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海外魯班工坊助力汽車產業開出國門

海外魯班工坊助力汽車產業開出國門

■支撐國家戰略發展 高職院校在行動·「一帶一路」篇①

編者按《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執行一年多來,一批高職院校以高水平骨幹專業為基礎,主動支撐國家戰略,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的技術技能人才和中國企業海外生產經營需要的本土人才,為提升「走出去」企業在本地社會責任形象,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為促進交流學習,從今天起我們將陸續選取部分院校的典型做法呈現給大家。

談及踏入非洲大陸的收穫,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車輛工程學院年輕教師蘭文奎直言收穫滿滿。

從高職院校一線教師到外派衣索比亞,助力力帆汽車的海外員工培訓以及技術支撐,再到聯手當地的孔子學院,化身中埃兩國的教育使者,蘭文奎坦稱不虛此行。

今年3月,「中埃人才培養基地」在衣索比亞掛牌。作為力帆汽車海外版圖中的重要成員,蘭文奎和學校的四位教師一起,承擔起埃方員工培訓、技術服務等工作,並承擔起孔子學院的文化交流任務。

這只是國家首批示範性高職院校——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從區域化到教育國際化進程「文化突圍」中的一個縮影。

從「借船出海」到「攀親結緣」

與企業抱團拓展海外市場

「每到一處,總能看到當年的弟子,在異國他鄉的氛圍中,師徒相見,別有一番滋味。」蘭文奎表示,在埃方土地上,剛下飛機,當年的弟子蘇飛翔、王飛就前來迎接,令教師們感慨萬千。伴隨力帆走南闖北的蘭文奎也不禁感嘆,畢業生真的是桃李滿天下!

據不完全統計,僅僅是力帆汽車銷售公司一家,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在員工中就佔比15.7%,成為力帆汽車海外擴張版圖中的重要力量。

與企業聯手抱團轉戰海外市場,還需要從當年的故事說起。

2006年,力帆集團因擴展汽車業務在重慶高校進行人才基地選拔,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唯一的高職院校與其他本科院校同台競爭。為凸顯學校專業優勢、表達合作誠意,教師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開發出力帆520轎車的培養教學手冊,在得到企業讚賞之餘也拿到了大額合同。

於是,力帆汽車公司投資、學校投智,在學校車輛工程學院設立了力帆汽車售後技術培訓中心,校企聯合助推力帆汽車海外戰略。

目前,學校參與了力帆全國4S店的人員培訓,畢業生也隨著力帆海外市場的擴大遍布東歐、南美、非洲等地,赴俄羅斯、巴西、越南、沙特等海外的「訂單培養」技術人員逐年上升。

隨著合作的不斷深入,2016年3月,雙方首個職教領域海外「魯班工坊」在俄羅斯成立,由力帆集團出資,學校派出骨幹教師,每年赴俄羅斯對當地經銷商員工提供培訓服務,為力帆海外市場提供技術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企業走出去,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還主動對接當地的孔子學院,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主動開展語言培訓、人才交流等文化活動。

對此,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官成坦言,經過十餘年的摸索,學校的海外辦學從無到有,並快速發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文化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特別是伴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戰略實施,也從「借船出海」到「攀親結緣」,聯手企業抱團拓展海外市場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礎。

從「借力發力」到「主動作為」

融入國家戰略共育技能人才

如果說十多年前的「借力發力」為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育國際化提供了良好的開端,那麼,創新型國家建設戰略的提出,高職教育如何應對經濟和信息全球化帶來的挑戰,也是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思考的問題。

為此,學校率先在重慶高職院校中組建外事部門,專門負責教育國際化項目。2001年成立了中澳職教項目辦公室,2005年成立了國際交流合作處,2013年成立了赴德學習預備部,2014年成立了國際教育學院和港澳台事務辦公室。

作為重慶首個百千萬計劃中方項目院校,學校與美國、加拿大和愛爾蘭的項目院校在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建築工程技術和物流管理三個專業進行對接,促進雙方院校互訪及在學校管理、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的對話與交流。

同時,學校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支撐國家「一帶一路」,通過實施「一個平台、三個跟進」工程(一個平台:在海外建立「魯班工坊」,三個跟進:專業跟進、團隊跟進、技術跟進),緊隨企業步伐,服務企業「走出去」需求,設立海外技術服務中心,護航「渝新歐」,為企業海外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和技術培訓。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不斷加強與國外院校、教育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利用國外先進的教學、課程資源,創辦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015年,學校與加拿大北方應用理工學院合作開展會計、機械設計與製造兩個專業「3+0」模式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016年首屆招生61人,其中機械專業21人,會計專業40人。該項目的實施,將加快推進會計專業和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教育領域的品牌特色。

此外,學校還與德國、澳大利亞等高校及教育機構實施了聯合培養項目5個,包括:德國EBG教育集團數控技術學生培訓項目、德國EBG教育集團機電一體化學生培訓項目、德國BSK國際教育機構聯合培養項目、中德汽車機電人才培養項目、澳洲職教師資資格培訓項目等,引進國際職業資格證書9個。項目打通了中國三年制高等專科學歷到德國應用科技型碩士學位的精英人才培養通道。

從「外樹形象」到「內生髮展」

探路高職教育國際化路徑

經過多年的沉澱,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育國際化已經成為學校品牌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在為高職教育拓展發展空間的同時,也為我國高職教育從本土化向國際化進軍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學校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寬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先後與澳大利亞、德國、美國、英國和日本等16個國家的30多個應用技術大學和職業院校開展了40多項國際合作項目。

「在一個優秀的教育系統中,一定要儘可能地讓學生參與到國際化的變革中,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走出國門,同時讓國際上的優秀同齡人走到身邊來,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成長。大學如此,我們高職院校也應當如此。」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郭天平表示。

為此,學校組織學生分別赴美國、德國、馬來西亞、泰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開展境外短期遊學、長期交換、帶薪實習和學歷深造等,項目參與人數達379人次。學校為學生出國(境)項目專門設立了優秀學生卓越成長計劃,每年提供50萬元經費資助優秀學生出國出境交流學習。

在「走出去」的同時。學院積極開展「引進來」,2016年接收35名留學生來校進修學習。這些學生來自美國、英國、日本、印度等國高校,涉及中國文化和漢語、國際貿易、市場營銷、物流管理、藝術設計等專業,部分學生申請並獲得了市長獎學金。

實施教育國際化,教師是關鍵,學校有針對性有重點地選派教師赴海外進修深造、學術交流、工作實踐,同時引進國外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實施人才聯合培養項目,服務於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化進程。僅2016年,學校就組織實施了國家留學基金委西部人才培養項目的10多個國家和地方及學院項目,培訓研修達35人次。

同時,學院聘請外教及其團隊,先後有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等外籍人士來校擔任教師以及技術專家,參與學校內涵建設,無論是教學改革,還是課程開發與實施、培訓鑒定等,都能感受到外籍教師和專家帶來的國際化元素。

2014年至2016年,學校連續三年獲得重慶市屬公辦高校推進教育國際化綜合獎補項目,共獲得市政財政650萬元的獎補資金,位列重慶市高職院校第一名。

從「外樹形象」到「內生髮展」,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全面探路教育國際化的可持續發展實踐,闖出了一條高職院校海外版圖「擴張」的「重工」路徑。

《中國教育報》2017年10月10日第1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從「一枝獨秀」到「春色滿園」
「互聯網+課程」要做到三個融合
共享教育將催生新的教育格局
彭楚鈞:在實踐中增強學生信心
「清血」的同時發揮「造血」功能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