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原料到成品,談談普洱茶的圈子

從原料到成品,談談普洱茶的圈子

到了採摘季,茶商上山收茶,下山做茶。產品加工出來之後,開始宣傳推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從改革開發到現在,茶企多了很多,品牌也多了很多,唯獨做茶的方式從來沒變過。

普洱茶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商品,普洱茶的價值來源於圈子的認可。同樣一個山頭的原料,同樣一個茶廠的工人,不同的包裝賣出來的價格都不一樣。有的甚至能相差數倍,我把這種現象稱作「普洱茶人文價格」。

茶商很在乎自己的圈子,儘管在公開場合中很少有人談論這個問題。大家談論最多的往往是哪個山頭的茶更好,生茶跟熟茶的市場在哪裡,哪款茶值得投資。唯獨人文,大家避而不談。一方面害怕自己的圈子被別人滲透,另一方面害怕圈子與圈子之間交集過多。

普洱茶市場規模非常龐大,但從來沒有說哪個品牌能夠引領市場。比如大益茶有品飲圈投資圈,同樣是大益茶,品飲圈的人與投資圈的人完全不搭。品飲圈討論的是哪一款大益茶轉化的異常出色,口感出眾。投資圈討論的是最近哪款大益茶升的快,彼此生活在兩個世界裡。品飲圈的人通過投資茶來證明自己的選擇,投資圈的人通過品飲的描述來推動一款茶價格的上升或下降。兩個圈子的人都在對方身上找到了價值。這是品牌特色,而非市場特色。

如果說古樹茶是普洱茶高端產品的標誌,但古樹茶品牌之見卻存在嚴重的分歧。這種分歧來自誰家的產品更為出眾,一方面強調產地的正統地位,另一方面證明自己做茶的工藝有別於其他家。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古樹茶市場認知極為混亂,純料拼配之爭,小產區一再縮小,茶客已經被搞蒙圈了。

現在普洱茶市場正處於百家爭鳴的時代,但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茶客的認知也越來越全面,圈子之間的交集也越來越多,當小圈子組成一個大圈子的時候,茶客自然會將產品分為三六九等。

認真做茶的茶企會被認可,靠玩概念靠忽悠的茶企會被淘汰,至於想做一時的生意還是一世的買賣,關鍵看茶商自己的選擇。

作 者丨天火

攝 影丨吉星坦羅

編 輯丨小鯉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空出來的時間,剛好拿來喝茶
喝茶,到底喝的是什麼!對身體有哪些影響!
一日一清茶,醫生遠離我
喝的,不一定是高價茶;聊的,卻一定是實在話
麗華說茶:好茶似人生細品出真味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