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美,叫中國瓦當!
瓦當,俗稱「瓦頭」,是古代中國建築中筒瓦頂端下垂部分。
古人訓「當」為「底」,因為陶瓦一塊壓一塊,從屋脊一直排列到檐端,而帶頭的瓦正處在眾瓦之底。瓦當的下面是椽頭,「當」可以抵擋風吹、日晒、雨淋,保護椽頭免受侵蝕,延長建築壽命。
瓦當,這些傳統建築中用於頂檐上的建築裝飾構件,作用可不小,它們保護屋檐的椽頭不受風雨的侵蝕,主要作用是防水、排水,保護木構的屋架部分,便於屋頂漏水。
瓦當的其樣式主要分為圓形和半圓形兩種。西周的瓦當都是半圓形。秦漢時期圓形瓦當佔據主流。兩種基本樣式下,衍生出了千姿百態。
它們不但是繪畫、工藝和雕刻相結合的中國藝術,也是實用性與美學相結合的產物,在古建築上起著錦上添花的作用。
考古發現,瓦當始制於西周中晚期,起初為素麵,後來逐漸出現花紋、動物圖樣。
先秦 雙獾紋瓦當
瓦當不僅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同時也是考古學年代判斷的重要實物資料。
此外,瓦當還是中國書法、篆刻和繪畫等方面的寶貴資料,對研究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秦 夔紋大半圓形瓦當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這片夔紋大半圓形瓦當被文物考古界譽之為「瓦當王」。兩夔左右對稱,姿態矯健,氣韻生動,具有很高的裝飾藝術價值。
先秦 雲紋瓦當
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瓦當工藝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的瓦當做工精細,新出現了裝飾有篆體文字的瓦當,這些文字瓦當多為小篆書體,排列組織和諧勻稱,布局講究,顯示出漢代質樸渾厚的藝術風格。文辭多為一些祈福的吉語,其藝術觀賞性可與精緻的印章相媲美。
西漢 上林苑用瓦當
漢代瓦當在工藝上則達到頂峰,紋飾題材有四神、翼虎、鳥獸、昆蟲、植物、雲紋、文字及雲與字、雲與動物等。
四神瓦當
象徵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四靈瓦當」成為圖象瓦當的壓卷絕唱。
青龍
白虎
朱雀
玄武
以文字瓦當為主。字大而遒美,和諧勻稱,布局講究。顯示出漢代質樸渾厚的藝術風格。
漢 成山瓦當
漢 大家常完瓦當
漢 鼎胡延壽保瓦當
漢 合水置當瓦當
漢 九世長樂瓦當
漢 爵至徹侯瓦當
漢 醴泉流庭瓦當
漢 路氏受光瓦當
漢 舍瓦當
漢 四夷盡服瓦當
漢 天降單于瓦當
漢 田氏富貴瓦當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瓦噹噹面開始變得較小,紋飾以捲雲紋為主,文字瓦當銳減。而在唐代,蓮花紋瓦當最常見,文字瓦當幾乎絕跡。宋代則開始多用獸面紋瓦當,明清蟠龍紋瓦當較為常見。
北魏 獸面紋瓦當
齊 樹木雙鳥紋半瓦當
齊 天齊半瓦當
燕 饕餮紋瓦當
瓦當的圖案設計優美,字體行雲流水,極富變化,有雲頭紋、幾何形紋、饕餮紋、文字紋、動物紋等等,為精緻的藝術品。
隋唐 蓮花紋飾瓦當
隋唐瓦當
漢文字瓦當拓片欣賞:
有一種美,
只有中國人懂。
走進老城區,
到處可見的古建築影子,
殘舊的門樓,
牆角的瓦當,
街邊的柱礎石、門枕石等。
抓一把泥土,
便可嗅到歷史的味道;
撿一片瓦當,
便可看到中國人的影子。


※香筒:古代文人的極致雅器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艷世界的美!
※你以為呢,古人買房也心酸啊……
※中國最「不要臉」的畫家,被無數人敬仰
※國慶節到了,十大紅色經典繪畫不可不知!
TAG:懂點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