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萬元當眾買女孩內衣:不是女生拜金,是測試的人有病!

萬元當眾買女孩內衣:不是女生拜金,是測試的人有病!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測試拜金女的視頻。

視頻中的土豪男子在街邊搭訕了一個年輕的姑娘,問她能不能幫個忙,自己喜歡收集女人的內衣,想要花2000元買她的內衣。

姑娘開始不同意,罵他有病,扭頭要走。

男子緊追不捨,把價格提高到了1萬元,面對這個價格女孩心動了,問他是不是真心想要,說自己當街脫不方便,可以回家後脫了寄給他。

隨後,男子又在公園碰到了一個美女,並且提出了相同的需求。開始女子有些猶豫,後來將價錢加到1萬塊,美女在公園就開始脫,將內衣交到了男子手上。

這類測試,無非是想帶節奏引出類似結論:「這個社會真的還是有很多拜金女啊,似乎在他們身上沒有錢解決不了的事情!」

「拜金」這頂帽子,如今也重重扣在女性頭上。

面對超出價值本身的利益誘惑,很多人都會把持不住,這是人性喜歡逐利的特點,不分男女。無關乎道德,僅僅是自我選擇。

用一筆巨款去測試一個在大街上走路的普通女生,然後斷然說她拜金。就如同魚缸本來好好的,你卻拿把鎚子敲,等魚缸碎了你說,「看,它一點都不結實。」

不是視頻里的女生拜金,而是做這些測試的人有病。

所謂的拜金測試,除了博眼球,傳遞負能量,實在找不出什麼其他價值。

隨意在網上一搜,可以搜出海量「豪車測試拜金女」、「拜金女被整慘」的視頻。

一般的套路都是測試者偽裝成富豪,騙一些女孩兒上鉤,然後通過各種手段讓其出盡洋相。

用豪車騙到美女,然後把蛋糕糊在人臉上,拔腿就跑;

跟美女一起吃飯,等吃完後悄悄溜走,留下女孩子一臉懵逼;

直接約到賓館開房,假裝發生謀殺案,把女生直接嚇哭。

……

其中有一個整蠱視頻,可謂是各種手段的「集大成者」。

測試者開著豪車,搭訕了一個女孩兒,然後把女孩兒帶到賓館。

先是趁女孩兒洗澡的時候,把她的衣服全部藏起來。

又假裝是偷腎的騙子,假裝打電話嚇唬女孩,要挖走她的腎。

然後,等女孩走出來找不到衣服,四個超大功率的擴音喇叭開始喊:「從良吧,從良吧!」

假如視頻是真的,這個為了錢就跟陌生男人開房的女人固然惹爭議,但那些設計出圈套來整蠱別人的男人們,也是純粹消遣女性。

用套路來驗證套路,品行為人也並沒有高到哪裡去。

如果視頻是假的,我們就成了傻呵呵笑的吃瓜群眾,一邊罵著那些演出來的拜金女,一邊為這種惡趣味貢獻著流量,背後的策劃者成了最大贏家。

在微博微信上搜索各類惡搞賬號,會發現粉絲量大的驚人,這背後是一門巨大的流量生意。利用觀眾們獵奇、好色、暴戾、貪嗔痴的本性,拍幾個這樣的視頻,就能賺到別人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工資。

除了拜金女的測試,比較普遍的,還有男人在金錢美色面前會不會出軌的「好男友測試」,在街邊設計好圈套拆散情侶的整蠱測試……

打著「揭露人性,伸張正義」的旗號取樂他人獲得快感,本質上和那些在別人上廁所時,往廁所里扔鞭炮的惡棍沒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視頻測試的真假尚不可知,卻依然吸引眼球?

