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3句話,把疾病都講透了,尤其不要低估最後一條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第一句話:百病皆生於氣
怒則氣上,容易腦溢血,眼睛充血,咽喉上火,口臭,鼻炎中耳炎。
思則氣結,思慮太過,氣機就容易板結,不是長包塊,就是生癌腫,所謂的甲狀腺腫,肝囊腫,腸息肉,子宮肌瘤,脂肪瘤,只不過是氣結在不同臟腑部位的產物而已,名雖不同,氣凝其痰血,使血水結聚不散的本質的相同的。
學中醫是重本質,而不重名相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大家不要被病名嚇到。所以一切包塊結聚,都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思慮過度!
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無私也,無為也,巋然不動,感而遂通。人多思則多病,寡思則寡疾,清心寡欲,即是延年益壽。
恐則氣下,人容易害怕擔憂,不好的事情總會來,這叫怕什麼來什麼。
人一恐懼,腿腳就無力,一牽掛擔憂,心被絆住了,腿都邁不動,所以腰腳以下的疾病,比如尿頻尿急,遺精滑精,抽筋,腿腳酸軟無力,腫痛等,都離不開恐則氣下,因為腎主腰腳,恐傷腎。
第二句話:生病起於過用
現在天底下疾病種類越來越多,病人頭疼,醫生也頭疼。為什麼呢?現代研究認為,我們這時代,絕大部分病,癌症、腫瘤、三高等,大都是生活方式病,是心理思想病。
生活方式太快了,我們看什麼叫疾病?疾者快速也,疾風知勁草,疾病就是病在快字上,快餐文化,快節奏的生活,讓人處於透支狀態,身體過用狀態,身體就出問題了。
所以病人有千百個疑惑問題,老問醫生我該忌什麼,你只要懂得一句話,原則性的一句話,就是:忌過度、過用、過快,那身體就會變得越來越好用!
現代人用心、用眼的頻率程度,是古人的幾十、幾百倍,你想一下,心意識靜不下,身體怎麼會好呢?蘇東坡曾說:安心之外無他方!
第三句話:德全不危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第一篇就把養生最高境界講出來,道德日全,就沒有危險,道德不全,身體四處就容易有危險。人們一直以為道德只是一個人的修養標準,卻不知道也是一個嚴格的健康科學概念。
德者壽,大德者必得其壽,必得其祿,必得其位。
古書上講,亡德而富貴者,謂之不幸。一個人沒有道德,卻空有富貴,這樣墮落起來,就像箭一樣快,還不如清苦生活,少作惡。
所以,我們要懂得建立自己的道德,有好道德不是別人的需要,是我們自身健康的需要。我們大家嚴重低估了道德的價值:德全不危,德危不全!
那些上古之人,能夠活得繪聲繪色,有滋有味,過了百歲,還動作不衰,是什麼原因呢?他們道德淳樸啊!所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他們不懼於物,不為物役,所以形與神俱,所以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孫思邈又叫孫真人,他看到這點後在《千金要方》上感慨地說:「道德不全,縱服玉液金丹,不能長壽。道德日全,不祈壽而壽延,不求福而福至,此養生之大經也。」
所以,養生是養什麼呢?養德也!養的就是這顆清凈心。


※中國古書記載的十大長壽之法
※葯館秘藏,3分鐘速成郎中!
※以中醫為代表的文化將成為世界文明的主題
※這個簡單的方法竟然還可用來治慢性病
TAG:仰望岐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