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產物流系統布局如何規劃?

生產物流系統布局如何規劃?

來源 | 環球物流諮詢

綜述

生產物流規劃是物流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生產物流布局是生產物流規劃的重點之一,其中的實體、設施、功能區的關係確定了,規劃的大方向也就確定了。生產物流布局的重點是根據實際的情況對實體和設施進行拆分,構建為合理的「單元」,然後進行系統化的分析,最終結合定性與定量的方法,構建出幾種方案,最後進行評價決策。

方法論框架

研究對象

生產物流中的研究對象是聚焦於物流功能區如何布局到固有或者將要建設的設施中,那麼可以將對象這個部分主要分為實體和設施兩個部分。實體可以包括車間、倉庫、作業功能區等部分,根據具體的需求進行實體的細化拆分。但是實體拆分精細度也影響到規劃的結果,如果過於粗放,會影響到規劃的效果,達不到實際想要的目的,如果拆分得過於精細,也會增大運算的難度,在影響到規劃效率的同時,也不一定所有拆分出來的小模塊符合未來的真實場景。因此,相對準確的確定對象精細度和數量,是合理物流布局規劃的良好開端。

輸入

輸入部分可根據研究的物流場景進行優化調整,比如SLP的規劃方法中,輸入主要是P(產品)、Q(數量)、R(路徑)、S(輔助部門)、T(時間),但是這個輸入條件更多的應用於工廠布局中,在具體的物流布局環境中對其進行合理調整,如修正為:流向、流量、距離、批次、面積

1、物流量:

根據物流單元統計物流量,標準化程度高的行業相對比較容易統計,大多數物流環境很難完全準確的統計出物流量,在無法準確統計出物流量的物流環境中建議可以模糊處理,比如通過現場作業情況採集數據,然後根據需求進行估算。

2、物流流向:

物流流向是基於流程和動作導出的實體間的關聯性,設施或功能區連通的方式越多,物流的流向越複雜,物流流量和流向結合便形成了物流場景中的物流網路。

3、距離:

設施間或功能區之間的距離是定值,也可以看成是路徑距離,距離是量距測算中的重要參數,在本方法中,距離的測算建議是採用設施的幾何中心作為測算點。

4、批次:

不同的實體(車間或者產線)根據工位設置、工藝設計、生產節拍等方面的需求,導致物流供給的批次不同,不同的批次下對於不同功能區的物流量距計算差別會成倍數的變化。

5、面積:

實體的面積測算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根據未來的產量增長導致的線體數量增長來確定設施或功能區的面積,另一方面如果設施環境已經固定,便需要根據設施的限制條件,對實體進行拆分,匹配設施環境。

6、構建模型:

工廠場景模擬圖形

實體抽象為網路圖:

運算邏輯

1、根據約束條件,將固定不可變動的實體位置優先布局(ST);

2、根據設施環境,將實體進行拆分(S);

3、每一個實體都有自己的物流量屬性(Q);

4、根據生產環境對實體構建不同的配送批次(T);

5、對設施編碼,每個設施到每個設施的距離形成矩陣(D);

6、將實體與設施進行組合;

7、根據關聯關係計算組合下的原料入庫物流量距(R);

8、根據關聯關係計算組合下的成品入庫和成品出庫的物流量距;

9、求和計算一種布局組合下的物流量距;

方案輸出

在這樣的邏輯下,根據組合的數量可能輸出數十萬種的布局可能性,為了簡化組合數量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構建幾個大原則,對方案進行優選。

比如優先從空間利用率的維度進行優先考慮,把倉庫設在最具有空間高度的地方,再如通過對物流量距進行排序,選出量距值在前10%的布局方案,或者從生產管理便捷性的維度設定一些關聯性高的實體在相鄰位置的布局方案,等等。

這樣布局方案的數量集中在可接受的數量範圍內,再通過打分或者直觀判斷的方式進行篩選,選出10種以內的方案。

評價

構建評價矩陣,再對剩餘的方案進行系統性的評價,評價維度可根據項目實際需求構建,比如物流效率、面積利用率、易於管理、可擴展性、可參觀性、搬遷成本等。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流沙龍 的精彩文章:

2016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分析報告
《2017中國合同物流(3PL)發展報告》解讀
韻達新公告,質押股權1300餘萬股等
關於合同物流的突破路徑,高露潔、羅賓遜、招商局物流、安奈兒、科箭、興業證券這些高管都說了什麼?
這21個物流基礎術語你必須知道!

TAG:物流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