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大家吳湖帆
吳湖帆以其雅腴靈秀、清韻縝麗的畫風自開面目,稱譽畫壇。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吳湖帆更以其出神入化、遊刃有餘的筆下功夫,成為海上畫壇的一代宗主。他的「梅景書屋」則為江浙一帶影響最大的藝術沙龍,幾乎當時著名的書畫、詞曲、博古、棋弈的時賢雅士都曾出入其中。他的青綠山水畫,設色堪稱一絕,吳湖帆作品不但清而厚,而且色彩極為豐富,其線條飄逸洒脫,正所謂含剛健於婀娜之中。因而吳湖帆開拓了前人未有之境,成為中國繪畫史曠古驚世的絕唱。吳湖帆工山水,亦擅松、竹、芙蕖。初從清初「四王」入手,繼對明末董其昌下過一番工夫,後深受宋代董源,巨然、郭熙等大家影響,畫風不變,然骨法用筆,漸趨凝重。其畫風秀麗豐腴,清雋雅逸,設色深具煙雲飄渺,泉石洗盪之致。吳湖帆山水畫最有特色,當他揮毫時,先用一枝大筆,洒水紙上,稍干之後,再用普通筆蘸著淡墨,略加渲染,一經裝裱,觀之似雲嵐出岫延綿,妙絕不可方物。有時畫鳥、畫牛,更以稀見為貴。有一幅《五牛圖》長卷,牛或仰或俯,或回顧或正立,非常得勢。線條又復剛柔相濟,確是精構而成。
吳湖帆又精於鑒賞,家藏宋拓歐帖凡四,故其居為「四歐堂」。一般收藏家,多請其鑒別真膺。尤其古畫,經他一覽,立辨真偽。著名書畫鑒定家張珩、徐邦達、楊仁愷是他的弟子。吳湖帆作書畫,必自己磨墨,人問其故?他說:「自己磨墨,不但掌握濃淡,亦是構思大好時光」。吳湖帆受家學熏陶,酷愛藝術。13歲學畫,初從「四王」、董其昌入手,繼而上探五代、兩宋以及元明諸家。他一面悉心觀摩家藏曆代名跡,一面遍游名山大川,把師古人和師造化結合起來,從而在藝術上形成縝麗豐腴、清雋明潤的獨特風格。他的書法,融米芾與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於一爐,並結合自己的意趣,自成一格,具有個性特色,從而成為滬上最享盛名的一位書畫家、鑒賞家。與趙叔孺、吳待秋、馮超然被譽為「海上四大家」。又與吳子深、吳待秋、馮超然合稱「三吳一馮」。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畫壇有「南吳(湖帆)北張」(大千)之譽。大千平生佩服的「兩個半畫家」中,第一個就是吳湖帆。
吳湖帆解放前曾任故宮博物院評審委員,解放後歷任上海市文聯(二屆)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上海中國畫院畫師。
吳湖帆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有鑒定「一隻眼」的美稱,足以想像他在鑒定界的權威性。他對自己的鑒定水平也相當自信。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上海汲古閣主人曹友卿攜剛購買的一張破舊的《剩山圖》請他鑒定。他知此畫出於名手,經「談判」將家中珍藏商彝周敦古銅器換下了這個殘卷。後與故宮博物院藏《富春山居圖》影印本一對照,竟然是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前段。他還在破畫堆中發現了一幅題款「大痴道人平陽黃公望畫於雲間客舍時年八秩有一」字樣的山水畫,既無前人的收藏印章,也未見過著錄,但經他考證,這畫竟是大痴的晚年真筆。他即以重金購得,精心裝裱,搶救保護了珍貴書畫。


※西班牙畫家雷蒙多·德·馬德拉索·加雷特 油畫作品
※法國畫家Georges Jules Victor Clairin油畫作品
※法國最傑出的女畫家Elisabeth Louise 油畫作品
※法國畫家karinedaisay 時尚插畫作品
※油畫里的光線之美
TAG:書畫文玩古玩國畫字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