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極拳的「身心雙修」好說不好煉

太極拳的「身心雙修」好說不好煉

【太極】中國最受歡迎的太極文化類公眾號

文丨陳雄

編輯丨軒轅

太極拳既可以健身使肢體筋骨、臟腑等得到運動鍛煉,又可練出武功自衛防身,還可以修身養性,修養精神和智慧。太極拳是身心雙修是同步的,身進步了但心的修鍊跟不上,那麼身的進步就要受影響,必須等到心的修鍊跟上來了,才能有新的進步。據我觀察,有些太極拳愛好者因為不大注意練拳身心雙修的細節,所以影響了太極拳功夫的提高和太極拳技藝的進步。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同理我認為,練習太極拳的身心雙修,從心做起,從細節開始才會取得較好的功效。

為了延長膝蓋和膝關節的使用壽命,就得盡量減少膝蓋和膝關節的運動性磨損。尤其是冬天練功習拳時更要注意養護膝蓋和膝關節,因為當氣溫降低,血管容易收縮、血液循環變差,甚至會造成肌肉異常收縮,練功習拳前拍打膝部讓氣血形成膝蓋和膝關節的潤滑油,就會使膝蓋和膝關節有效益壽,亦能提高練功習拳的舒適度。我把拍打養膝之法傳授給子弟們之後,個別年紀不大的弟子表示不大想這樣養膝,原因是怕人家笑話。那些弟子說:這樣養膝的拍打動作,容易給人家說成象腰腿不靈便的老爺爺、老奶奶,或者認為自己練功習拳不得法而傷及膝蓋。其實為了延長膝蓋和膝關節的使用壽命和提高練功習拳的舒適度,身體得到好處,練功習拳受益,何樂不為呢?善待自己何必理會人家的笑話和看法!

練習太極拳的人都有自己的心態,打同樣一套拳架,學同一個老師,練同樣的方法,出了同樣的汗水,出來的結果卻是不一樣。奇怪嗎?一點不奇怪,正如在重點高中學校同班讀書的學生們,畢業後有考上一本大學的,有考上二本大學的,也有連三本學院都考不上而只考上大專的,這是正常的事情啊!有些弟子私下對我說:「有不少國內外的太極拳愛好者慕名拜您為師學拳,我怕自己笨或記性差而學不好拳,練不出功夫,給師父您丟臉啊!」我回應說:「因弟子學不好拳而怕丟臉的,是影響到太極拳的身心雙修,我要多點利用機會修鍊身心,所以不怕因此丟臉,我都不怕,你還怕啥?你放下這個心理包袱就能輕裝前進,我悉心儘力教你,你誠心儘力去學就行了。」對於太極拳初學者來說,怎樣對待學練太極拳呢?我認為是用恭敬心學拳,用真誠心學拳,用自信心學拳,用清凈心體悟,用平常心練功,還要有知難而上的決心和堅持練下去的恆心。只要具備了信願行,踏踏實實的一步一步的練,對於這些人不難。只要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學練,難也在心,易也在心。相信自己,多一點心思體悟,由此逐漸積累練出的太極拳功夫。在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下,在不急不躁的堅持下循環漸進。

太極拳名家楊禹廷說:「我們練太極拳要學技藝,更重要的是修身養性,通過練拳涵養品德、擴大胸懷。武藝高低不怕人說,技藝在你身上,別人怎麼說就讓他說好了,要學會寬以待人,要記住,能容人才能廣交朋友。有句老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太極拳名師李仁柳是近代少有的太極拳高手,其推手功夫出神入化,他以很高的內家拳功力,極其細微的變化,細膩的圓弧勁勢,生動的刻划了太極拳以靜制動、後發先至、牽動四兩撥千斤的拳理,他談到推手心態時指出「以靜、謙、養為主」。恩師林墨根曾經對我語重心長的說過:「的最終目的是身心健康。只要重武德,行善事,功夫才會提高。沒有高尚的武德,就練不出上乘的太極拳功夫。」是啊,一個練拳者倘若老是想贏、想報復,去鬥力鬥狠,他心理松不下,又怎能舍已從人呢?不能舍已從人,又怎會牽動四兩拔千斤……我認為:推手作為散手學前階段的訓練也好,作為健身養生的進階功課也好,都不宜以傷人贏人為目的,而是通過推手技術較好地控制自己的前提下,幫助對方化解掉爭強好勝的心態,讓對方最終有力沒處用,而漸漸地使得對方的心態恢復平靜。通過化解對方的來力但又不傷人,讓對方的心態逐步的趨向平和,這樣的好處就是又能鍛煉身體、修鍊心性。在你推過來我推過去的過程中,成為一種融洽感情的交流活動,可以不斷培養著人的寬容、謙和和為人處世的人生態度,從中領悟養生之道、修心之道和致勝之道,塑造中國人所特有的「中庸」思想,體現著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觀念,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展。按照推手中「以柔克剛、借力打力、虛實結合、陰陽消長」,「隨曲就伸」,「捨己從人」,「粘連黏隨」,「引進落空」,「立身需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撐」 的原理和要求,你推過來,我接過去,化解後我再推過去,你接過去,你化解後再推過來,如此你來我往,在推手中用太極拳內涵技術要求檢驗拳架動作的正確與否,提高身體的靈活靈敏度,提高松功的層次。比如你推手犯頂病,要麼你有潛意識:「我就不能輸給你,看你如何?」或者本能的緊張,要麼你還不夠松。再如你推手犯丟病,要麼你有膽怯消極的心理或者本能的緊張,要麼你還不夠松。

