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九個太上皇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九個太上皇

嚴格來講,太上皇和太上皇帝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為在古代,「帝」的分量要遠遠大於「皇」。二者比較,「皇」帶有虛幻縹緲的色彩,「帝」則握有實權,所以皇帝也可以簡稱為「帝」而不能簡稱為「皇」。「太上皇」與「太上皇帝」的區別在於「太上皇」中只有一個「皇」字,而這個「皇」字則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名譽上的虛銜。

「太上皇」一詞最早見於《史記》。秦始皇平定天下後,除了規定最高統治者為「皇帝」,還特意「追尊庄襄王為太上皇」。於是庄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父親贏異人,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太上皇。不過,當時贏異人已去世多年。

劉邦稱帝後,每次去拜見父親劉太公,劉太公均用人臣之禮迎接。在劉太公看來,「皇帝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君臣秩序不可亂。劉邦心裡很不是滋味,兒子成了龍,當父親的總該有個與之相稱的頭銜,於是下詔:「諸王、通侯、將軍、群卿、大夫已尊朕為皇帝,而太公未有號,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因此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活著的太上皇。

這個時候的「太上皇」實際上只是一個尊號,一種榮譽,不是皇帝,不問政治。「太上」意即最高、無上,形容極其尊貴。東漢著名文學家蔡邕曾經說過,「太上皇,不言帝,非天子也」。初唐顏師古也曾注曰:「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政治,故不曰帝也。」可見,「太上皇」是當朝皇帝出於人倫對父親的尊稱,沒有實際政治權力。

漢代以後,開始出現了「太上皇帝」這個稱號,指的是凌駕於皇帝之上的皇帝。區別於「太上皇」,「太上皇帝」不僅僅是個尊稱,而且大權在握,依舊可以處理國家大事,是凌駕於當朝皇帝之上的皇帝。

所以,「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然而,或許是因為「太上皇帝」一詞源於「太上皇」的緣故,後來史料中出現了「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兼用、混用的雜亂現象,導致很多人以為「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是同一個概念。

那麼,今天我們也不做過多闡述,兩個概念的區分到此為止。接下來,歷史妞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的9位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太上皇(帝):

1、唐高祖李淵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把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一起殺掉。當時,唐高祖李淵正在皇宮的內湖上泛舟嬉戲,突然一群兵士擁至跟前,聲稱奉秦王之命為皇父護駕。李淵得知兩子被殺後莫名驚慌。他深知朝廷局勢已為次子李世民控制,迫不得已,只好下詔退位,宣布由李世民繼承大統。李世民既想做皇帝,又不願背上逼宮篡位的千古罵名,於是尊奉皇父為「太上皇」,以保全皇父的體面。就這樣,李淵做了10年太上皇,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做太上皇比做皇帝時間(9年)還長的開國皇帝,最終於公元635年抑鬱而逝。

2、唐睿宗李旦

公元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殺掉毒死唐中宗李顯的韋後,擁立父親李旦即位,是為唐睿宗。李旦知道皇位是兒子為自己爭得的,於是在位三年後便知趣地傳位於兒子李隆基,是為唐玄宗。李旦做了5年太上皇之後,在孤寂中死去。

3、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讓父親做了太上皇,卻沒想到他兒子李亨也如法炮製讓他做了6年太上皇。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次年叛軍逼近國都長安,已做了45年皇帝時年71高齡的李隆基在倉皇之中西逃成都,但他仍捨不得放棄帝位。當時承擔抗擊叛軍重任的太子李亨在距長安千里之外的肅州靈武宣布即位,同時根據祖宗先例,遙尊遠在成都的李隆基為太上皇。安史之亂平定後,李隆基回到長安,不得不承認這個既成事實。

4、宋徽宗趙佶

公元1125年,金兵借口宋朝君臣背盟毀約大舉南下,對北宋都城汴京形成合圍之勢。金兵兵臨城下,朝內一些當權大臣以皇上不退休不足以平金人之怒為由,逼迫宋徽宗趙佶傳位於太子趙桓,是為欽宗,趙佶則成了太上皇。但金朝並不因此罷兵,公元1127年,太上皇趙佶與欽宗趙桓雙雙被金兵俘虜,史稱「靖康之恥」。後來,父子二人先後客死他鄉。

5、宋高宗趙構

6、宋孝宗趙昚

儘管宋孝宗趙昚對外力圖中興恢復,最後卻徒勞無功;對內雖然重新樹立起了皇權的威嚴,但吏治腐敗、民亂迭起的狀況卻沒有得到根本好轉。淳熙後期,孝宗已經深感力不從心,開始厭倦煩瑣的政事,打算讓位於太子,但礙於太上皇高宗還健在,一時無法施行。淳熙十四年十月,高宗終於病逝,孝宗決定服喪三年,以「守孝」為名退位。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宋孝宗正式傳位於太子趙惇,是為光宗,趙昚自己則退居重華宮,做起了太上皇。

7、宋光宗趙惇

宋光宗趙惇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較昏庸的一位。一方面,宋光宗體弱多病,又沒有安邦治國之才,所以聽信奸臣,罷免了辛棄疾等主戰派大臣;另一方面,宋光宗不思朝政,沉湎於酒色之中,交由心狠手辣的李皇后來執政,奸佞當道,所以朝政從孝宗時期的清明轉向腐敗。因此,大臣在取得太皇太后允許之後,逼迫光宗退位。趙惇只好讓位於太子趙擴,是為宋寧宗;趙惇則自己閑居臨安壽康宮,安享太上皇的日子。

8、明英宗朱祁鎮

公元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進犯明朝北部邊疆,前鋒很快逼近大同。在宦官王振的鼓動下,明英宗朱祁鎮率50萬大軍親征瓦剌。由於指揮不靈,行動遲緩,明軍最終被瓦剌軍包圍,英宗被俘。留在都城的兵部尚書于謙等擁立朱祁鈺(明代宗)為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明英宗因此成為了明朝歷史上唯一的太上皇。一年後雙方議和,明英宗被送還北京。在做了7年太上皇之後,於公元1457年趁代宗病重在「奪門之變」中復辟,重登大位。

9、清高宗弘曆(乾隆)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年壽最高的皇帝,享年89歲。自25歲(1736年)登基至1796年,乾隆已坐皇位長達60年,再做下去就要超過他的爺爺康熙帝了。為了顯示對康熙的尊重,乾隆宣布禪位給太子(嘉慶帝),但同時又宣布自己身體健康、精力充沛,仍要過問軍國大事,指導新皇施政。就這樣,乾隆又做了3年零4個月的太上皇。乾隆也因此成為實際掌握最高權力最長的皇帝,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同時,乾隆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上皇。

最後,話說回頭,根據我們前邊對「太上皇」與「太上皇帝」兩個概念的區分,不難看出:今天我們提到的以上9位太上皇中,真正稱得上太上皇帝的應該只有乾隆皇帝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可 的精彩文章:

誰說高俅退役後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來?
紀曉嵐和袁枚,到底誰才是拍馬屁高手?
袁崇煥的關寧鐵騎為什麼能成為明末最能打的一支騎兵部隊?
古人的年齡稱謂,你未必全知道
郭子儀:千古一臣是如何煉成的?

TAG:張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