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午戰爭後李鴻章苦求日本留情 伊藤博文一番話讓他如墜冰窟

甲午戰爭後李鴻章苦求日本留情 伊藤博文一番話讓他如墜冰窟

1895年3月19日,春寒料峭。大清王朝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一行抵達日本馬關,以清廷頭等全權大臣的名義,參加中日和談。

對於時年72歲高齡的李鴻章而言,這註定是一次屈辱之旅。因為此前的1894年,中國與日本進行了一番決戰。史稱「甲午戰爭」。最終,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敗軍之將,能在日本有輕鬆、愉快的旅程?

唯一讓李鴻章稍微心安的是,他這次談判的主要對手、日本內閣首相伊藤博文,是他多年交往的好朋友。如果在談判中伊藤博文能夠手下留情,或許會有一個不壞的結果。

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的相交,還在10年前就開始了。

1885年2月,日本政府派伊藤博文出使中國。李鴻章在天津與這位年輕的日本政治家見了一次面。會談中,伊藤博文勸告李鴻章改革內政。這正好說中了李鴻章的心事,他不由對伊藤博文另眼相看。

當時李鴻章已62歲,而伊藤博文才44歲。兩人雖然有18歲的年齡差距,卻在很多話題上有共同的見解,頓生惺惺相惜之感。從此,這兩名中日政治家,成為了忘年交。他們長期保持書信來往,10年間,他們先後至少有21次書信聯繫。在書信中,伊藤博文總是親熱地在信末署名是「你的好朋友伊藤」。這使得長期領受西方列強外交官傲慢無禮態度的李鴻章,對伊藤博文產生了一種是「可以依賴的朋友」的錯覺。

李鴻章抵達日本馬關的第二天,即3月20日,中日和談就在以烹調河豚聞名的日本料理旅館春帆樓正式舉行。

中國方面的談判代表,以頭等全權大臣李鴻章為首;日本方面的談判代表,以全權辦理大臣伊藤博文為首。

談判開始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伊藤博文毫無好友相見的歡愉之情,一見面就冷冰冰地嘲笑了李鴻章一頓:「想當年中堂大人何等威風,談不成就要打,如今真的打了,結果怎樣呢?」

這話是有典故的。當年,伊藤博文來中國就「甲申政變」與李鴻章談判,被李鴻章斷然拒絕。多年以後,伊藤博文還對清朝外交官伍廷芳言及:「前在天津見李中堂之尊嚴,至今思之猶悸。」

在隨後一個多月里,李鴻章和伊藤博文進行了5輪正式會談。在第三次談完後,李鴻章回住所途中突然遭日本人小山豐太郎槍擊,造成李鴻章左眼下受傷。等傷勢恢復後,雙方繼續展開會談。

在第四輪會談中,日本拋出了他們的議和條款。

議和條款主要包括:一、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二、中國將盛京省南部地方、台灣全島及澎湖列島永遠讓與日本國;三、中國賠償日本軍費庫平銀三萬萬兩;四、中國再開順天府、沙市、湘潭、重慶、梧州、蘇州、杭州七處為通商口岸,日本國臣民在各口岸可以自由通商設廠。

伊藤博文明確告訴李鴻章,這是「和約底稿,限三日內答覆」。面對日本人的獅子大開口,李鴻章一面向清廷彙報;一面與伊藤博文展開斡旋。日本在西方列強的壓力下,將賠款減為2億兩,通商口岸減為4處,對遼東半島的割讓範圍適當收縮。

然而,這仍遠遠超出李鴻章的預期。他苦求伊藤博文手下留情,說:「請允許敝人略述己見。首先,賠款二萬萬兩,數額過巨,實非今日我國所能承擔。能否再減輕?」

伊藤博文怎麼回答呢?他冷冷地說:「如既已言明,本備忘錄是在盡量予以減輕而後所擬定,實無再減之餘地,尚乞諒解。今後如戰爭繼續,賠款數額將不止於此。」

李鴻章苦口婆心地說:「果然照此數目寫明約內,外國必知我國將借洋債,勢必以重息相要挾。債不能借,款不能還,失信貴國,到頭來又要開戰,何苦相逼太甚?」

伊藤博文乾淨利落地說:「借債還款,此乃中國之責。」

李鴻章試探伊藤博文的底線:「不能還則怎麼辦?賠款還請再減5000萬,台灣不能相讓。」

伊藤博文毫不客氣地回答:「如果這樣,即當遣兵至台灣。」

到這裡,李鴻章的心情應該是如墜冰窟。10年的忘年之交,在涉及國家利益的外交談判中,實際上是不值一毛。多年以後,外交家蔣廷黻說:「國際的關係,不比私人間的關係,是不講理,不論情的。」可惜,李鴻章直到《馬關條約》談判中,才隱約意識到這一點。

農民耕田時挖出一個陶罐 不料是珍貴國寶 國家禁止出國展覽

清朝官員在跪拜皇帝前 為何要先「啪啪」甩兩下袖子

日本與越南電視劇里的清朝軍隊 一個寫實一個被黑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浩浩蕩蕩的鄭和下西洋為何沒把中國變成日不落帝國
民國時期的農民起義 區區2萬人打得袁世凱寢食不安
周邊都是強敵 這個彈丸之國憑什麼苟延殘喘900年之久
農民耕田時挖出一個陶罐 不料是珍貴國寶 國家禁止出國展覽
晚清中國為何沒被西方列強徹底瓜分 得益美國一項政策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