因為這個社會喜歡痛打拜金女。

如果一個女孩兒,尤其是美女,選擇了有錢人做男朋友,或者流露出對物質的追求,則會被不容分說地貼上拜金標籤,成為眾人口中的「拜金婊」。

似乎只有為愛犧牲不顧一切嫁給一個窮小子,才能滿足很多網民對女神的完美幻想。

BBC曾經有一檔節目,其中有一個片段是測試男人的社會價值對他性魅力的影響。

片段中的男人是一位50多歲的中年大叔,他在洛杉磯街頭,先扮演窮鬼,再扮演富豪,邀請四位單身女子當做評審,按照男性魅力的遞增從0到10來評分。

大叔先是打扮的很邋遢,穿著破舊的衣服,頭髮亂糟糟,開著一輛舊車來到評委們面前。結果四位女士都給了0分、1分這種超低分數,只有一個女孩兒,給出了3分,因為她覺得眼前的這位男士雖然很邋遢,但是笑容很可愛。

然後大叔變裝,手戴名表,從頭到腳換上整潔乾淨的名牌衣物,打扮成「成功人士」,開著豪車再次出現。4位評委根本沒有認出來這是剛剛那個髒兮兮的老頭兒,認為眼前這個人是一個有社會地位,有品味的人,都給出了9分、10分的高分。

實驗結果不言而喻:外在財富力的表現,的確會影響到一個男性的魅力和女性對他的判斷。

如果雄性動物有什麼可炫耀的,就是不時誇耀自己已有的資本。例如在動物王國中,孔雀開屏,就可以得到更多異形的青睞。

男性利用身份象徵,就像公孔雀展示美麗尾巴一樣,財富象徵似乎可以大大提升男性魅力。

正如韓寒在小說《他的國》當中借女主角之口說的:

「我從小就喜歡成功的男人,是已經成功的男人哦,不是覺得自己能成功的男人。我不喜歡他們的錢,他們的錢我可以一分不用,我喜歡他們的強大,喜歡他們的儒雅、風度和有想法。無論他以後發生什麼我都不離不棄,因為他戰勝過這個世界。」

女性偏愛物質條件更好的男性,因為他們往往有更強的能力和資源,聰明的頭腦,睿智的眼光,各方面都表現的更出色。

這些男人的物質財富,往往是極高個人能力帶來的產物。從生物學上講,優勝劣汰的基因規律已經決定了女性選擇的大方向,為了能夠更好養育後代,傳遞更好的基因,女性更可能選擇這些優秀的男人。

不管是男是女,在擇偶時,相比於選擇一個傻瓜,肯定傾向於一個更聰明的伴侶。

這與拜金無關,而是一種出於天性的擇優。

而諷刺女孩拜金的,往往是那些在物質、能力上都偏弱的人。畢竟對於一個男性來說,嘴上海誓山盟的成本,要遠遠低於通過雙手去為你掙得一個豐衣足食的未來。

如果因為對物質有一些追求,就道德審判你,定義你為拜金,這樣的人要趁早遠離。

很多女生,並不是因為沒有錢才會離開男生,兩人往往是敗在思維差異上。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和窮的男生談過戀愛後不想再找這樣的男生,算是物質拜金么?」

提出這一話題的女生,男朋友經濟條件不如她。兩人在一起時候只能吃門口小攤,出門旅遊只能坐硬座,但相互陪伴著,也樂得清貧。可是後來,男孩照顧女孩的方式,就是讓女孩累了就睡在網吧,餓了就吃泡麵,女生受不了這樣的生活,選擇了分手,卻又陷入了自我懷疑中。

而留言的網友中,清一色都認為女孩並不是拜金,導致兩人最終分開的,是對待生活不同的態度。

其實討論這個問題,歸根到底就是在討論:感情中錢到底重不重要?如果認為錢重要,是不是就是拜金呢?

在對這個話題的一系列回答中,@李傲文用以下這張圖闡釋了他的觀點。

圖/微博網友@ 秋葉語錄

如果兩個人自小的生活環境就不同,導致在需求層級上不同,那麼縱然一開始是真愛,在經歷生活的柴米油鹽之後,也很難磨合到一起。

跨過這個檻,就是恩愛夫妻;跨不過去的,只能各走各的路。

物質太過匱乏,不是不能愛,只是會愛的更加辛苦。不能去看天大地大,只能抱在一起相互取暖。

同樣是100元,有的人願意買很多零食,或者去網吧打遊戲,而有的人卻願意買一張展覽會的門票。不能說前者膚淺,也不能說後者矯情,只能說,兩人在花錢的思維上根本就不同。

這種思維差異導致的分開,與拜金沒有半點關係。

作家三毛和他的丈夫荷西曾經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荷西:你是不是一定要嫁個有錢人。

三毛:如果我不愛他,他是百萬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愛他,他是千萬富翁我也嫁。

荷西:……說來說去你還是要嫁有錢人。

三毛:也有例外的時候。

荷西:如果跟我呢?

