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紫砂壺陌生的燒制工藝:「捂灰」

紫砂壺陌生的燒制工藝:「捂灰」

1.焐灰的來源及發展

焐灰並不是現代創造的技術,焐灰工藝自古就有的,詳細從何時開端,沒有考證過。我們的制壺先輩很早就運用這項技術了。

以前普通採用谷糠做填充料來焐灰,如今普通採用木炭粉等物來填充,原理是一樣的。其呈現緣由,並不是由於逐步消逝而越顯寶貴的烏泥,而是由於燒窯時將壺燒花了,也就是燒成的泥色不勻,想彌補泥色,於是便放入谷糠等物停止焐灰,以期燒成黑色後,可以統一泥色。

眾所周知,焐灰在古代是作為一種掩蓋泥色不勻的裝飾手法,焐灰之後茶壺通體都成黑色。經過焐灰後,壺體顏色統一了。

2、焐灰的燒法

茶壺必需燒成以後再焐灰,將壺放入缽內用木炭粉等物填充,其作用是將壺與空氣隔絕開,使其處於缺氧的狀態下二次燒成。溫度控制在1000度以下。

3、焐灰的原理

紫砂泥主要的著色元素是鐵,比方紫泥和朱泥,燒成後成紫色或紅色。焐灰的作用則是將紫紅色變成黑色,主要就是應用其中的鐵元素在不同狀態下呈色不同的原理,在第一次燒成是有氧氛圍中停止鐵元素和氧充沛反響變成氧化鐵(Fe2O3),呈現紫、紅色,而在焐灰則是缺氧狀態下(復原氛圍)燒成,鐵元素在缺氧狀態下,在木炭粉(元素C)發作反響,碳元素(C)分離了氧化鐵(Fe2O3)中的氧離子,變成二氧化碳逸出,而氧化鐵(Fe2O3)也被複原成氧化亞鐵(FEO),氧化亞鐵呈黑色,所以焐灰的作品呈黑色。

綜上所述,焐灰的原理就是泥料中主要的著色元素氧化鐵在缺氧的環境中和木炭粉發作反響,被複原成了氧化亞鐵,所以焐灰沒有任何有害化料的參加,只是鐵元素改動了存在的方式而惹起了顏色變化。

燒成的焐灰壺也美麗,色墨而不板,越是好的泥料燒出的效果越好,泥色愈加溫潤,質地也似鐵石。

今天,焐灰的技術日益成熟,廢品率也越來越高,加上焐灰後壺呈烏金色,色澤黑而不悶,泡養後十分漂亮,猶若墨玉,越來越遭到壺友的追捧,所以如今也被當作一種常用的裝飾手法運用,不是泥色不勻的作品也有經過焐灰後售賣的。

4、其它補充

1、茶壺必需燒成以後再焐灰

2、古時是用稻穀的谷糠掩埋在匣缽里封好,放在龍窯的爐頭局部再燒一次。如今都是用木炭粉放在已燒好的壺的匣缽中,其作焐灰逐步開展成了一門共同的工藝,而不只僅是彌補花泥的措施,使焐灰成為了一門真正的紫砂工藝。

當然,每次的焐灰密閉情況不可能都是一樣的,所以可能在色澤上有少許變化。

另外,焐灰的作品打碎後斷面還能看到紫紅色,這說明了有些氧化鐵並沒有完全還原成氧化亞鐵。

團泥的含鐵比較少,焐灰後顏色不好看,不是全黑,所以不用團泥作品來焐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馬談紫砂 的精彩文章:

如果玩紫砂壺有段位,你是幾段?
收藏紫砂壺所要注意的十大定律
宜興紫砂為什麼那麼好?怎麼辨別紫砂原料?
紫砂老泥與新泥的區別
紫砂光器既然完美,為何還要刻字?

TAG:小馬談紫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