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志存高遠 甘居低處 不爭名利

志存高遠 甘居低處 不爭名利

明太祖朱元璋喜歡在南京城微服私訪,他有一次路過國子監時看到一位監生進了一酒館,朱元璋就跟進去和這位書生一起吃酒。

席間朱元璋就問對方是哪裡人,回答說是四川重慶府人。

朱元璋因而作詞: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那監生本就喜歡詩酒唱和,馬上對以:一人成大,大邦大國大明君。

朱元璋看此人應對靈活,就指著吃飯桌子的木腿讓監生賦詩明志。該監生說道:寸木元從斧削成,每於低處立功名,他時若得台端用,要向人間治不平。朱元璋聽了心裡大喜。

第二天恢復皇帝身份的朱元璋立即任命這位監生擔任明王朝的按察使。由普通監生到三品朝廷大員,這位書生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大丈夫處世理當志存高遠,就像這位監生想「要向人間治不平」,但要想實現這個報復,則必須放低身段,就像那支撐几案的木腿一樣,「每於低處立功名」。默默無聞,很不起眼,隱藏在几案底下,所有的光華都屬於檯面台案,不爭功不爭名利。但一旦木腿折了,則几案也要轟然倒塌墜落地面,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自喻。於無聲處聽驚雷,這就是「寸木」的珍貴之處。

無獨有偶,我國兩位重要的古時先賢也早認識到了低處立功的重要性。老子在《道德經》第八章講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孔子曾問道於老子,老子說「水利萬物而不爭」,孔子聞言悟道:「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子和孔子兩位聖人都想到了水的這種良好品德。水因所處盡低下污濁之處,故莫能與之爭者。又因為其不爭,故無憂。

水和那「每於低處立功名」的寸木一樣,都是甘居低位,身處眾人之所惡之地,因為不起眼所以沒人過來爭名奪利,才可以安安心心地工作,默默無聞地奉獻。

但世人大多喜歡光鮮和繁華,不忍寂寞,不喜歡躲在陰暗的角落,對於功名利祿的追求也是難以遏制,由此引出很多的悲劇。

初漢三傑個個人中龍鳳,為西漢建立均做出巨大貢獻,但他們建國後的命運迥然不同。

韓信,一心想當裂土一方的諸侯王,雖然劉邦滿足了他的要求,封其為齊王,但卻因功高震主貪慾無限為覆亡埋下了禍根。

丞相蕭何一貫謹慎穩重,但也因為位高權重深得人心而遭遇劉邦的猜忌,甚至為此冤枉下獄。

只有張良僅僅作為劉邦的高參出現,手中無權無勢,不參與政治紛爭,不與人爭功奪利,封侯時也只是挑選和劉邦初次見面的地方「留」,作為自己的侯國以示紀念,他也因此贏得劉邦敬重,得以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王芫:「個人陳述」的風波
朱熹:沒有建立起內心的秩序,外在便永無寧日
君子的理想追求:修己安人 以天下為己任
言行一致:孔子認為「做」比「說」要難得多!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