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消費升級及行業整合推動行業快速增長,預計2020年達到6000億規模

消費升級及行業整合推動行業快速增長,預計2020年達到6000億規模

證券研究報告

核心觀點

【核心觀點】

行業驅動力:收入、政策、交通三大因素合力,推動旅遊景區需求持續擴張:1)人均收入達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帶來消費升級,休閑度假游需求劇增;2)國家利好政策持續推出,加大對旅遊業監督和支持力度;3)交通網路日益完善,「自駕游」、「高鐵游」成遊客出行重要選擇,推動旅遊由「門票經濟」向「綜合經濟」拓展轉變。旅遊業投資快速增長,旅遊景區建設加快。

行業空間:旅遊景區行業空間廣闊,休閑度假游產品最具潛力。我們預計到2020年,旅遊景區行業收入接近6000億元,市場規模年均增長超500億。休閑度假領域的未來增速將維持在15%左右,市場規模年增長近千億,預計2018年超7000億元。

自然景觀行業分析:旅遊景區外延擴張、轉型升級成主流。自然景區傳統觀光游產品單一、遊客停留時間短、二次消費低、旺季特別是節假日客流量無力負荷,受天氣等外部因素影響較大,內生增長動力不足。迎合消費升級,轉型升級休閑度假,推進國企改革,將是保持增長的主要途徑。

主題公園行業分析:我國現有主題公園2500多個,競爭較為激烈,僅有10%盈利。預計到2020年,主題公園市場規模將達120億美元。知名主題公園規模擴張速度將會加快,相對於傳統的重資產擴張,輕資產輸出或成主流。同時,特色項目及核心IP的打造、全產業鏈的拓展及差異化運營能力將變得尤為重要,將是主題公園企業主要著力方向。

人文景區行業分析:坐落於城市周邊、交通便利,受益於周邊休閒遊,發展速度較快。休閑度假游需求劇增,加之人文景區人工改造程度較高、限制少的特點。人工景區板塊的休閑度假屬性會進一步增強,建造高端、高品質的旅遊度假區將成主流。

結合各細分行業需求、供給及行業發展趨勢,我們建議關註:

1)優秀自然景區標的:建議關注外延擴張,轉型升級休閑度假游,國企改革推進較快標的黃,建議關注黃山旅遊(600054.SH)、張家界(000430.SZ)、長白山(603099.SH)。

2)優秀主題公園:建議關注強IP、異地複製能力強、全產業鏈拓展的企業,建議關注宋城演藝(300144.SZ)、華強方特(834793.OC)、大連聖亞(600593.SH)、恐龍園(833745.OC)。

3)優秀人文景區:建議關注打造高品質休閒遊、周邊游標的。建議關注中青旅(600138.SH)、三特索道(002159.SZ)、廣州塔(870972.OC)、清園股份(836986.OC)。

【風險提示】:

政策風險、國際關係波動、匯率波動風險、自然災害、疫情、安全事故、市場競爭加劇等。

1. 旅遊景區行業需求旺盛,市場空間廣闊

1.1三大因素合力,推動旅遊需求持續增長

1.1.1 人均收入提高,旅遊需求增加

當人均收入達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旅遊需求劇增 。201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3萬元人民幣,整體達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6年國民經濟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顯示,人均可支配年收入31990元及以上水平,劃為中等偏上收入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達到了1.2萬元人民幣。消費水平提高、消費觀念轉變,旅遊消費日趨大眾化,我國的高人口基數帶來龐大的旅遊消費需求。

2012年全國居民出遊率首次突破200%,即平均每人每年出遊超過兩次。2016年人均出遊率達3.4次。除去2003年 「非典」及2008年自然災害、禽流感、金融危機的影響,全國旅遊業總收入的增速均保持10%以上,高於同期GDP增速。2016年全國旅遊業總收入達4.69億元,同比增長13.6%。

根據世界旅遊組織研究,當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時,旅遊會從觀光游提升為休閒遊;當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時,會繼續提升為度假游。旅遊時間逐步延長,旅遊產品及形式逐步豐富。

2008年,我國人均GDP首次超過3000美元,休閒遊開始抬頭。2011年我國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一線城市的度假遊興起,二三線城市的休閒遊呈高速增長的勢頭。2016年人均GDP已接近8000美元,休閑度假旅遊區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一二線城市經濟發達,休閑度假遊興起較早,已成為居民出遊的重要選擇,滲透率較高。三四線城市居民以觀光游為主,休閑度假游的滲透率也正在不斷提高。休閑度假游區別與傳統觀光游,不再是單一的觀光,而是變得豐富和人性化,是享受生活的一種方式。諸如「旅遊+演藝」的文化旅遊、「旅遊+親子」的周邊游、主題公園游及「旅遊+遊學」等休閑度假游正蓬勃發展。

