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FAST首秀實力!「中國天眼」首次發現2顆新脈衝星

FAST首秀實力!「中國天眼」首次發現2顆新脈衝星

中科院國家天文台10日宣布,「中國天眼」發現2顆新脈衝星,距離地球分別約4100光年和1.6萬光年。這是我國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脈衝星,距「天眼之父」南仁東病逝不到1個月。「中國天眼」有望開啟中國射電天文學10年至20年「黃金期」。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使用自己的望遠鏡找到新的脈衝星。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0日報道,今天上午,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和國家天文台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取得的首批成果。作為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在去年9月竣工進入試運行、試調試階段。經過一年的緊張調試,現已實現指向、跟蹤、漂移掃描等多種觀測模式的順利運行;調試進展超過預期及大型同類設備的國際慣例。

更加可喜的是,在調試觀測階段,FAST已經開始系統的科學產出。FAST團組利用位於貴州師範大學的FAST早期科學中心進行數據處理,探測到數十個優質脈衝星候選體,經國際合作,例如利用澳大利亞64米Parkes望遠鏡,進行後隨觀測認證,目前已通過系統認證兩顆脈衝星,一顆編號J1859-0131(又名FP1-FAST pulsar #1),自轉周期為1.83秒,據估算距離地球1.6萬光年;一顆編號J1931-01(又名FP2),自轉周期0.59秒,據估算距離地球約4100光年。兩顆脈衝星分別由FAST於今年8月22日、25日在南天銀道面通過漂移掃描發現。這也是我國射電望遠鏡首次新發現脈衝星。

國家天文台研究員李菂介紹,搜尋和發現射電脈衝星是FAST核心科學目標。

脈衝星由恆星演化和超新星爆發產生,因發射周期性脈衝信號而得名。脈衝星的本質是中子星,具有在地面實驗室無法實現的極端物理性質,是理想的天體物理實驗室,對其進行研究,有希望得到許多重大物理學問題的答案。譬如:脈衝星的自轉周期極其穩定,準確的時鐘信號為引力波探測、航天器導航等重大科學及技術應用提供了理想工具。銀河系中有大量脈衝星,但由於其信號暗弱,易被人造電磁干擾淹沒,目前只觀測到一小部分。具有極高靈敏度的FAST望遠鏡是發現脈衝星的理想設備,未來,FAST將有希望發現更多守時精準的毫秒脈衝星,對脈衝星計時陣探測引力波做出原創貢獻。

FAST位於貴州省平塘縣名為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地之中,基於三項全部中國知識產權的自主創新——選址方法、索網主動反射面、柔性索結合併聯機器人的饋源支撐,FAST突破了射電望遠鏡工程極限,建成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其接收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大小。這個被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南仁東定義「為下一代天文學家準備的觀測設備」,是目前世界上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國家天文台台長嚴俊介紹,接下來的兩年,FAST將繼續調試,以期達到設計指標,通過國家驗收,實現面向國內外學者開放。同時進一步驗證、優化科學觀測模式,繼續催生天文發現,力爭早日將FAST打造成為世界一流水平望遠鏡設備。

FAST目前是怎麼找脈衝星的呢?據科普中國介紹,這不僅是個技術活,還是個體力活。

一、漂移掃描觀測

我們知道,FAST可以通過調節饋源倉位置和面板形狀來調節望遠鏡指向,從而觀測天空中某個特定的位置。不過,在FAST建成早期,望遠鏡的各個系統還不能很好地運行,指向調節尚不靈活,所以,科學家們通常使用一種稱為「漂移掃描」的方式來進行觀測。

所謂的「漂移掃描」其實很簡單,和「守株待兔」的思路有點像。就是望遠鏡不動,比如固定地指向天頂,然後等著天體東升西落,自己運動到望遠鏡的視野裡面。使用「漂移掃描」,望遠鏡只能盯著某個赤緯(天球坐標系中的赤道坐標系的緯度,類似於地理經緯線在天上的投影),所以只能觀測到這個赤緯上的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赤緯上的天體就會依次被望遠鏡所觀測到。

