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內3位名醫離世!人民日報怒了!健康飲食不是消費,是基本的生活!
6天內3位名醫離世!
人民日報怒了!
飲食改變根本算不上是消費,
而是一種基本的生活。
健康飲食真的是給你續命,
請珍惜和感恩和你談健康飲食的朋友,
他就是你的貴人!
山東泰山醫學院42歲的蔡國棟醫生猝死於手術台旁!
三天後,天津總醫院神外45歲的李迺昕醫生心臟病發作猝死!
僅隔兩天,上海龍華醫院消化科主治醫師柳文,不幸逝世!
醫生都救不了自己,如何來救你!
北京協和醫院全國著名健康專家黃教授58歲離世
香港名醫潘醒華44歲離世
36歲許劍峰醫生患癌,從發病到去世僅14天
同仁堂前董事長張生瑜39歲因心臟病離世(同仁堂就是生產心臟病葯的)
他們都是醫藥領域的專家,但他們連自己的健康都保證不了,你怎麼敢把健康交給他們?
人民日報發文:病人越治越多
國人健康飲食意識淡薄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花寶金教授因擅長治腫瘤,患者趨之若鶩,一號難求。然而,花教授卻並不開心,他說:「我行醫幾十年,每天都在拚命看病。結果,病人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治越多。作為一名醫生,一點成就感都沒有。」
古人云:上醫治未病。意思是說,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並不是擅長治病的人,而是擅長防病的人。醫學技術越來越進步,醫生隊伍越來越龐大,而病人卻越來越多,這是醫生的悲哀,也是醫學的失敗。
慢性病井噴,健康取決自己
專家預言,未來十幾年,慢性病在中國將呈「井噴式」爆發,這將是中華民族的災難。2010年,我國慢性病衛生費用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為70%,而這些疾病大多是可以通過干預避免的。因此,能否阻止慢性病「井噴式」發生,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未來興衰。
治療醫學是在下游打撈垃圾,健康飲食是在上游控制污染源頭。
治病是「亡羊補牢」,通過健康飲食則是「未雨綢繆」。
我們的健康取決於我們自己,飲食健康是時代必然的產物。我們不能把健康全寄托在醫生手裡,醫生該切的切該換的換,錢花完了命也沒了。
從現在開始,身強力壯時就多關心自己的健康,人生如賽場,健康是你唯一的保障。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世界上所有東西都不是你的,唯有身體是自己的,健康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健康飲食,從源頭開始
解決13億人的健康問題,絕不能靠打針吃藥,而要靠預防為主。只有病人越治越少,才說明醫生的本領越來越高,醫學越來越有希望。
我們知道疾病不是不健康的極致,但沒有病不等於健康,預防大於治療,只治不防,越治越忙;只治不防,花錢心慌;只治不防,痛苦悲傷;這就是養生保健的意義。
在飲食健康上消費根本算不上是消費,而是一種基本的生活。很多人的困擾或糾結,來自於背後價值觀的缺失,他還未真正搞清楚健康到底屬於人生中的那個範疇——是必須還是必要,是消費還是投資,是不可或缺,還是可有可無,能拖就拖?
(這是中國消費最貴的地方——某醫院晚上隨意一角)
醫院的三句話讓你傾家蕩產:
你這病很嚴重
不過還能治
但是需要很多錢
銀行的三句話讓你雪上加霜:
我們真的很同情你
但規定就是這樣的
交不了房貸,我們就得收回你的住房!
健康專家的三句話給您雪中送炭: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最好醫院是廚房
最好的藥物是食物
GIF/764K
很多人的健康都是毀在了錯誤的觀念里,可以有很多人替你開車,替你賺錢,替你花錢,但沒人替你生病。什麼東西丟了都可以找回來,但有一件東西丟了,就永遠找不回來,那就是命。
一個人走進手術室時,大多數的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兩年,花光一生的所有積蓄,吃遍所有的大量副作用的西藥,再多開幾次刀,留下一大筆債務,給家人,給兒女,然後死去
有錢有健康叫資產
有錢無健康叫遺產
如果今天你不注重健康
明天註定養一堆醫生
可悲的是,你養的醫生也不管用,而最可悲的是,很多人連養醫生的機會都沒有,把積攢下來的錢,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年都交給了醫院。最後還是得很不甘心的上路。
美國《健康》雜誌公布素食十大好處
1、減輕體重
2013年發表在《美國營養和飲食學會期刊》上的一項為期5年的追蹤調查顯示,不吃肉的人,平均身高體重指數要低於食肉者,素食者比雜食者患上肥胖症的比率明顯偏低(9.4%對33.3%)。此外,即使攝取的熱量相同,吃肉少的人也更苗條。
2、不易得心血管疾病
吃太多肉和乳製品會增加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而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過高會增加人們患上心臟病的風險。
柯林頓素食逆轉心臟病
3、血壓降低
發表在《公共健康營養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素食者的高血壓患病率要低於肉食者。這是因為前者的平均體重較輕,且他們會攝入大量的果蔬。
4、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
美國糖尿病協會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少吃肉會降低人們患上代謝綜合征的風險,它是與2型糖尿病、中風和心臟病相關的一組風險因素。
5、患癌風險降低
美國加州羅瑪琳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對659多人進行了研究,其中有380人為大腸癌患者、110人為直腸癌患者。研究結果顯示,與非吃素者相比,吃素的人患大腸癌的風險減少了約22%,患結腸癌的風險減少了19%,直腸癌風險更是下降了29%。
6、改善消化功能
食用更多的蔬菜和豆類意味著對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增加,這能改善總體的消化功能,減少便秘。
7、皮膚更光澤
多吃素食是對皮膚最有益的飲食方案。多吃新鮮的水果和全粒穀物能增加對抗氧化劑的攝入量,而抗氧化劑可以中和會造成皺紋、褐斑和其他導致老化跡象的自由基。
8、身體味道更好
發表在《化學感官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食用素食會讓人覺得你的氣味更有吸引力、更令人愉悅。
9、感覺更開心
英國華威大學和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經濟學家和公共衛生研究人員通過對英國8萬人的飲食習慣進行調查後發現,每天吃7份果蔬的人感覺最快樂,而普通人每天食用不足3份。
10、身體能量水平會增加
多吃菠菜、羽衣甘藍和豆類等富含膳食硝酸鹽的食物會讓你感覺精力更充沛。硝酸鹽對血管健康有益處,它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甚至能提高運動能力。
這個世界上,95%以上的人是病死的。再有錢、有勢的人,就算他把整個醫院買下來,也無法挽救自己的生命。
今天你健康,不代表明天你還健康,更不代表10年後你依然健康。所以,愛護自己,就是減輕家人的負擔。
人生的風景在路上,只有好的身體,
才能去領略大自然的美好。
關愛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
——END——
圖文來源網路,編輯/小力


※她經常吃腐乳,結果發現一個驚人的秘密!
※當我們想念勤儉、吃素、環保的陳佩斯,我們在想念什麼
※這樣做西紅柿好吃到上天,真是太贊了!
TAG:原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