1.1.2 國家利好政策持續推出,助推行業發展

政策陸續推出,旨在通過規範旅遊市場、加強景點及旅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等措施來進一步激發國內旅遊消費市場。《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遊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規範旅遊市場秩序,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遊時代」等工作目標。《2017年全國旅遊工作報告》指出2017年全國旅遊重點工作是努力由粗放型旅遊大國向比較集約型旅遊大國轉變,繼續發展全域旅遊、旅遊公共服務、鄉村旅遊等,推進以「旅遊+」為代表的產業融合。

旅遊業是既受到政府政策支持,同時市場需求又極為旺盛的行業之一。旅遊行業的特性高度契合「十三五」強調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預計未來從政策層面會不斷提升和強化旅遊產業的戰略性支柱地位。

1.1.3 交通網路完善,「高鐵游」成遊客出行重要選擇

基礎交通設施日漸完善刺激國內游及周邊游需求增加。《2016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4萬公里,其中高鐵營業里程超過2.2萬公里,鐵路客運網基本覆蓋50萬以上城鎮人口城市;公路總里程469.6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3.1萬公里,覆蓋90%以上的20萬以上城鎮人口城市;頒證民用航空機場達218個,覆蓋超過200 個城市。

「高鐵游」成2017年國慶遊客出行交通首選,國內旅遊步入黃金時代。根據廣鐵售票情況,國慶中秋假期(10月1至8日)約6成客流是前往各景點城市的遊客。高鐵出行,使得遊客旅行時間大幅變短,出行成本大幅下降,地區間通達性明顯增加,推動旅遊由「門票經濟」向「綜合經濟」拓展轉變,為各地旅遊經濟轉型發展帶來了良好機遇。

國內基礎交通設施日漸完善,推動旅遊業快速發展。其中,以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長江中游為代表的五大城市群3-5小時交通圈輻射範圍不斷擴大。便捷的交通推動了地區觀光、休閑度假旅遊需求的持續增長。

家用車數量快速增加,周邊自駕游空間大。從2011年到2016年,城鎮居民每百戶汽車擁有量逐漸增多。2016年國內家用汽車保有量已達1.94億,為周邊旅遊快速發展提高強勁動力。

1.2 旅遊景區行業規模持續擴容,休閑度假游產品最具發展潛力

1.2.1 旅遊業總收入持續快速增長,預計2020年達7萬億

根據國家旅遊局和國家統計局制定的2011版《旅遊統計調查制度》,旅遊收入的含義為:遊客(入境遊客和國內遊客)在旅遊過程中支付的一切旅遊支出。包括過夜遊客和一日游遊客在整個遊程中行、游、住、食、購、娛,以及為親友、家人購買紀念品、禮品等方面的旅遊支出。不包括為商業目的購物、購買房、地、車、船等資本性或交易性的投資、饋贈親友的現金及給公共機構的捐贈。

行:旅遊目的地與客源地的交通;旅遊者在旅遊目的地/景區內的遊覽交通。

游:門票收入,遊覽講解收費等。

住:標準酒店、主題酒店、家庭旅館等。

餐飲:美食一條街、農家樂等等。

娛樂:文化娛樂、遊藝體育運動、表演型娛樂、參與型娛樂等等。

購:旅遊紀念品、土特產、時尚採購、藝術珍藏購買等;

其它:活動收入、宗教收入等。

除去2003年 「非典」及2008年自然災害、禽流感、金融危機的影響外,旅遊總收入增長速度均保持10%以上,高於同期GDP增長率。2016年全國旅遊業總收入達4.69萬億元,同比增長13.6%。

2016年12月26日國家旅遊局發布的《「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預計,城鄉居民出遊人數年均增長將在10%左右,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將在11%以上,旅遊直接投資年均增長將在14%以上。預計到2020年,我國旅遊市場總規模將達到67億人次,旅遊投資總額2萬億元,旅遊業總收入將達到7萬億元。

旅遊收入包括國際旅遊收入和國內旅遊收入,國內旅遊收入占旅遊業總收入的80%以上,是我國旅遊收入的主要來源。

2016年,國內旅遊收入接近4萬億,同比增長15.29%。預計到2020年,國內旅遊收入會達到6.1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2.15%。

