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自己學會看腰椎間盤突出CT和MRI磁共振片子的超好教程(一)

自己學會看腰椎間盤突出CT和MRI磁共振片子的超好教程(一)

作者:趙東奇 松原市中醫院

編輯:陳 釗 針刀醫學繼教部

腰椎間盤突出出症,最好的方法是去醫院拍一張腰部CT片或者MRI(磁共振片子)。不過一般醫生都沒有充裕的時間把片子報告詳細解釋給你聽,患者常常只能拿著「語言簡練」的CT或者磁共振報告單對自己的病情似懂非懂。 不要著急~現在就來手把手教你,怎樣自己也能看懂CT和MRI磁共振片子,做到自己心中有數。學習本看片教程不需要以前有醫學知識背景,只要學完本教程的幾個簡單的步驟,十分鐘後你自己也可以看懂「高深」的CT/同學們可以進來學一下,挺不錯的. 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多發病,要確診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間盤突MRI片子啦 (^o^)

我們先學一點兒預備知識

腰椎間盤由三部分組成,中間是髓核,髓核外邊包圍著纖維環,上下是軟骨板。關於腰椎間盤構成的詳細知識,請參見腰椎知識堂中的相關文章,這裡主要講一下和MRI/CT片中與腰椎間盤疾病有關的幾個關鍵解剖結構。 看看腰椎間碟片子的軸面視圖示意圖,這幾個關鍵結構是診斷的重要依據: ·腱鞘囊、又叫做硬膜囊(Thecal Sac) ·發出神經根(Exiting Spinal Nerve Roots )(L5) ·過往神經根(Traversing Spinal Nerve Roots)(S1) 我們仔細觀察這個圖,關鍵的「罪魁禍首」要看: ·髓核 ·後縱韌帶 ·後纖維環 ·小關節 這幾個結構中的任何一個出現問題都都可以導致腰痛以及下肢疼痛(坐骨神經痛)。 要看清到底哪裡受壓,被什麼壓迫著,正確的方法是看其MRI/CT的軸狀面圖(從上往下看)。而從矢狀面圖(從側面看)上只能大概地看出是否存在壓迫、膨出或突出。 隨著對下面內容的學習,你可能感到CT和MRI圖像並不象這個示意圖中所畫的那樣清晰分辨出各個部分,看真實的CT/MRI片子,有時不得不發揮點「想像空間」 ^_^

找到我們要看的那一個椎間盤

如果沒有腰椎的定點陣圖,對「外行人」來說幾乎無法分清腰部的5個椎間盤的不同。定點陣圖就象路線圖一樣告訴我們腰椎每個掃描層的具體掃描部位,所以即使對於很有經驗的醫師定點陣圖也是必不可少的。 這張定點陣圖從矢狀面觀標出了腰部脊柱的20個MRI切片層。每個數字代表一個通過該平面所拍的MRI圖像。這張片子中的圖像層只涵蓋了L3, L4, 及L5三節。 例如,層11 (標為紅色的第10層上的一層)正好穿過L4椎間盤。如果你L4椎間盤有問題,就看此層圖像。 圖層18信息也非常有用,它對應著L3椎間盤。對於椎間盤很薄的病人,層的厚度應最好更薄一點(6mm),以便保證其正好穿過變薄的椎間盤。 所以,如果你現在再去看自己的磁共振或者腰椎CT片子,就已經學會了怎樣通過「定點陣圖」找到它。在許多MRI片上,每個大的圖像都附上一個小的定點陣圖,這就使我們很容易知道正在看的哪個椎間盤。8月18日全國第十三屆針刀醫學新進展培訓?甘肅班