三毛:那隻要吃得飽就行。

荷西思索了一下:你吃得多嗎?

三毛十分小心地回答:不多,不多,以後還可以少吃點。

三毛能與荷西生活在一起,物質雖然不充裕,但是他倆有相同的精神世界。

物質與精神,總得佔一個。

物質貧窮,還伴隨著精神上的吝嗇,才是最可怕的。

有一位女讀者在槽值後台分享她前男友的故事:

前男友是大學時代的戀人,分手多年後女生已經嫁了人,再也沒有聯繫。

直到有一天,前男友不知從哪裡找到了女生的郵箱,發了一封惡狠狠的郵件。大意是說,自己畢業以後進了一家三甲醫院當實習醫師,痛罵女生當時不應該離開他。

「你狗眼看人低,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

女生震驚且無奈,抬頭看了看一旁微笑著在廚房為她做羹湯的老公,慶幸自己當初離開了前男友。

「我離開他,絕不是因為他沒錢,大學裡大家都是經濟拮据的,我現在的老公也只是工薪族。分手只是受不了他這種吝嗇的性格,這麼多年過去了還要發郵件罵我,這樣的人就算身價十億,和在大學宿舍里吃泡麵也沒什麼區別。」

內心窮,才是真的窮。物質條件可以改變,但一個人的品性很難改變。

認識一個學弟,家庭不是太富足,平時生活很儉省,但是對女朋友極盡疼愛,每次下館子,雖然都是一些路邊的小館子,但也是能力範圍內精挑細選的。平時跟我們在一起,從不會佔便宜。甚至對於他人的禮讓都會覺得不好意思。

在貧窮環境中長大,說不在乎錢是不現實的。但窮從來都不是小氣、虛偽、偽善的理由。虛偽就是虛偽,吝嗇就是吝嗇,把這些歸因為窮,只是在給自己找借口。

離開這樣的男生,並不是因為女生拜金,而是因為看不到希望。

拜金只以人品分,不以性別分。

「這個社會道德敗壞,看那些女的,一個個眼裡都只有錢。」經常可以聽到這樣充滿戾氣的話,以偏概全。

對不起,「拜金」這個鍋,那些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姑娘們不背。

我厭惡寄生蟲般的拜金女,我欣賞努力賺錢的好姑娘。

熱播劇《那年花開月正圓》裡面,女首富周瑩從來不否認自己愛錢,抓住商機就會狠賺一筆。

為了賺錢,毫不猶豫地種植罌粟,後認識到罌粟的害處毅然決然改種棉花。被收購的時候,價格方面,有原則的一分不讓,想掙多少,就沖著多少做買賣,並且說出 「今年的棉花是從今年的地里長出來的,所以必須是今年的價格」的豪放話語。

周瑩對錢的喜愛明目張胆,不藏著掖著,一點也不怕別人說她財迷。但她的銀子都是合理合法掙的,正大光明的愛錢賺錢並不可恥。

記得自己剛工作那會兒,經濟也很拮据,會找各種機會幫別人寫稿子,但寫之前都會問清楚稿費,如果稿費高,似乎也更有幹勁了。

任何人都喜歡物質富足帶來的好處,但只有那些想著依靠他人、不勞而獲來實現財富自由的才是拜金。

很多人卻不假思索地把對物質的追求與拜金混為一談了。

所以,通過一些無厘頭的人性測試就來判斷一個人,被測者拜不拜金未可知,但測試者是真無聊幼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人班 的精彩文章:

全國哪個姓氏最厲害,你一定想不到
為什麼你開始討厭關曉彤?因為嫉妒
中國女人的婚姻悲劇:做了父母就不配做人了
家庭教育最忌諱的一件事,這樣做的父母太失敗
越野車追趕藏羚羊,裝X人渣的低級趣味

TAG:牛人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