1.2.2 2016年旅遊景區收入規模接近4000億,預計2020年達6000億

旅遊業按行業分類,可分為A級旅遊景區、旅行社、星級飯店等等。截止2017年,全國各類景區共有2.8萬多個,A級旅遊景區數量9000個左右,5A級景區249個。

根據2016年11月國家旅遊局發布的《中國旅遊統計年鑒2016》,2015年全國各地區A級旅遊景區接待總人數為37.77億人次,實現營業收入3479.08億元。《中國旅遊統計年鑒2017》尚未公布,因此,以《中國旅遊統計年鑒2016》為基礎進行市場空間測算。

《「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中提出了「十三五」期間旅遊業發展主要指標,其中之一是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11.18%。預計到2020年,旅遊景區行業收入約為5910.14億元。市場年均增長超五百億,加之國家政策支持、經濟整體向好,行業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1.2.3休閑度假游市場規模超5000億,預計2018年超7000億

按消費者精神需求,旅遊產品可分為觀光旅遊、休閑度假游、專項旅遊(購物游、體育健身游等)等。觀光游和休閑度假游的區別和特點如下:

休閑度假游作為旅遊業眾多產品形態中的一個,其5000多億的市場規模僅占旅遊業4萬多億市場容量的12%左右,市場規模依然較小。但是,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帶來的消費升級,未來的旅遊業,休閑度假游無疑是具有最大潛力的市場。

預計其增速將超過「十三五」規劃的11.18%的旅遊業總收入,休閑度假領域的未來增速將維持在15%左右,市場規模年增長近千億,前景看好。

2. 旅遊景區投資建設保持穩定,5A級景區數量稍顯不足

2.1旅遊景區項目投資建設占最大比重,新業態投資建設增速加快

以景區為產業鏈中游,產業鏈上游為旅遊項目的投資、建設及開發。旅遊投資快速增長,旅遊相關項目建設加速,旅遊景區佔比最大,數量持續增長。2016年全國旅遊業實際完成投資12997億元,同比增長29%,比第三產業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高18個百分點和21個百分點,較房地產投資增速高22個百分點。

景區投資建設保持穩定,新業態投資建設增速加快。2016年旅遊景區項目投資繼續增加,實際完成投資7371億元,佔全部旅遊投資的56.7%,比重最大。旅遊基礎設施類投資1122億元,佔全部旅遊投資的8.6%,同比增長19.8%。旅遊購物項目投資872.8億元,同比增長24.4%,增幅最大。旅遊飯店投資有所回落,增幅下降11%。

從業態分布看,隨著消費升級、旅遊需求結構性變化,資金流向主要集中在文化旅遊、生態旅遊、鄉村旅遊以及溫泉滑雪、低空飛行和工業旅遊等新型業態。

2.2 我國景區數量較多,5A級景區數量略低

景區位於產業鏈的核心位置,吃、住、行、游、購、娛均以景區為基礎開展業務。目前國內景區數量較多,但優質景區數量仍然較少。《中國旅遊統計年鑒2016》顯示,2015年全國A級旅遊景區總數為8954,其中5A級景區212個,整體佔比僅為2.37%,數量較少。根據國家旅遊局網站實時數據,截止2017年10月,全國5A級旅遊景區共249個。

從遊客接待量看,數量不多的優質景區遊客接待量較多。2016年國內旅遊總人數為44億人次。根據2016年披露遊客接待量的10家上市旅遊景區及主題公園龍頭長隆集團,11家企業佔A級景區總數的0.12%;而合計遊客接待量卻達1.07億人次,佔國內旅遊總人數的2.44%。

2.3 旅遊人數快速增長,旅行社競爭充分,數量近3萬家

景區產業鏈的下游為旅行社及遊客。經濟快速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國內旅遊業總人數持續快速增長,旅遊需求快速膨脹。除去2003年和2008年外,國內旅遊人數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速。2016年,國內遊人數達44億人次,同比增長10.00%。

旅行社進入門檻低,競爭最為充分,我國目前旅行社數量接近3萬家。龐大的數量,為旅遊景區遊客接待量及營業收入的持續增長,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國家旅遊局歷年發布的歷年《中國旅遊業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國內各類旅行社實現營業收入由2011年的2871.77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4189.0億元,數量由2011年的23690家增長到2015年的27621家。

