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未來,為你而來!Windows Mixed Reality體驗

未來,為你而來!Windows Mixed Reality體驗

在經歷了「VR元年」的洗禮之後,VR讓很多紛紛涉足這個產業的硬體商明白了一個道理,VR不僅僅是一個硬體,它是一套自上而下的生態系統。當然,能打造完整VR生態系統的服務商其實寥寥無幾。而有的廠商則將眼光集中在了平台上,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微軟。微軟的Windows系統可以說是擁有了市場的支配地位,想要打造一套關於虛擬現實的平台,似乎也輕車熟路。

基於此,2015年初,一套增強現實的平台誕生了—它就是Windows Holographic。而「為了更加契合微軟對這個平台的未來發展,並且共享開發經驗和設備之間的互動」,所以,Windows Holographic正式更名為Windows Mixed Reality(即混合現實)。

對於用戶來說,很好奇Windows Mixed Reality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平台?別急,本期我們就為你提前打開通往未來的大門。

Windows Mixed Reality的前世今生

要說Windows Mixed Reality的歷史,那就要說到Windows Holographic。Windows Holographic是一個增強現實的計算平台,它是微軟在2015年發布Windows 10操作系統之時被引入的。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時候,Windows Holographic正式更名為Windows Mixed Reality。那麼Windows Mixed Reality到底是什麼?簡單地理解,你可以將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當作類似於Windows操作系統一樣,你在這個平台上可以實現開發工作、娛樂、學習等操作,不同的是Windows Mixed Reality是以一個虛擬而且立體的方式呈現出來的,而它也顛覆了我們傳統的體驗方式。

從策略上來說,其實微軟的Windows Mixed Reality與Windows操作系統基本相同—都是由OEM第三方硬體廠商生產設備,而微軟則專心打造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生態、以及體驗。

簡單來說,微軟不生產硬體,只做硬體的平台服務商。

Windows Mixed Reality並非真正的混合現實

現階段,主要有三種頭顯顯示技術,即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和MR(Mixed Reality,混合現實)。這三者的關係其實也很簡單,簡單地說,MR就是基於VR和AR的綜合體,而AR是包含了VR功能的產品,VR就只是單純的虛擬現實。

從目前來看,其實Windows Mixed Reality只是一個運行平台,支持這個平台的設備並非只需要MR設備才能使用。像3Glasses藍珀S1微軟版MR開發者套裝其實本質上也就是VR設備,只是針對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進行了底層的修改。也就是說,像HTC vive和Oculus這類的VR設備如果也針對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進行底層的優化和兼容性的修改,理論上也是可以支持的。

就目前來說,我們只要把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看成是VR就行。當然,現在還只是開發者階段,也就是說這個平台還並未真正的成熟,在後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過渡到支持MR設備相信也是必然的。

從硬體到軟體的貫通

以微軟的影響力,除了要打造一個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外,貫通硬體和軟體服務商,其實也不是什麼難事。像惠普、宏碁、以及3Glasses等廠商均已面向開發者率先推出了開發者版本的頭顯。此外,戴爾、聯想、華碩等傳統硬體廠商的Windows Mixed Reality頭顯也會相繼上市。

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硬體商支持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

在價格方面,像宏碁AH100的售價為2999元,3Glasses藍珀S1 Type2的售價為3499元,其他產品目前還未正式上市,相信在後期正式上市後,價格也不會相差太多,預計將會在3000元到4000元之間。整體來說,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的設備在價格方面算不上太高,甚至會對剛進行官方降價的HTC Vive造成一定的壓力。當然,在我們看來它還不能對PS VR構成威脅,畢竟索尼PS主機的保有量大,且VR設備售價相對較為親民,想要搶佔市場並非易事。

3Glasses藍珀S1 Type2是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頭顯中上市最早的一批設備。

在軟體內容方面,目前微軟宣稱已有近百款應用將登陸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並且Windows Mixed Reality設備將會全面支持Steam平台上的 VR 遊戲內容。除此之外,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還包含了百度VR、愛奇藝VR、微鯨VR、橙子VR、優酷VR、虛擬美術館、小花秀、訊飛幻境等內容提供商。而在遊戲方面,據悉Windows還將把Xbox遊戲主機上的遊戲大作—《光暈》(Halo)移植到Mixed Reality平台上,這無疑會大大增強該平台的娛樂性。

已經支持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的內容提供商。

Xbox遊戲大作《HALO》也將會移植到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無疑會增加可玩性。

Windows Mixed Reality配置要求不高

對於PC硬體,微軟將硬體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Windows Mixed Reality PC和Windows Mixed Reality Ultra PC,分別對應的幀率為60fps和90fps。而在硬體配置上,配備Intel Core i5處理器,即便是核芯顯卡也可以體驗到Windows Mixed Reality,具體配置要求如下:

