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迷霧重重話哥窯

迷霧重重話哥窯

國慶長假期間,有朋友微信中問我,有沒有關於哥窯的燒造的資料。我的回答甚是乾脆:冇得。

哥窯與北宋官窯一樣,都沒有找到窯址。

北宋官窯雖然偶有不同聲音,但其於北宋末年在河南地區燒造這一觀點,還是普遍認可的。

宋 官窯青釉盞托 故宮博物院藏

相較之下,哥窯的情況要複雜得多。其燒造時間和地點,學界一直存有爭議。

雖然位列宋代五大名窯,但哥窯不見宋代文獻記載,目前似乎也沒有在宋墓出土。因此,有少數人認為哥窯的燒造年代可能在元。

古文獻中,最早明確提到哥窯,應該是明宣德時期的《宣德鼎彝譜》:「今著禮部防同太常寺司禮監諸官,參酌機宜該鑄鼎彛,自上用之外,以及頒賜各王府、兩京文武衙門,數目多寡,欵式巨細,悉仿宣和博古圖錄,及考古諸書,並內庫所藏柴、汝、官、哥、均、定各窯器皿,欵式典雅者寫圖進呈。」

宋 哥窯葵口盤 國家博物館藏

但曹昭在成書於洪武十一年(1388年)的《格古要論》中:「舊哥哥窯出,色青濃淡不一,亦有鐵足紫口,色好者類董窯,今亦少有。成羣隊者,是元末新燒,土脈粗燥,色亦不好。」之說。

元末所出為新燒,那舊哥哥窯肯定早於元末。只是早到什麼時候,是宋代,還是元代早、中期?《格古要論》並未言明。這就為後世的哥窯謎團留下了探討的空間。

曹昭所言哥哥窯,一般認為即指哥窯。嘉靖年間的《七修類稿續編》說:「哥窯出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窯,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兄故也。生二弟兄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其色紫青,濃淡不一,其足皆鐵色,亦濃淡不一,舊聞紫足,今少見焉。惟土脈細薄,釉色純粹者為最貴。哥窯則多斷紋,號曰百圾碎。」

南宋 哥窯葵口盤上海博物館藏

實際上,古代文獻中與哥窯稱謂相類者良多,《龍泉縣誌》就有:「世人稱其兄之器曰歌歌窯」的記述。

另外,元至正十五年成書的《至正直記》說:「乙未冬在杭州時市哥哥洞窯者一香鼎,質細雖新,其色瑩潤如舊造,識者猶疑之。會荊溪王德翁雲,近日哥哥窯絕類古官窯,不可不細辨也。」此中所言哥哥洞窯所指還有待考證。但其哥哥窯一稱,當系言指哥窯無虞。

宋 哥窯青釉弦紋瓶 故宮博物院藏

官、哥二窯之器,頗有相似。古玩行中,官哥不分的說法由來已久。

哥窯器主要特徵,首先是金絲鐵線,即粗細兩種片紋同時存在,粗者多為黑色,即所謂鐵線;之間交織細小的黃色細紋,稱為金絲。細紋亦有紅色,謂之鱔血紋。也有部分粗片紋為黑紫色,而細紋無色。

其次,釉層厚,其間氣泡緻密,常謂之聚沫攢珠。釉面含蓄柔和,有一層絲綢般的油光。釉色多樣,米白、奶白、米黃、粉青、灰青、灰綠、油灰等不一而足,十分豐富。

再則,胎色較深,多呈紫黑或棕黃色,器口釉薄處隱現胎色,顯黃褐或絳紫色,底足露胎處因氧化而呈鐵黑之色,謂之紫口鐵足。

宋 哥窯青釉魚耳爐 故宮博物院藏

而官窯器物也同樣具備紫口鐵足,釉內氣泡聚沫攢珠,以及釉面光澤如絲綢油光等特徵。

兩者比較直觀的區別,在於官窯器片紋相對稀疏,多呈黑色,只有鐵線而無金絲或鱔血紋。同時,官窯器物的釉色也相對較少,不及哥窯多種多樣。

宋 官窯青釉蒜頭瓶 故宮博物院藏

當然,官哥之別,尚有哥窯釉色較為淺白,器物較為厚重等說法。《五雜俎》就說:「柴窯之外定汝官哥,四種皆宋器也,傳流至今者惟哥窯稍易得,蓋因其質厚頗耐藏耳。」只是,個中差異,非經常接觸者難有直觀感受。

有關哥窯的燒造地點,目前也沒有公認的說法。

有人認為「傳世哥窯瓷器在河南地區與北宋官窯瓷器一起燒造的可能性最大。」(葉喆民《中國陶瓷史》引述郭演儀《哥窯瓷器初探》)

宋 官窯粉青釉海棠式套盒 國家博物館藏

也有人認為龍泉窯生產的黑胎青瓷就是哥窯產品。但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化驗宋龍泉黑胎青瓷標本後認為:「它的胎骨成分很接近北方窯,而與一般龍泉窯差別較大,可見仿官窯的說法是有所根據的」。(語出中國硅酸鹽學會《中國陶瓷史》)

上海硅酸鹽研究所還曾對故宮博物院提供的哥窯標本進行過化驗,結果顯示其「胎釉的化學成分、紋片顏色以及底足的切削形式都與發掘出來的龍朱黑胎青瓷不同,比較說來反倒與江西地區的仿哥、仿官及碎器一類產品則接近。」(語出中國硅酸鹽學會《中國陶瓷史》)

清 十七或十八世紀 仿哥釉花口碗

巴黎蘇富比2015年6朋春拍99號拍品

儘管如此,有很大一部分人仍然認為應該在龍泉地區。陸建初先生在《古陶瓷識鑒講義》當中即說:「可信哥窯派生自龍泉窯。」

葉喆民先生也在所著的《中國陶瓷史》中說:「雲和窯很有可能就是古人傳聞中的『處州龍泉哥窯』,至少也是今日傳世哥窯瓷器中的一處主要產地。」此中雲和乃龍泉鄰縣,舊時亦屬處州。

但是,傳世哥窯瓷器本身也可謂紛繁複雜。其胎體有厚胎薄胎之分,胎質有瓷胎砂胎之別,胎色也是多種多樣。未必都是出於同一時期的同一窯口。

元 哥窯葵口盤 上海博物館藏

可見要真正釐清有關哥窯燒造的時代、地點等問題,取得一個各方專家都認可的結果,恐怕還須時日。其中最關鍵的還是要找到公認的窯址。

南宋 哥窯貫耳瓶上海博物館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菽僮說瓷 的精彩文章:

流出來的是直相
印出來的瓷器
承前啟後 南北有別

TAG:菽僮說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