3. 消費升級,旅遊景區外延擴張、轉型升級成主流

3.1 自然景區轉型休閑度假景區,推進國企改革帶來增長新動力

3.1.1旺季客流量達到天花板,觀光游增長乏力,國企改革仍需推進

自然景區受限於自身物理承載量限制,旺季特別是節假日的客流量無力負荷、已達到天花板。傳統觀光游產品單一、遊客停留時間短、二次消費低,受天氣等外部因素影響較大,天氣惡劣會直接導致營業收入下滑,內生增長動力不足。

以觀光游為核心、拓展產業鏈上下游、尋求獲得產業鏈閉環收益的營運模式,在競爭加劇和消費升級的情況下面臨挑戰。

休閑度假游順應消費升級、受天氣影響較弱、客單價較高,與傳統觀光游優勢互補,協同作用較強。迎合消費升級,提高企業運營能力,謀求外延擴張以實現向休閑度假景區的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

由於景區的自然資源國有化屬性,景區板塊的國企屬性較強。國企改革對行業盈利改善的作用將尤為明顯。

3.1.2自然景區外延擴張、轉型休閑度假是趨勢,高知名度和重運營成決勝關鍵

自然景區具有不可複製性、地域性、區域壟斷等特徵。以自身優質自然旅遊資源為依託,整合周邊零散資源,併購或興建古鎮、古城、度假村,輔以酒店、娛樂等配套設施,形成各景區間聯動、協同,進而提高遊客駐留時間、客單價及重遊率,是自然景區轉型的主要途徑。國家「全域旅遊」戰略的不斷推進,也會對景區周邊旅遊資源整合產生有效的助推作用。

傳統觀光游模式,簡單來講就是「靠天吃飯、坐地收錢」。景區的知名度、品牌是影響營收的首要因素,對企業運營能力要求較低。伴隨著休閑度假游時代的到來,供給端市場競爭加劇和需求端消費升級、產品需求多樣化,開始對企業運營能力提出較高要求。景區的運營能力和品牌維護與更新成為休閑度假游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切實提高運營能力成為新格局下的決勝關心。

3.1.3 國企改革為景區類企業增添新的動力

從2016年初開始至今,國家層面連續發布了超過13個國企改革文件,以推進國企改革進程。國企改革將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提高經營效率,加快轉型進程。國企改革的方向大致可以分為:(1)管理層或股東的所有制改革,引入戰略合作者提升經營管理效率,謀求戰略發展;(2)推出股權激勵計劃,實行員工持股、管理層激勵等,優化公司治理結構;(3)併購重組具有競爭性業務的同業競爭者,形成規模效應後打造垂直領域的產業鏈閉環;(4)收購新興領域的龍頭企業以促進公司業務轉型;(5)通過資產整合(資源注入、合併、整體上市等),市場化經營提升效率。

3.2 主題公園迎來黃金髮展期,增強核心競爭力是關鍵

3.2.1 主題公園未來行業空間巨大,2020年有望超800億元

伴隨休閑度假游在一線城市的快速發展及二三線城市的不斷滲透,主題公園作為度假休閒遊的最直接受益目的地,迎來發展黃金窗口期,行業空間巨大。

截至2016年底,我國主題公園市場規模達到約210億美元。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主題公園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計到2020年,主題公園市場規模將達120億美元(約840億人民幣)。

3.2.2 主題公園數量較多,競爭激烈,優質公園較少

我國現有主題公園2500多個,競爭較為激烈。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70%的中國主題公園處於虧損狀態、20%持平、只有10%實現盈利,整體盈利能力較弱。後期投資、運維管理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力是主因。

長隆集團、華強方特和華僑城集團處於國內主題公園龍頭地位。美國主題娛樂協會(TEA)與美國AECOM集團聯合發布的2016年全球主題公園調查報告顯示,三者的遊客量合計9127.1萬人,僅占迪士尼集團全年遊客接待量的65%。相比之下,國內主題公園規模尚小,面對需求的急劇擴張,供給不足。

自迪士尼落地上海以來,環球影城、六旗、樂高、夢工廠等海外主題公園巨頭看準中國主題公園市場的廣闊空間,加速布局。外資進入,一方面提高了國內遊客對主題公園的消費熱情以及對門票價格的接受上限;另一方面,對國內主題公園運營商帶來了挑戰,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3.2.3主題公園規模擴張,核心IP打造力度加大,輕資產輸出或成主流

國內主題公園的當前擴張模式為重資產擴張和輕資產輸出並重。重資產模式前期資金、技術投入大,門檻高,運營模式不易被效仿,易形成行業寡頭壟斷,產生規模效應。但會形成大量固定成本,資產折舊率和攤銷費用高。輕資產模式擴張速度快,資金投入小,成本低,利潤回報較高。但一旦產生利潤的主要無形資產要素被顛覆,則非常容易被替代;服務質量缺乏有效控制,弱化企業服務水平。