那如果我們想看其他赤緯的天體怎麼辦?那就得挪望遠鏡指向,讓它指到其他赤緯上(FAST早期只是動得不靈活,不是不能動)。

通過「漂移掃描」,我們的FAST不用怎麼動就能對天空中不同的位置進行掃描。

不過用這種方式進行觀測有個不好的地方,就是每次天體經過望遠鏡視野的時間很短,對FAST來說,最長也就1分鐘不到的時間。觀測時間短,就意味著我們只能看一些比較亮的天體。好在我們的FAST夠大,很多其他望遠鏡覺得暗的天體,對FAST來說都是「比較亮的」。

說了這麼多,我們要尋找的脈衝星在哪兒呢?

人們是大概知道脈衝星在銀河系裡面的分布的,即:主要分布在銀盤和球狀星團中。FAST在進行「漂移掃描」的時候,是會「掃」過銀盤的(也可以掃過球狀星團。只是球狀星團尺度很小,我們掃過它的概率比較小)。我們對相應的數據進行分析,就會更有希望找出新的脈衝星。

圖二:這是光學波段整個天空的照片,正中央是銀心所在。圖中白色圓圈指示的是此次發現的其中一顆脈衝星J1859-0131在銀河中大致的位置,黃圈則是發現的另一顆脈衝星J1931-01的位置。

二、脈衝星數據

在漂移掃描過程中,我們需要記錄能夠用來進行脈衝星搜尋的數據。這需要滿足兩個要求:一、足夠高的時間解析度;二、一定的頻率解析度。

一般地講,我們會周期性地看到脈衝星發出的脈衝信號。相鄰兩個脈衝信號之間的時間差(所謂的脈衝周期),在1.4毫秒到23秒之間不等。而脈衝信號的寬度,通常只有這個時間差的十分之一。只有數據的時間解析度足夠小,我們才能探測到隨時間快速變化的脈衝星信號。

我們知道,電磁波有不同的頻率。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自然光能夠被分為彩虹色,不同顏色就是不同頻率的電磁波。在記錄用作脈衝星搜尋的數據時,因為後續數據處理的需要,我們要將不同頻率的電磁波分成多份記錄,也就是要記錄光譜數據(一般叫做頻譜)。如果分的份數多,那頻率解析度就高,能更好地探測不同頻率信號的變化。脈衝星數據要求劃分一定的份數,但不用太多,夠用就好,這裡對選取標準就不細講了。

所以,最後我們得到的會是什麼樣的數據呢?就是一條條連續的頻譜,且相鄰兩條頻譜的間隔時間很短,一般只有幾百或者幾十個微秒。

圖三:這是全天最亮脈衝星Vela一段約0.6秒長度的真實數據,橫軸是時間(單位是秒),縱軸是頻率(單位是兆赫茲),顏色表示強度。其中一條條斜線是Vela發出的脈衝信號。這就是我們存儲下來的脈衝星數據應有的樣子,只不過我們保存下來的是一組數據表格,而不是這樣的圖片。

圖源:http://public.ska.ac.za/kat-7/kat-7-data-reduction/pulsars-and-transients

三、消色散

有了觀測數據,我們就可以來找脈衝星了。脈衝星一般是很暗弱的,為此我們需要將觀測到的不同頻率電磁波疊加起來得到總功率信號,才能更好地去搜尋脈衝星的脈衝。在疊加不同頻率電磁波之前,我們要做的是對數據進行「消色散」。

脈衝星發出的脈衝在到達地球之前,會受到銀河系空間中的星際介質影響,發生「色散」。色散效應會導致脈衝星高頻的電磁波比低頻的電磁波先到達地球。這一現象在圖三Vela的數據中稍微能看出來(因橫軸時間尺度較大,看不明顯)。

為了能夠得到高信噪比的脈衝信號,我們需要在數據處理的過程中抵消掉色散帶來的延時,即所謂的「消色散」。

圖四:Vela脈衝星總功率隨時間變化圖,一條條高出來的細線就是脈衝星單個脈衝信號。上面是沒有消色散的,下面是消色散之後的。可見消色散之後信號明顯了非常多!