核顯版Windows Mixed Reality PC配置要求:

Windows 10 Creators Update系統(適合家庭版、專業版、商業版、教育版);

Intel Core i5(第七代處理器及以上),啟用英特爾超線程技術的2級物理內核;

8GB DDR3雙通道內存;

10GB可用存儲空間;

集成顯卡Intel HD Graphics 620或更好的兼容DX12核芯顯卡。

獨顯版Windows Mixed Reality PC配置要求:

Windows 10 Creators Update系統(適合家庭版、專業版、商業版、教育版);

8GB DDR3內存;

10GB可用存儲空間;

NVIDIA GeForce GTX 965M/AMD RX 460或者更好的兼容DX12獨立顯卡。

另外,這些PC還都需要滿足以下配置需求:

Windows Display驅動模式(WDDM) 2.2;

能夠連接額外或集成的VGA(800×600)顯示器;

1個HDMI 1.4介面,1個DisplayPort 1.2介面;

1個USB 3.0 Type-A或者Type-C介面;

支持藍牙4.0。

Windows Mixed Reality官方對PC配置的要求

當然,這些都是微軟官方建議的最低硬體配置需求,如果你的電腦配置越高,那麼Windows Mixed Reality的運行和顯示效果也就越好。值得一提的是,微軟表示在後期還會推出一款可用於檢測用戶硬體配置的應用,從而判定是否能夠達到Windows Mixed Reality的運行需求。

Windows Mixed Reality體驗設備

我們在前面提到過,基於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的頭顯設備現在上市的其實寥寥無幾,即便是已經上市的產品,大部分也都是開發者版本。所謂開發者版本,也就是主要供開發者開發相關應用使用。在微軟Windows Mixed Reality的眾多合作夥伴中,3Glasses就率先推出並上市了藍珀S1 Type2。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款產品?我們一起來了解。

其實3Glasse藍珀S1 Type2是基於藍珀S1消費者版而來的,在外觀上也跟藍珀S1消費者版差別不大。3Glasses藍珀S1 Type2的機身外殼採用了Sabic專業透紅外PC材質。做工非常精細,外殼觸摸上去沒有毛刺感,手感不錯。它的前面板搭配有一個Logo,連接電腦後會發光。Logo上面還有兩個圓點,看上去就像是兩個眼睛,有了這兩個「眼睛」的點綴,藍珀S1 Type2的前臉看上去就不那麼呆板了。

前面板的logo,上面還有兩個「大眼睛」,看上去不單調。

而為了提供更好地散熱,藍珀S1在上下都設置了散熱孔,以供散熱。上下散熱孔旁,還有一個麥克風。此外,在機身頂部的一側,搭配有一個Windows徽標按鍵,辨識度很高。此外,在按鍵側面還有一塊觸摸板,方便使用。藍珀S1 Type2搭配的瞳距調節鈕設計在了機身底部右側,通過撥動轉軸進行調節。

相比藍珀S1消費者版,藍珀S1 Type2的外觀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了Windows的標識。

3Glasses藍珀S1 Type2還集成了耳機,這兩個耳機的加入免去了用戶單獨佩戴它的麻煩,通過將耳機集成在VR機身,更加一體化。當然,如果你覺得自帶的耳機音質滿足不了你挑剔的耳朵,3Glasses藍珀S1 Type2也預留了耳機介面,可以單獨外接耳機。從我的體驗來看,藍珀S1自帶的耳機音質已經能夠滿足日常觀影和遊戲需求,音質媲美上百元的立體聲耳機。當然,如果你對音質要求較高的話,就需要單獨外接了。

在硬體性能上,藍珀S1 Type2同樣與藍珀S1消費者版保持了一致,採用了雙眼2880×1440解析度的TFT顯示屏,刷新率最高可達120Hz。此外,其屏幕的PPI為704,響應時間低於10ms,並且可視角度達到了110°。

值得一提的是,藍珀S1 Type2配備有輔助定位裝置3Wand-Camera和體感交互裝置3Wand-Controller,而定位方式採用的是紅外,空間定位距離為2m。

定位和體感交互裝置

或許是為了更好的體驗效果,藍珀S1 Type2的運行配置需求相對於微軟公布的Windows Mixed Reality配置要高一些。從3Glasses推薦的配置來看,處理器建議使用Intel六代及以上的Core i7,顯卡則推薦使用NVIDIA GeForce GTX 980及以上且支持DX12的。對於這個推薦配置,基本只有中高端的DIY配置和高端的筆記本電腦才能使用,並且筆記本電腦要必須支持DP介面,否則就沒辦法使用。

