。不同於本科院校的「學科專業」,高職更趨向於「技術專業」。學科專業重知識的邏輯性、完整性和系統性;技術專業則重視技術專業知識的針對性、應用性和適用性。專業主任要「說好」自己的專業、做好專業的科學規劃,就必須明白高職的專業屬性、清楚自己所在專業的現實、明了專業面向的產業和人才需求狀況等。以「說」推「建」,促使專業主任真正讀懂並建設好自己的專業,內功不白費。

上示範課是內行當家的必然要求。專業主任是專業的中堅、是好教師的代表、是組織者管理者,更是專業的領銜人。上課是教師的第一要務,能上出示範層次的課,也是專業領導者必備的素質和能力。自己能站得住講台,教學水平能得到公認,是專業主任管專業的「技術資本」,上出示範課的影響,遠遠超出課的本身。

開創新教研會,旨在考核專業主任的組織能力、創新能力。教研會是高校基層教學單位最常規不過的活動,但將主題定位在「創新」上,就成為一個開放性、大視域、見能力功底的「考題」。怎樣結合專業、選擇什麼內容、創新點如何發力、組織形態怎樣設計、質量效果如何把控等,專業主任都需要全面統籌。

真可謂創新驅動,學院30多位專業主任的教研會都是精心策劃、別出心裁、異彩紛呈的。有的以課堂教學中「學生手機如何管」立問,頭腦風暴後得出「宜疏不宜堵」、助學輔學主動用的認識,同時共享了一些教師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方法;鞋類設計的專業主任以「時尚與人文」立題,直接將會開到鞋企,設計師與專業教師近距離對話,雙方心得不少;「新學年將至,新的教學計劃如何修訂」,電子應用技術的專業主任以此為題,請來企業專家和學生代表,針對課程配置、課時分配、教學組織等問題進行診斷,企業專家和學生代表的許多意見和建議彌足珍貴。

教師是學校的立校之本,人才培養靠的是教師團隊的合力。浙江工貿職院針對新教師和專業主任的精準發力,成效明顯,在浙江省高職高專人才培養質量綜合評估中,學院2014屆和2015屆畢業生培養質量排名第一、2016屆畢業生培養質量排名第二。浙江是全國職業教育強省,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這也有力地說明「有一流的師資隊伍才會有一流的人才培養質量」,這就是硬道理。

(作者系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高職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7年10月10日第10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在中職德育課中加強自立教育
「職業教育+」助推人才培養
2017年「影響教師的100本書」推薦活動啟動
砥礪奮進的五年·神州看教育 廣西篇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