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名衛之錦衣衛·人物·袁彬(三)

明朝名衛之錦衣衛·人物·袁彬(三)

支持原創,關注「煙雲飛雪」

更正

在《袁彬(一)》中也先應該是明朝封的「順寧王」,並非「太師」。在《袁彬(二)》中,1、「1447年中秋節」應為1449年,筆誤。2、經相關史料分析,朱祁鎮在出征時並未封朱見深為太子。

以上錯誤會在合輯中一併更正。

正文

宣府城是進不去了,那就走吧。當夜一行人渡過宣府河。此時已過了中秋節,張家口這地方氣溫已經非常低,河水冰冷刺骨。袁彬怕馬踏空,朱祁鎮落水,於是下水拉著朱祁鎮的馬渡河。隨後發生的事情袁彬在《北征事迹》中有詳細的描述:

「渡訖,至二更時大雷雨,就陣上震死也先所騎青白騸馬,雨止。上令臣出帳房外窺視,但見赤光罩定御帳,隨即奏知。先是,虜眾累謀欲害上,數見瑞應,謀遂沮。明日,也先就來帳房前叩頭致敬。」

袁彬講到是夜又下起了大雷雨,也先的坐騎被劈死了。雨停後,見紅光籠罩朱祁鎮的營帳。本來也先想要殺掉朱祁鎮,但看到這麼多異象,就改變了想法,第二天就到朱祁鎮營帳叩頭致敬。

也許雷雨劈死了也先的馬,也許朱祁鎮的營帳被紅光籠罩。但說這是也先不殺朱祁鎮的原因,那純粹就是扯淡了。

實際上也先一開始真不知道如何處理朱祁鎮。這畢竟是明朝的皇帝,而自己名義上還是明朝的「順寧王」。不殺,難道要帶著他回到草原供起來?放回去?至少目前也先是萬萬不肯的。殺掉?這似乎有些可惜。朱祁鎮此時真正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此時,兩個人救了朱祁鎮的命,可笑的是,兩個人的目的卻截然相反。

第一個人是也先的弟弟伯顏帖木兒。俘虜朱祁鎮後,也先召集瓦剌的高級領導幹部開了個會。這次會議被載入了史冊。會議過程是這樣的。

也先問:「我們俘虜了大明皇帝,你們看怎麼處理?」

這時候一個叫乃公的人說:「大明皇帝是我大元皇帝的仇人,上天垂青,讓他落到了也先大人的手裡!」

題外話:寫東西就是這點費勁,為了一個人名要翻各種史料,悲劇的是居然還查不到,於是我恨死了當時的書記,你就不能把人寫清楚?這個乃公到底是誰?這是一次高層會議,說話的人肯定是個頭目,據後來伯顏帖木兒說的話和後續的事情,我推測應該是阿剌知院。也就是推測。

這時候伯顏帖木兒說話了:「那顏(尊稱,大人,指也先)要這等反狗似的人在眼前開口說話!那顏只要萬年的好名頭。大明皇帝是雲端里皇帝,上天不知因那些怪怒他,推下來。數萬的人馬,著刀的,著 箭的,躧死的,壓死的。皇帝身上,怎麼箭也不曾傷他?刀也不曾殺他?怎麼人也不躧著他?他的洪福還高,還在里。拏住他時,怎麼就問那顏的名字?怎麼問我每 的大小頭目的名頭?他不曾做歹,我每也曾受他的好賞賜,好九龍蟒龍。天地怪怒上,今日到我每(們)的手裡。上天不曾著他死,我每怎麼害他性命!那顏圖萬年的好名 頭落在書冊上,差人去報他家裡知道,著差好人來取,那顏這裡差好人送去,復在寶位上坐著,卻不是萬年的好名。」

於是眾人附和伯顏帖木兒說的話。

但也先又發話了:「我也先不養閑人,皇帝在這兒,誰願意養活他?」

又是伯顏帖木兒挺身而出:「我養活他!」

很多文章和評論對這次會議的評價是一個字:假!說是後世史書為伯顏帖木兒臉上貼金,無非是為了粉飾利益,說的倒是冠冕堂皇。我認為也許並不完全如大家所想。當時蒙古各部落互相仇殺是事實,也許伯顏帖木兒保朱祁鎮是為了留條後路,將來蒙古混不下去了,還可以跟著朱祁鎮混。後來的事實也的確如此。但從後來伯顏帖木兒對待朱祁鎮的做法來看,我相信伯顏帖木兒是個好人,最起碼對朱祁鎮來說是個好人。

