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歐體,為何墨跡反而很難接受?

學歐體,為何墨跡反而很難接受?

總第903期;歡迎關注。

今日鑒賞歐陽詢《千字文》。

歐陽詢書《千字文》,見於著錄的共有三本:一為蔡襄題識過的《草書千字文》,一為南宋初期揚無咎藏的《楷書千字文》,一為現存的這本千字文。帖後僅存王詵跋:「東坡雲,歐陽率更書非托於偏險,無所措其奇。其末流遂至李國主輩五降之後,不容彈矣。仆非唯愛此評,又愛其筆札瑰偉,遂白主人而取之。主人自有好事之病,憐我病更甚,故取之而不拒之也。晉卿書。」

歐陽詢的《千字文》,結字斜畫緊結,自起自束。而且,相比碑刻來說,芒角能看得很清楚。

在細節上,可以發現千字文的鉤和他那獨具特色的楷書鉤筆多有不同,歐陽詢的《九成宮》等,楷法和隸意都太過強烈。

那麼問題來了:

現在很多臨習歐書的人,

為什麼看到墨跡反而難以接受?

此本網上很多,我們今日僅遴選部分高清版,以供各位書友研討。

@材料來源於網路,本文內容觀點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其它錯誤請及時與我們聯繫以便更正或刪除!

「書法入門」官方微店

提供

純手工傳統湖筆

偏專業毛筆

一 切 為 了 更 好 書 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入門 的精彩文章:

叫板北京故宮——台北故宮亮出「國寶」家底
寫歐體的女子,更喜中式美學
臨習隸書:切忌工藝模式化
謝稚柳臨《張旭古詩四帖》
林散之臨米芾長卷

TAG:書法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