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蘇聯解體後荒廢的軍事項目,都是不可一世的大殺器
1、暴風雪號
中文名:暴風雪號太空梭
外文名:The space shuttle buran
首發發時間:1988年11月15日
重量:105噸
機長:36.37米
高:16.35米
翼展:23.92米
直徑:5.6米
國家:前蘇聯
暴風雪計劃在某種意義上加速了蘇聯的瓦解;而蘇聯解體後,昔日的計劃更是徹底失去了經濟支持。1991年,蘇聯軍方停止了對該計劃的撥款支持。1993年,暴風雪太空梭機身的設計者,莫爾尼亞聯合體被迫承認,暴風雪計劃就此結束。他們希望能夠轉向開發其他小型航天設備,但因資金不足,只能作罷。
2、裏海怪物
中文名:裏海怪物
外文名:Ekranoplan或「Kaspian Monster」
俄語:Экраноплан
國家:蘇聯
設計部門: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
原理:翼地效應
類型:地效飛行器
數量:2艘
裏海怪物」航程7500千米,能夠以800千米的時速將850名士兵運送到世界各地,而且不會被任何雷達發現。德國聯邦情報局早在1975年已經知道,有一種型號的「裏海怪物」起飛重量500噸。翼展50米,能夠載入約200噸。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攻擊火力強大,裝有6具SS-N-22白蛉超音速反艦導彈。
3、能源號
中文名:11К25「能源」號運載火箭
外文名:11К25,Энергия
首飛:1987年
發射場: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凈推力:110噸
伴隨著蘇聯解體,能源號火箭停止生產。雖然能源號不再生產,由其助推器發展的天頂號火箭仍在服役,其主發動機RD-170衍生的RD-171仍使用於天頂號火箭。
4、米格1.44
中文名:米格-1.44戰鬥機
外文名:Изделие 1.44
設計公司: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
首飛:2000年2月29號
類型:雙發單座多用途戰鬥機
研製時間:1986年
俄羅斯第五代(相當於西方的第四代)。該機採用非常規的三角翼、雙垂尾的鴨式氣動布局和可調式S型進氣道,機體大量採用了複合材料和可降低紅外特徵的技術,機身表面和進氣道內也採用了吸波塗層。
1991年蘇聯解體後,米高揚設計局因資金問題,只在1994年生產出一架Mig-1.44的技術驗證機。(2006年,米高揚、蘇霍伊、伊柳辛、伊爾庫特和圖波列夫合併成立「聯合航空製造公司」),2000年2月29日首飛,只有1架技術驗證機。
5、瓦良格號
中文名 :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後改為遼寧號)
外文名 :烏克蘭語:Варяг
拼音 :LiaoNing
製造廠 :蘇聯黑海造船廠,中國大連造船廠
排水量 :57000噸
動工 :1985年12月4日。後經中國改裝
全長 :304米(全長)、281米(水線)
全寬 :70.5米
吃水 :10.5米
1988年11月下水,由於蘇聯解體,其後期建造工程被迫中斷,並被劃歸為烏克蘭擁有。烏克蘭無力建造,賣給中國。
6、n1火箭
中文名:N-1運載火箭
外文名:носитель
主要用途:載人登月(試飛失敗)
設計者:科羅廖夫
國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N1運載火箭是蘇聯研發的用來將蘇聯宇航員送到月球的火箭。也就是被西方人稱為 G-1e 或 SL-15 的火箭。N1就是俄語носитель(運載器)的縮寫。火箭研發工作比土星五號晚,不僅資金短缺、未測試,四次發射試驗都失敗了,於是蘇聯在1976年正式取消了這項工程。
用於發射N1的拜科努爾基地不支持水運。為了通過鐵路運送火箭,箭體各級都被拆散再重新組裝。 結果,許多潛在問題都不能即時發現並排除,例如有害震動(可能導致推進劑管道破裂),廢氣流體力學問題(可能導致箭體翻滾)。
種種的技術失誤,以及缺乏資金支持,N1從未經過嚴格的出廠測試,甚至N1每次爆炸都在一二級分離之前。計劃的12次試飛也因前四次徹底失敗而提前告終。
7、雅克141
中文名:雅克141
外文名:Yak-141
研製單位:雅可夫列夫設計局
時間:蘇聯年代
雅克-141北約代號「自由式」(Freestyle),是在蘇聯年代研製的世界上第一種超音速垂直起降戰鬥機。然而由於蘇聯解體,導致計劃終止,Yak-141從未量產。
8、登月運載火箭
N1運載火箭是蘇聯研發的用來將蘇聯宇航員送到月球的火箭。也就是被西方人稱為G-1e或SL-15的火箭。N1就是俄語носитель(運載器)的縮寫。火箭研發工作比土星五號晚,不僅資金短缺、未測試,四次發射試驗都失敗了,於是蘇聯在1976年正式取消了這項工程。
歡迎評論


※有史以來全世界漫畫總銷量排名,日本僅有兩部排進前十!
※二戰德軍在蘇聯的暴行——難怪戰後要對其瘋狂報復
※地位相當於傳國玉璽,歐洲人心中真正無價之寶—神聖羅馬帝國皇冠
※俄羅斯歷屆領導人年輕帥照,普京竟都排不上號
※盤點普京大帝的各種才藝,唱歌、彈鋼琴、騎馬、開飛機、掰平底鍋
TAG:勾欄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