傳統太極拳推手對練時注意克服想贏怕輸的面子問題。倘若上來兩個人搭手就撕拉扯拽,那麼練來練去也是笨力氣,沒能找到各種勁,亦練不出太極拳味的技巧。因為後天本能的撕拉扯拽出來了,這些使力方式是不用練就有的,所以練不出真太極的推手東西。對於在入門階段而初學不久的弟子,我傳授推手化勁是「勁順氣和」的掤臂滾化、腰胯轉化、退步走化「三部曲」;就是說如果掤臂滾化感到不順則改用腰胯轉化,如果腰胯轉化覺得不大舒服則改用退步走化。個別身高體重、本力較大、樁功較強的徒弟對此是不大樂意退步走化的,原因是怕人家說自己功夫較差、技藝不夠好才退步的。為了虛名,或「頂」或「抗」,在所不惜的用蠻力拙勁或樁功推贏對方,追求「勁順氣和」就這樣成為了一句空話。其實積極性的退步走化是較好的練法,我們要知道,退步不等於落空的站不穩,更不等於失重的往後跌出,而是自己舒服又能順勢借力;退步也不等於消極性的無技可施,而是以順換得機勢化發之,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退步走化不丟臉啊!

太極拳明師李品銀在《懷念尊敬的濮冰如老師》文中說:「有一次,兩位師兄推手,一位師兄弟對濮老師說:『他的力量很大。』濮老師說:『你自己不用力,怎麼知道別人力氣大?』 我二十年後才理解,並付諸實踐。非常管用,心悟並體會到了以弱勝強的妙招。」推手對練實踐證明確實在理。據我觀察,一些太極拳愛好者練了十幾年的太極拳推手,依然未能跳出「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的誤區,遇上為什麼?我認為最主要的就是虛榮的求勝心理所致,那些人把勝負看得過重,認為一旦被對方問動了,推起來了,就是輸了手,丟了面子,而不去客觀分析其中原因和穩靜沉著應對具體情況。我的有些弟子也說過:與哪個師兄推手覺得出手重了,與哪個師兄推手覺得斷手推(不是散手的斷手打)了,與哪個師弟推手覺得力氣大了,推不過或不好推啊。如果是以忘我心態去練推手,你一心一意的求松守中,你身心俱松的在「不丟不頂中討消息」,多一點寬容與盡量適應,正如太極拳名家王培生多年來在講授太極推手時一再強調的那樣:「要任人蹂躪,要逆來順受,要捨己從人……」輸了沒什麼,說我笨或沒進步也沒啥,那麼就不會覺得對方推手時出手重了、斷手推了、力氣大了。

陳鑫在《陳式太極拳圖說》指出:「學拳須知三、學太極拳不可滿。滿則招損。俗語云:天外還有天。能謙則虛心受教,人豈不樂告之以善哉!積眾善以為善,善斯大矣!」 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學了幾下拳腳就怎麼了不起了,不要以為自己收了不少弟子和學生就唯我獨尊了,陳氏太極拳大師陳發科的武功很精湛,他老人家掛在嘴邊的「我不中」顯得多麼謙虛樸實啊!學練什麼技藝,固步自封都是阻礙自己進步的。要以寬廣的胸懷接受人家的看法,虛心向拳友學習,吸收門內門外有特點又實用的練法。我認為在原有基礎上適當吸收各門派太極拳較好的練法,會有利於提高練功習拳的層次和技藝。比如趙堡太極拳的「耍拳」練法,明顯有助於行拳走架追求精神要放鬆、動作要協調、周身隨和、輕靈自然。所謂「耍拳」,取其自然、輕靈、鬆柔之意,如和風細雨,如兒童戲耍,逍遙自然。沒有故意造作,沒有故弄玄虛,沒有凝滯之態,毫無拘謹,從「耍拳」自然中求真太極之道。去年開始我給弟子們傳授的115式大架,就是不改變原拳式定勢的細節多樣化練法,吸收了南北拳家有特點又實用的一些練法,比如「白鶴亮翅」其中的過渡拳勢動作就有三種(原傳、馬步肘側身靠、弓步肘背折靠)不同的練法,這樣對於理解認識太極拳有好處,對於提高拳的技藝也有好處。

內家拳名師藍晟在《大道自無方 八卦走轉健身法》文中介紹:「鐵老(內家拳名家鐵恩方)說,人活著的價值其實就4個字:身心性命。身是指人的軀體。人的軀體不能被疾病折磨病,所以通過鍛煉使自己的骨骼健壯,氣血流通,血液循環正常,神經靈敏度提高。心指的人的精神狀態,要經常涵養它,如何涵養呢?抓住『恬淡虛無』這個關鍵就可以了。恬者,內無思謀;淡者,不受外界干擾;虛無,就是把自己的一切都歸還自然。能做到還虛了,則『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性指本質,是一個人的品質、人格,生命的質量。能做到這一點,就達到了性。命就是人一生的使命。使命是人所想像的為什麼活著的終極目標。」追求鐵老前輩的「身心性命」,能給太極拳愛好者帶來真正的身心健康狀態。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鍾靈敏秀 37《太極崛起》唯美武俠品味江山如畫
趙堡太極拳十三字精義和七層功夫
《武當學與太極道》
美好的人生,其實都應該是一套太極!
命理 太極眼說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