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郁鋒:人工群體智能尚未實現通用智能

郁鋒:人工群體智能尚未實現通用智能

人工群體智能的優勢僅僅是利用新的技術實現了大數據的在線輸入、動態即時的信息更新,使得智能模擬系統從封閉走向開放和湧現,但其智能構造方法本質上仍是以計算為基礎的問題求解模型。也就是說,人工群體智能優化的只是基於種群的演算法,它並沒有改變智能是基於規則的表徵—計算系統這一核心假說。

「群體智能」(Collective/Swarm Intelligence)被喻為是由不同個體的大腦集聚而成的新大腦(a Brain of Brains),它是自然界中低級動物的不同個體與其環境交互協作湧現出的集體智能行為(如蜂群、蟻群築巢等)。當前,在仿生學、人類學、認知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等交叉研究的基礎上,人工群體智能為複雜環境中的決策難題提供了優於人類的宏觀智慧。筆者從智能概念的本質出發,結合人工群體智能的發展狀態,主張儘管人工群體智能具有整體性、湧現性和高層次性,但仍未達到通用智能的水平。

智能本質:從「我思」到「我們思」

近代以來的西方哲學家把認識心智和智能的本質作為理解自我與世界的「第一哲學」。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主張心智與具有內省能力的個體思想者「我」之間具備同一關係。儘管笛卡爾主義的認識論和心智哲學長期受到批評,但笛卡爾對心智理解的個體觀念卻影響深遠。直至20世紀80年代,無論哲學家、認知心理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們是將智能視為行為(及其傾向)、功能還是生理物理狀態,他們幾乎都相信智能的載體是單個的主體或機器。當代心智哲學、認知心理學以及神經科學的主流理論假設人類智能的邊界始於大腦,止於個體;人工智慧最初的工作範式也是設計機器來模擬個體的心智能力。

然而在過去的30多年間,越來越多的哲學家、認知科學家意識到,心智和智能的個體觀片面強調了單一主體反映和改造世界的能動性,低估了主體在與他者、外部工具的協同交互中展現的智能,忽視了智能本質上也內稟社會性、歷史性和文化性。戈德曼的社會認識論研究長期探索人類知識如何通過人際交流、信息交換、社會交往而得到增進。可以辯護信念的理由不僅包括個人的證據,也包括他人證詞、認知輔助技術和認知分工等。美國加州聖地亞哥大學的認知科學家哈欽斯等人在借鑒認知人類學和維果斯基心理學的基礎上研究了美國海軍艦艇上的船員是如何各自分工共同執行認知任務的,從而主張一種「分散式認知」的進路,即智能系統具有在多主體和環境間分布的本質。克拉克和查爾莫斯提出的「延展心智觀」從外在主義的視角詮釋了這種關於心智本質的反個體主義理解。他們認為,心智不僅僅在個體的大腦中,也分布至個體的身體甚至超出體膚延展至外在環境。從物理空間上講,智能主體並非只是具有腦結構的生物個體,而是「大腦—身體—工具(機器)—環境」相互嵌入的耦合系統。從歷史維度上看,靈長類動物生成智能所經歷的七萬年以上物競天擇的進化史是以種群為單位的;更重要的是,智能本質上已經被塑造成是個體與他者、環境在社會文化背景下共同的認知實踐。綜觀而論,「社會認識論」、「分散式認知」、「延展心智」等新動向深刻影響著我們面向智能科學的研究視界。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新近研究中,研究者也試圖超越傳統在實驗室中研究純機器人,從關注大腦神經狀態擴展至外部世界,從關注發生在個體身上的心理表徵與過程轉向群體的社會背景以及人機交互的賽博世界,進而尋求模擬人類或動物在群體協同的環境中所表現出來的整體智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關巍:空間理論研究視域下的城市
串起馬爾地夫「散落的珍珠」
興起與爭議:具身認知發展進路
互聯網新規開始施行 明確規定群組「誰建群誰負責」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