產品參數

解析度:2880×1440

刷新率:120Hz

顯示屏:TFT

PPI:704

響應時間:小於10ms

可視角度:110°

輔助定位:3Wand-Camera(紅外攝像頭)

體感交互:3Wand-Controller(紅外手柄)

定位範圍:2m

介面:DP1.2/USB 3.0

參考價格:3499元

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坦白地說,在我們體驗過的VR設備當中,除了一體機外,其他只要是連接PC的VR設備,其安裝過程中都是比較複雜的。比如還要安裝各種驅動、軟體,然後再對設備進行各種調試等,整個過程需要耗費不少時間。而我們在使用3Glasse藍珀S1 Type2配合Windows操作系統時,發現安裝方式真的非常簡單,你只需要將設備插入PC上對應的介面,然後系統會自動安裝驅動,然後在彈出的軟體界面上只需要點「下一步」就能完成整個安裝過程……那麼,具體操作過程是怎樣的呢?我們將通過下面的硬體平台進行一番體驗。

體驗平台硬體配置

處理器:AMD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主板:ROG ZENITH EXTREME

內存:芝奇Trident Z RGB 32GB(8GB×4)

顯卡:NVIDIA GeForce GTX1060

HDD:希捷1TB

SSD:OCZ Vertex460 240GB

顯示器:飛利浦BDM3275UP

系統:Windows 10專業版

在體驗平台的硬體配置上,可以說是完全達到了微軟對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和3Glasse藍珀S1 Type2的官方配置需求。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微軟和3Glasses對系統的要求是「Windows 10 Creators Update」,其實在使用中只要是升級到最新版的Windows 10都是可以的,如果操作系統非最新版本,可以通過微軟官方推出的「易升」工具進行自動升級。

在將3Glasse藍珀S1 Type2頭顯主機、輔助定位和交互設備與PC連接之後,Windows系統會自動安裝驅動,需要注意的是,USB連接時最好選擇USB 3.0介面。在設備連接完成之後,然後再進入操作系統中,在「設置」中選擇「更新和安全」,然後在左側的「針對開發人員」選項中選擇「開發人員模式」。在選擇完成後,系統就就會自動彈出Windows Mixed Reality窗口,而接下來只需要按照窗口中的操作引導一步一步操作就可完成設置工作。

Windows設置中選擇「開發人員模式」

不一樣的「開發環境」

當所有設置工作都已完成後,戴上3Glasse藍珀S1 Type2,你就會進入一個依山而建、面朝大海的虛擬觀景「洋房」。這棟虛擬「洋房」其實就是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的主界面,而而接下來的所有「工作」,你都會在這棟「洋房」中進行。這棟「洋房」的「內飾」很簡單,就一些簡單的桌子和小擺件,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的「傢具」、「家電」,或許這都需要「開發者」們自己去「打造」出來。

初次使用的引導界面

會自動對硬體配置進行檢測

根據畫面提示進行相應的操作即可

「環境」大,缺乏真實感

這棟虛擬「洋房」給人的感覺其實是很「粗糙」的,也就是說畫面質量不高(不是頭顯設備問題),看上去2D的感覺很強烈,物品的真實感較差,或許這是由於初期的模型原因,希望後期能有更真實的體驗。這棟「洋房」的面積大約200平方米左右,有觀景大陽台、地下影音室以及書房……很顯然,Windows Mixed Reality似乎是在告訴我,每個房間都有它的作用,比如在地下室中,你可以看一場電影,或者是來一場遊戲。

虛擬的房子,又叫「懸崖小屋」。

菜單字體較小

在使用中,當你按下頭盔上的Windows徽標按鈕或者是手柄上的Windows徽標按鈕就能調出Windows菜單,菜單中的所有軟體你都能調出來運行使用。並且這些應用軟體窗口你可以放在房間上的任意位置,比如牆壁上、桌子上甚至是天花板……你喜歡放哪兒就放哪兒。不過,從我的體驗來看,菜單的文字顯得有些小,如果是近視玩家可能會看不太清楚。

按下手柄或者頭盔上的Windows徽標鍵就能快速調出菜單。

多種交互方式

這棟200平方米左右的「洋房」,要在裡面走動怎麼辦?畢竟頭顯的線纜長度有限。其實,你坐在椅子上就好,根本不用你走動。你可以通過手柄上的按鍵或是滑鼠都能快速移動你所在的位置。此外,平台還內置有「小娜」語音助手,也就是說能通過語音進行相關操作。這種多設備多方式的交互方式不僅能夠方便用戶使用,更能方便開發者們對開發的產品進行相關設計。