學會看腰椎MRI/CT片子軸狀面觀

圖(一)及圖(二)是L5椎間盤的軸狀面觀。 此病人雖有中等程度的腰椎間盤退變(在片子上看到黑色的椎間盤)和小的非壓迫性4mm的中央型椎間盤突出,但他卻有一個很大的「中央管」,可以很好地表現軸向核磁共振解剖。椎間盤的髓核在這兩個圖像中看不到,一是因為椎間盤脫水太嚴重,不能將纖維環及髓核區分開,另外這些圖像為T1加權象(更高解析度),所以不能將含水多的髓核與較乾燥的纖維環區分開。但在一個正常的,非退化性椎間盤T2加權像上,很容易看清髓核區及纖椎環區T2加權圖像(見圖三)。 「後部神經結構」包括過往神經根(Traversing Nerve Roots)、硬膜囊(Thecal Sac)及發出神經根(Exiting Nerve Roots)。發出神經根位於椎間孔(看圖中IVF粉紅色區)內,在此圖像中看不到。如果你發揮點想像力,你可以在圖中找到一個象「米老鼠」樣的圖像,硬膜囊是米老鼠的頭,兩個過往神經根是米老鼠的耳朵。再重複以下,雖然此椎間盤有4mm的突出,但此病人的過往神經根S1和突出物之間沒有接觸。 大部分情況下,椎間盤突出物或疤痕組織將遮擋住其中的一個過往神經根(米老鼠耳朵),這通常是神經根受壓的象徵。

7月21日第六屆龐繼光微創針刀解剖與模擬臨床操作實訓高級研修班

圖(三)是另一個健康的45歲男性的L4椎間盤的軸狀面觀。 現在我們可以區分開髓核區及周圍的纖椎環區。注意,在此平面將看不到「米老鼠」。另外請注意靠近L5神經根的椎間盤後緣的凹度,這是正常健康椎間盤的象徵。L4發出神經根更靠側方一點。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如果有大的椎間盤突出或椎管狹窄,發出神經根L4及過往神經根L5將同時受壓。 在此圖中,可清楚地看到懸掛在硬膜囊內的細小的神經根(L5神經根及S1神經根),它們以不完全有緒地狀態排列著。 注意,神經孔是很開闊的(淺黃色區),表明沒有因鄰近椎間關節問題形成在的椎管狹窄。T2加權象對於察看退化性椎間盤病是最好的,因為T2像將富含水份的結構表現為亮白色, 含水少的區域表現為黑色。

學會看腰椎CT/MRI矢狀面圖

圖(四)是脊柱腰區的側視圖,或稱矢狀面圖像。 請注意此影像是介於T2和T1之間,被稱作質子密度像,對於判斷椎間盤突出是否穿破後縱韌帶(PLL)是最好的圖像。象T1像一樣,它用的是高磁性,所以細微部分表現得出奇地好。先看其基本結構:位於椎體之間的椎間盤應是白色的(含水多)。注意黑顏色(脫水的)的L5椎間盤(L5與骶骨之間的椎間盤),這代表了中度到重度的退化性椎間盤病。後縱韌帶(PLL小藍箭頭)在圖像中表現為沿著每個椎體及椎間盤後緣垂直向下的黑線。有意思的是,儘管此病人有一個9mm的椎間盤突出(HNP),骨質有一定的翹起,在椎間盤平面以上可見髓核物,但後縱韌帶仍然包容著突出的髓核物而沒有遊離出。這種情況在學術上被稱作一個大的包容性椎間盤突出。 硬膜囊(紅星)表現為「超白色」結構,填充在椎體後方的中央椎管內。此囊袋內有可自由浮動的由運動神經纖椎及感覺神經纖維共同組成的脊神經根(馬尾)。 黃韌帶(綠星)位於每個椎骨之間,增強脊柱的穩定性。此結構可變大或增厚,助長年長者易患的中央型椎管狹窄的形成。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針刀醫學分會 的精彩文章:

您的肩膀還好嗎?——肩膀疼痛知識問答
針刀解決根本性問題——肘關節強直的針刀治療!
腰酸背疼、頸椎痛,這些生活中最傷身體的姿勢,你每一個都做過

TAG:針刀醫學分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