圖源:http://public.ska.ac.za/kat-7/kat-7-data-reduction/pulsars-and-transients

不同的脈衝星發出的信號經過的星際介質不盡相同,所以不同脈衝星受到的色散效應也千差萬別。色散效應明顯的,低頻信號延時則會更大。要準確消除色散效應,我們需要知道延時量的大小。但是對於未知的脈衝星,我們並不能事先知道它受到星際介質的影響能有多大,這該怎麼去消除色散帶來的影響呢?

天文學家的做法很簡單:試!

對同一段數據,假設其因色散引起的時延為多少,用多個不同時延量分別進行消色散,然後全部結果獨立進行下一步的處理。簡單,暴力,不過很有效。

四、找周期

上面我們展示的圖中,消色散之後就可以看到一個個脈衝信號。

然而,大多數脈衝星都太弱了,我們是沒法直接得到單脈衝信號的。如果我們能夠知道脈衝星的脈衝都發生在哪些時間點,把對應數據找出來併疊加到一起,那就有可能看到暗弱脈衝星的信號了!

幸好,脈衝星一般都有很強的周期性,方便我們去找它的信號。

這裡我們需要用到前面消色散之後的數據。消完色散的數據,是總功率隨時間變化的數據,就像圖四看到的那樣。我們需要做的,是對這樣的數據進行傅里葉變換。

假設我們使用正確消色散的數據進行傅里葉變換,又假設我們足夠幸運地碰上了一顆很亮的脈衝星,那麼我們將非常幸運地看到下面圖五這樣的結果!

圖五:對脈衝星B1550-54消色散後的數據進行傅里葉變換得到的結果。橫軸是傅里葉變化之後得到的頻率(這裡的頻率是指信號變化周期的倒數,不是電磁波頻率)信息。這顆脈衝星的周期大約是1秒,所以在1赫茲(Hz)的地方有條很明顯高出來的線。其他的線是脈衝星信號的諧波。

圖源:http://sigproc.sourceforge.net/seek/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是沒那麼幸運的,脈衝星真得太暗了,我們並不能看到圖五那麼明顯的線。更不用說大多數時候我們的望遠鏡根本就沒對準某顆脈衝星。

一般情況下,經過消色散、找周期之後,我們可以找到大量具有一定色散效應的、有周期性的、看著好像是脈衝星信號的候選體。

雖然現在有軟體可以幫我們篩選出比較像脈衝星的目標,但最終我們還是需要通過肉眼查看每個候選體相應的參數(一般就是一張結果圖),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毫不誇張地說,看過幾萬張數據結果圖後,能找到一顆未知的脈衝星,就謝天謝地了。

、單脈衝

有少數的脈衝星,他們的輻射因為某種原因斷斷續續的,導致我們看到的脈衝信號顯得沒有規律。這種時候,如果我們拿找周期的方法去找,往往是找不到的。這類脈衝星,我們只能在消色散過後的數據中,找信噪比大的信號。此前火過一陣的快速射電暴,就是通過消色散後找單脈衝找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的精彩文章:

台「凱子軍購」新笑料:美國每月超額提取上億美元
美媒:俄試射「同步部署分彈頭」洲際導彈 可令反導系統失效
中國陸軍隨身攜帶的「保護傘」,未來將如何發展
每日軍情:美新型重型直升機發動機提升巨大 泰國首批28輛VT-4主戰坦克到貨
近距離拍攝中國護衛艦駛離倫敦:祖國永遠是你們堅強的後盾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