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巍聊地理:世界的海陸變遷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變的嗎?我國科學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考察時,發現岩石中含有魚、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在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人們發現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迹。這一切都在說明海陸在變遷。海陸變遷是由地殼運動和海平面升降引起的。填海造陸等人類活動也是原因之一。
大陸漂移學說認為:在兩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連在一塊大陸,它的周圍是一片汪洋。後來大陸才分裂成幾塊大陸,緩慢地漂移分離,逐漸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狀況。
20世紀60年代,在大陸漂移說的基礎上,科學家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板塊構造學說認為,由岩石組成的地球表層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和若干小版塊,板塊在不斷地運動著。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的地帶。在板塊交界處,兩個板塊發生張列,形成裂谷和海洋;兩個板塊發生碰撞,在陸地常常形成山脈。
在板塊交界處,兩個板塊發生張列,形成裂谷和海洋;兩個板塊發生碰撞,在陸地常常形成山脈。
地震使橋樑斷裂
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地震使馬路裂開
看視頻思考問題:


※小巍聊地理:太陽直射點移動規律和晝夜長短的變化
※板塊運動及其產生的現象
TAG:小巍聊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