另外一個救了朱祁鎮命的人,又是一個太監,名叫喜寧。

縱觀朱祁鎮一生,從始至終都與太監脫不開關係,而這些太監把他坑的體無完膚。正是朱祁鎮為明朝開創了太監專權的先例,從此以後明朝的太監都有了偶像(儘管沒有一個太監會承認)。要當就當王振那樣的太監!

喜寧,女真人。他怎麼進的紫禁城在朱祁鎮身邊當的太監,史書上並無明確記載,而且我估計喜寧也稱不上太監,只能叫宦官。明朝的太監來源有個重要的渠道,那就是俘虜,尤其是俘虜的幼童。這些幼童經過挑選,那些機靈的,長得比較不錯的都被凈了身,送進了宮。著名的「三寶太監」鄭和就是藍玉攻打雲南的「戰利品」。估計喜寧也是這樣進的宮。

朱祁鎮被俘時,喜寧就呆在朱祁鎮的身邊。這個太監並不出名,官位也不高,但很聰明。做為一個太監,他對當時明軍薊州地區的布防了如指掌。真是個有心人啊!朱祁鎮倒了霉,他立刻就換了老闆,投靠了也先。他向也先提出了建議:朱祁鎮不能殺,留著大有用處!帶著他可以去各個城池下面叫門,皇帝來了,誰敢不開?最不濟還可以一直索要贖金,這可是個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套用金融術語,朱祁鎮就是優質的固定資產,未來是可以帶來現金流的。歹毒,真是歹毒!宣府城下那一幕,正是喜寧計劃的實施。自從得了喜寧的「真傳」,也先是大獻殷勤,把朱祁鎮是當親爹一樣的供著。是又送熟肉,又送鋪蓋卷,怕朱祁鎮凍著,還專門差人送來皮襖。看來也先是真要把朱祁鎮當長期飯票養著了。

朱祁鎮的命算是保住了,那就準備花錢贖人吧。八月十八日,朱祁鎮派許寧回京去索要贖金。二十日,眾人又來到了大同東塘坡。朱祁鎮讓袁斌寫了封信帶給大同城裡的官員。此時大同城裡有大同總兵官劉安、都督郭登、都御史沈固。帶信的人是個錦衣衛的力士,叫張林。張林不認識這幫人,這幫人更不認識張林。於是把張林交給了斷事司(斷事司是明代重要的軍事司法機構,有點類似現在的軍事法庭)審問來歷。看來城中的官員依舊非常謹慎,依舊並不知道朱祁鎮的死活。不久城裡放出話來,明天派人對接答話。第二天一早,朱祁鎮要忠勇伯郭登到城下來說話。郭登是個老油條,就是不肯露面。朱祁鎮沒辦法,只得派袁彬過去。

袁彬到了城下,手裡舉著他的腰牌,跪在地上說:「我是錦衣衛校尉袁彬,原籍江西。這是我的腰牌。皇上委託我來見,在土木堡兵馬被也先殺散了,快放我進城!」

於是弔橋放下,袁彬入城。袁彬終於見到了劉安等一眾頭頭腦腦,並與他們商量了許久。袁彬見此對劉安說:「劉大人隨我去見皇上吧。」

「袁校尉且在城中稍憩,我一人去即可。」

於是袁彬在城中被扣做了人質,劉安獨自出城去見朱祁鎮。劉安應該是見過朱祁鎮的,見了面,劉安立刻認出了皇帝,立刻跪下,大哭。

朱祁鎮問道:「城裡有沒有懂蒙古話的翻譯?」

劉安答道:「有通事(指翻譯)指揮李讓,奉聖旨便著他出來。」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煙雲飛雪 的精彩文章:

明朝名衛之錦衣衛·概況(一)

TAG:煙雲飛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