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媒:俄試射「同步部署分彈頭」洲際導彈 可令反導系統失效

美媒:俄試射「同步部署分彈頭」洲際導彈 可令反導系統失效

美國《外交》雜誌網站10月4日發表文章稱,美國政府內的消息源透露,美國情報機關確認,俄羅斯在今年9月進行的「亞爾斯」洲際導彈試射中,首次試驗了一種「獨立制導艙」(IPBV Indepent Post-boost vehicle)構型技術,試驗中這枚固體燃料、公路機動的RS-24「亞爾斯」導彈攜帶了3個分彈頭。據稱,與傳統的分導式多彈頭(MIRV)相比,這種新型導彈的每個彈頭都有獨立的制導艙,可以在結束助推段後就開始分別自主飛向自己的目標,而不是使用「彈頭分配器」(MIRV BUS)逐一將彈頭送入飛向目標的軌道,這將使美國現有的GBI中段攔截系統失效。而且還可以提高彈頭的命中精度,並可以攻擊分散在更廣闊範圍內的多個目標。

9月12日「亞爾斯」試射畫面(俄羅斯衛星網圖片)

《外交》雜誌文章稱,這次實驗是9月12日在普列謝茨克發射場進行的,目標區為堪察加半島的靶場。試驗就在俄-白聯合進行「西方2017」軍事演習前幾天。尚不清楚這是否是俄羅斯首次在洲際導彈上進行IPBV技術的試驗。

據報道稱,一名俄羅斯國防部官員在接受塔斯社採訪時表示,9月12日試射中,「亞爾斯」導彈攜帶了一種實驗性的「可分散式」彈頭,試驗取得了成功。

據關注俄羅斯戰略武器的新聞博客《俄羅斯戰略武器》報道,在試驗後不久,有俄羅斯網民在推特上貼出據稱是俄羅斯國立鮑曼高工大學的教材的掃描圖片,其中的概念圖據稱就是「亞爾斯」此次攜帶的「獨立制導艙」(IPBV),教材上稱這種彈頭為「有獨立(同步)部署能力的再入器」,每個再入器(彈頭)都有獨立的小型制導艙,這與傳統的多彈頭分導式導彈不同,一般來說MIRV導彈使用一個制導艙,按順序將多個彈頭送入預定軌道(這也是目前大部分運載火箭進行一箭多星發射的方式)。

該博主認為,毫無疑問這是一種針對導彈防禦系統的應對措施,而且這卻是可能是一種有效的突防措施。尤其是如果再入器在其整個中段飛行都通過獨立的制導艙進行的話,效果將會更加顯著。但事實上即使這些制導艙只能進行很小幅度的機動,攔截彈就將很難擊中目標。但這些獨立制導艙其究竟有多強的機動能力,要取決於導彈的運載能力。

俄羅斯網民貼出的俄鮑曼高工大學教材掃描圖,圖中標註中,2是彈頭、3是彈托、4是設備艙、5是制導艙,大致上,可以理解為每枚洲際導彈攜帶3枚"小型導彈",只不過這些」小型導彈「的發動機是用於姿態控制,不能增加射程,所以不能算獨立的一級火箭

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多個小型制導艙加在一起的重量肯定要大於單個的大型制導艙,所以導彈能攜帶的彈頭數量必然要有所下降——「亞爾斯」導彈原本能攜帶4個分彈頭,使用IPBV後就變成了3個。而且這三個彈頭的重量都會更輕一些(不過這似乎並不重要,因為重型的大當量彈頭一般是用來攻擊敵方發射井的,而亞爾斯作為報復大城市的導彈,當量沒有必要很大)。因此,該文作者認為,「亞爾斯」將是對反導系統的一種有效反擊措施,但可能並不是「遊戲規則改變者」。考慮到效率的話,這似乎並不會比那些較老的傳統突防手段更加有效——例如更多的彈頭,更多的誘餌。但這對於導彈防禦系統來說不是個好消息——因為對於那些「火箭人」(觀察者網註:特朗普不久前稱金正恩為「火箭人」)來說,在自己的導彈上運用這些新技術要遠比導彈防禦局找到新的對抗手段容易。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亞爾斯」導彈的IPBV系統是美國近年來很重視的一種突防技術,因為與其他幾種新型突防手段,諸如高超聲速滑翔器相比,IPBV技術的實現相對容易,但對於現有的反導系統來說,卻難以對抗。此外,相對MIRV,IPBV技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好處,就是可以攻擊更大範圍內的多個目標。相比之下,MIRV因為原理限制,彈頭分布的範圍很有限,基本只能攻擊飛行方向上一個條狀地帶內的多個目標,而IPBV的彈頭可以橫向機動數千公里,這個條狀地帶會更寬——形象地說,一枚從北極航線飛向美國的IPBV型「亞爾斯」可能同時用三個分彈頭打擊底特律、芝加哥和紐約,在執行核報復任務的時候,可能生存下來的導彈數量不多,而又要打擊敵國盡量多的重要目標的時候,這種能力很有意義。而另一方面,採用IPBV技術的導彈每個彈頭都帶有獨立的制導艙,因此機動能力和命中精度也會相應的更高。

使用IPBV技術後,美國現有的GBI反導系統的攔截難度將大大提高,「陸基宙斯盾」等機動範圍較小的中段攔截系統則幾乎完全失去作用。理論上,THAAD系統能對已經開始再入大氣層,不再進行變軌機動的彈頭進行末段攔截,但由於洲際導彈的再入速度非常高,超過THAAD攔截目標典型速度範圍,THAAD對洲際導彈彈頭進行攔截的成功概率也是非常低的,除非美國計劃中要研製的THAAD-ER導彈能夠成功,否則目前沒有能夠有效攔截IPBV的現役系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的精彩文章:

台「凱子軍購」新笑料:美國每月超額提取上億美元
中國陸軍隨身攜帶的「保護傘」,未來將如何發展
每日軍情:美新型重型直升機發動機提升巨大 泰國首批28輛VT-4主戰坦克到貨
近距離拍攝中國護衛艦駛離倫敦:祖國永遠是你們堅強的後盾
美新一代重型直升機發動機試驗完成,功重比提高80%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