支持全息投影,在虛擬房間內也能養寵物。

兼容性有待提升

在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中,如果你打開了瀏覽器(也可以是其他任何應用軟體)後,你就能以投影機的方式將屏幕固定到牆面上。在瀏覽器中,你可以打開新聞網站、或是購物等。不過輸入網址的時候,如果你使用的手柄,那就不太方便了:無法輸入網址、無法上下滾動屏幕……此時,鍵鼠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而這也充分體現出了多種交互方式的便利性。

遊戲影音體驗

在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上玩遊戲是個什麼樣的體驗?帶著期待我移動到了虛擬「洋房」的地下影音室中,點開了屏幕上的Xbox應用。對於Windows系統應用中的Xbox我就不作多說,而對於我個人來說,比較喜歡緊張而刺激並且考驗遊戲技術的競速類遊戲,於是我選擇了《狂野飆車8:極速凌雲》這款遊戲進行了體驗。在遊戲中,如果你是使用的體感交互裝置,那我勸你還是別白費力氣了,因為根本無法操作車輛的轉向、剎車等……很顯然,鍵鼠這對老搭檔才能開啟正確的使用方式。

在遊戲中的感覺是怎樣的呢?它就像是你站在或者坐在一個100英寸的投影機前打遊戲,很刺激。並且你可以像調整網頁窗口一樣任意調整這個「投影機」屏幕的大小,只要不超過虛擬房子的牆面就好。而在玩遊戲時的那種感覺有一些奇妙,可以試想一下,在虛擬的房間內玩虛擬的遊戲,是不是有一種遊走在虛擬和現實的邊緣的感覺?這種感覺,或許就是Windows Mixed Reality要達到的目的所在。

遊戲體驗就像是對著投影玩遊戲。

對於影音的體驗,在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中它帶來的感受同樣跟你坐在客廳中使用投影機看電影的效果是差不多的。只不過,在這虛擬的房間內看電影,它的解析度效果會打折扣,清晰度不高。而清晰度實際上跟片源的關係不大,這是由於硬體設備的解析度有限,雖然3Glasses藍珀S1 Type2的雙眼解析度2880×1440,但要在這個解析度上實現全景,清晰度效果肯定就會打折扣,顆粒感自然也就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很少接觸VR類的產品,那麼在使用的過程中,就很可能出現明顯的眩暈感。對於這種眩暈感其實是因人而異的,這跟每個人的體質相關,就像有的人坐車會暈車有的不暈車一樣。而從我的感受來看,在遊戲中的確會出現一定的眩暈感,不過並不強烈,整體使用起來的效果還不錯,缺點則是顆粒感還是較強,並且虛擬房間中的物件擬真效果需要進一步提升。

支持全息投影

如果說讓你待在一個一成不變的環境里,時間長了肯定會覺得無聊、乏味。而此時,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中的全息投影功能或許會讓你的虛擬體驗多一些趣味。在虛擬房間中,我通過全息投影功能養了一隻寵物狗,不過這隻狗似乎只會蹲在不停地那兒吠,好在有暫停功能,可以隨時讓它閉嘴。

當然,如果你不喜歡養寵物,忽然間想看看彩虹,那也是可以的。只要在全息投影的應用中已經預設的效果,你都可以使用。

寫在最後:未來,比想像中來得更快

從VR到AR再到MR,可以看到,科技的快速發展讓一些看似在遙遠的未來才可能體驗到的新技術提前到來了。儘管現在的體驗還不完美,但是它正一點一點地成熟起來。從我們體驗的Windows Mixed Reality就可以看出來,它現在雖然還處於一個開發者的階段,可能還有很多東西帶來的體驗並不完美,不過我們相信在接下來的時間會逐漸地完善。

同時,通過體驗,我們也總結了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的一些特點:首先,設置方便,這種即插即用確實比之前的繁瑣設置簡單了太多;其次,硬體成本不高,從已上市的產品就可以看出,目前較高的價格也不到3500元,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都能接受;最後,平台內容有趣,現在我們不能說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內容有多豐富,但是確實很有趣,可玩性很高。在未來,相信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在個人消費、教育甚至是醫療等領域都會發揮出它的作用,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型計算機 的精彩文章:

冷靜高速可「變身」!建興 T11 NVMe M.2 256GB SSD
小米千元全面屏手機曝光;Intel/AMD首款合作CPU又現新證據…
主流輕薄本之選!體驗華碩靈耀S4100UQ及S5100UQ
AMD 7nm顯卡仙后座明年8月發;OPPO全面屏手機F5曝光…
拓撲振膜黑科技!聆聽HIFIMAN RE2000旗艦級耳機

TAG:微型計算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