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評價許知遠?為什麼許知遠的訪談節目讓人感到尷尬?

如何評價許知遠?為什麼許知遠的訪談節目讓人感到尷尬?

許知遠,作家、出版人,1976年出生,200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系微電子專業,自1998年起為《三聯生活周刊》、《新周刊》、《書城》、《21世紀經濟報道》等報刊撰稿,文風犀利。曾任《PC Life》執行主編、中國先生網主編、e龍網內容總監,他是單向街書店的創辦人之一,曾任《經濟觀察報》主筆。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曾出版《那些憂傷的年輕人》、《中國紀事》、《我要成為世界的一部分》、《轉折年代》、《納斯達克的一代》、《昨日與明日》、《思想的冒險》、《新聞業的懷鄉病》、《這一代人的中國意識》等。

近期,很多朋友看了他的《十三邀》節目,比如採訪俞飛鴻,蔡瀾,馮小剛,羅振宇,張楚、馬東,尷尬可以說是這個節目的常態,你怎麼看,你會覺得尷尬嗎?你怎麼評價許知遠?

這個問題有幾個基本的緯度,一是許知遠這個人,二是許知遠這類人,三是文人與時代的關係。許知遠是個文人,典型的文人,文人的最大特點是讀書多知識面廣,但最大的缺點是容易陷入書本,思考多、深度深,但是離現實遠,不夠接地氣。因為他的文人屬性,他的知識是充沛的,但他的氣質是憂鬱的,因此他最關心的問題是困惑以及什麼時候開始困惑。

而且,他以為別人都跟他一樣。但事實上,他採訪的嘉賓既有羅振宇、馬東這樣的文化商人,又有白先勇、蔡瀾這樣的大文人,還有馮小剛、俞飛鴻、姚晨這樣的娛樂圈人士,但不論如何,以上人混得都不差,有的是積極入世的,有的是簡單生活的,有的是洞悉世事的,都與許知遠有點格格不入。

所以,他和張楚、賈樟柯在一起的時候才會覺得更自如,更有相同的氣場,更有自信,因為他們都是更具有理想化和救贖心的文化人。說來說去,說清楚了原因,但我還想說一點,就是雖然他有點格格不入,甚至有時候讓大眾覺得太不接地氣,但我們還是應該包容這樣的人,正是因為每個時代有這樣的文人,有反省有深沉有思考有不躁動和不同的吶喊聲,社會才得以自省和前進,才不至於人人『』反跑『』。

所以,這樣『討厭『』』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他的價值在於一邊讓人覺得尷尬,一邊更多的展現出獨有的深度,而這些深度正是因為他的不接地氣和不入世,非要「不識時務」的探索那些對方不樂意談的沉重,於是乎卻讓真理在衝突中展現了出來,讓人看到碰撞的美,也讓節目更加有深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感頭號 的精彩文章:

TAG:情感頭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