輕資產模式適合主題公園以強大的品牌獲取利潤,適度輕資產擴張有益於主題公園品牌價值以更為豐富的途徑變現,將產業鏈和價值鏈迅速做大。在傳統重資產擴張的基礎上,輕資產輸出開始興起,或成將來主要擴張模式。

積極打造特色項目及核心IP、具備差異化運營能力,不被競爭對手複製或模仿;同時擁有一條完整、全面的產業鏈作支撐,樹立起獨特的品牌優勢的主題公園,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因此,在主題公園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特色項目及核心IP的打造、全產業鏈的拓展將變得尤為重要,是主要著力方向。

3.3 人文景區受益周邊休閒遊,未來增長可期

3.3.1 人文景區的休閒遊屬性,發展速度較快

人文景區坐落於城市周邊、交通便利、兼具休閒遊屬性,順應消費升級,發展速度較快。特別是位於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3-5小時交通圈輻射範圍內的人文景區,增長空間較大。

3.3.2烏鎮和古北水鎮運營程度,業績靚麗,其他景區休閒遊運營有待加快

以休閑度假游為主業的人文景區,一般以所營景觀為主體,著力於完善景區內各項軟硬體設施,全力提升服務水平、不斷豐富景區內涵、推出新產品新活動,輔以度假酒店和休閑娛樂等設施,提高遊客停留時間,依靠景區內的二次消費提高客單價。

但目前僅有中青旅的烏鎮和古北水鎮休閑度假游運營較為成熟,三特索道布局珠三角休閑度假區,其他景區休閒遊的營運步伐有待加快。

3.3.3 人文景區休閑度假屬性進一步增強,中高端產品成主流

人文景區一般以歷史遺留建築、古鎮或自然景觀為基礎,以特定目的進行商業化改造,特色鮮明,主題突出。人工改造程度較高、限制少的特點,決定了其轉型速度較快。休閑度假游需求的劇增,人工景區板塊的休閑度假屬性會進一步增強,建造高端、高品質的旅遊度假區將成主流。諸如三特索道的「田園牧歌」和中青旅的古北水鎮均以打造高端、精品休閒遊為目標。

4.投資建議及標的

4.1 自然景區:關注外延擴張,轉型升級休閑度假游,國企改革推進較快的

國企改革激發公司新活力,中長期業績看好。消費升級、休閑度假游需求劇增及全域旅遊的大力推進,對企業的戰略規劃、經營管理、市場運作及營銷推廣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國企改革,提高企業經營管理及市場化水平,加快轉型升級休閑度假,整合區域資源及外延拓展推進全域旅遊,成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重點關注穩步推進國企改革,推出順應休閒遊、全域游趨勢的新戰略、新項目的國企:黃山旅遊、張家界、桂林旅遊、峨眉山、麗江旅遊、雲南旅遊。

自然景區轉型升級休閑度假游,區域資源整合。自然景區以傳統觀光游為主,增長已現疲態,轉型升級休閑度假游成為主要看點。自然景區上市公司擁有核心旅遊資源,業績突出且品牌優勢明顯。在消費升級以及政府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的背景下,進行外延擴張、區域資源整合的預期增強。景區聯動、協同發展、業務轉型升級將帶來新增長點,值得關注。

自然景區主體景區可改造性較弱,通過區域資源整合和外延擴張,來實現由傳統觀光游到休閑度假游的升級是主要途徑。因此,重點關注進行區域資源整合、外延擴張的優質龍頭自然景區。

黃山旅遊(600054.SH):切入開發東黃山,合作開發宏村、太平湖項目,轉型休閑度假。

張家界(000430.SZ):開發大庸古城,切入休閒遊;大股東張經投公司投資了西線茅岩河景區,二股東擁有黃石寨索道、武陵源內其他索道和天梯,區域資源整合加速。

桂林旅遊,整合灕江水系遊船,灕江市內游新航線於2016年10月29日正式啟航,夜遊灕江成為桂林又一精品旅遊線路。「灕江千古情」於2016年12月21日實現項目土地成功摘牌。公司大股東(桂旅發總公司)和陽朔地區旅遊資源豐富,資源整合預期強。

長白山(603099.SH): 以溫泉開發為主題的長白山火山溫泉部落一期已經完成,溫泉酒店於 2016 年 12 月末投入運營。2017 年,公司將全力推進長白山火山溫泉部落二期項目建設,最終將長白山火山溫泉部落打造形成國內頂級的溫泉度假主題公園。形成 「冰雪—溫泉、養生—溫泉、醫療—溫泉、會議—溫泉」為一 體的長白山旅遊特色品牌,促進長白山旅遊由「觀光旅遊型」向「休閑度假型」的轉變。

4.2 人文景區:關注打造高品質休閒遊、周邊游標的

人文景區普遍坐落於城市周邊,持續受益於短途、周邊游。並契合當前休閑度假游發展趨勢,積極布局打造休閑度假村,成為當前看點。致力於打造中高端、高品質休閑旅遊度假區,布局五大城市群(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長江中游)周邊休閒遊的人文景區最值得關注。

中青旅(600138.SH):中青旅的休閒遊經營管理能力、異地複製能力卓越,未來發展十分看好。烏鎮景區輻射長三角,休閑度假游收入超過傳統觀光游,成為景區主要收入來源。古北水鎮休閑度假區落於北京,定位精品休閒遊,自開業以來業績呈爆髮式增長。濮院項目已經開始建設,定位時尚休閑度假,與烏鎮景區互補,景區聯動、協同效應明顯,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三特索道(002159.SZ):雖然業績仍然虧損,但是布局長三角及珠三角休閒遊初見成效,相信業績拐點將近,增長可期。

廣州塔(870972.OC):廣州市的地標性建築,公司在全國擁有較高品牌知名度。公司致力於通過對優質文化旅遊資源的整合,打造都市精品休閒遊景區。隨著公司構建「食、住、行、游、購、娛」完整文化旅遊產業鏈的戰略逐步實施,公司未來經營業績將呈現快速增長。

清園股份(836986.OC):清明上河園在河南乃至全國品牌優勢明顯。四大節會活動(民俗、清明、端午和菊會)和兩大季節性活動(消夏納涼和金秋暢遊)的持續推出,成為廣受遊客喜愛的高品質周邊游景區。

4.3 主題公園:關注強IP、異地複製能力強、全產業鏈拓展的企業

主題公園市場迎來黃金髮展期,龍頭企業的規模擴張成為看點。輕資產輸出興起,重資產擴張與輕資產輸出並重成當前擴張模式。輕資產輸出的擴張速度比較快,資金投入小,成本低,利潤回報較高。輕資產輸出企業值得重點關注。

對標國際主題公園巨頭,成功的主題公園都有自己核心的IP及一條完整、全面的產業鏈做支撐,樹立特有的品牌優勢,差異化競爭,不被競爭對手複製及模仿。外資進入中國主題公園市場,加劇競爭。十分看好有自身特色及IP、具備一定差異化運營能力的國內主題公園及產業鏈上下游的優質公司。

宋城演藝(300144.SZ):代表性IP千古情系列品牌知名度高,三亞、麗江、九寨溝千古情運營成熟,異地複製能力得到市場認可,新項目採用重資產擴張和輕資產輸出並重,既能保持品牌壟斷,又能提高利潤,縮短投資回報期。

華強方特(834793.OC):《熊出沒》IP的維護和持續更新使其熱度不減,文化+科技主題公園以重資產擴張迅速,異地複製能力卓越。輕資產輸出興起,並將成為公司擴張的主要模式,業績釋放加快。「創意、研發、生產、銷售」的全產業鏈布局,保證公司能及時設計適應市場需求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並獲得更強的市場競爭優勢和議價能力。

大連聖亞(600593.SH):圍繞大白鯨IP打造豐富的觀賞和體驗產品,室內兒童主題樂園快速擴張,異地複製項目穩步推進,重資產擴張與輕資產輸出並重。

恐龍園(833745.OC):擁有中國系列恐龍化石最為集中的專題博物館,是國內唯一融合科普與遊樂,以恐龍題材和恐龍文化為主題的公園。恐龍系列IP壟斷性強,成功運行「主題公園+文化創意」雙核模式,擴展遊客結構,化解遊客分流風險。

如需了解報告詳細情況,可聯繫趙巧敏(新三板研究總監,新三板副首席分析師)

微信:charmyzhao

相關報告

1、《新三板旅遊行業2017年中報企業排名TOP10》

2、《廣州塔、避暑山莊、九皇山相繼獲批掛牌,新三板21家著名遊覽景區概覽》

3、《「小蠻腰」廣州塔申請掛牌,目前新三板企業實際控制人為地方國資委達159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