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等《白夜追兇》大結局的你,先看這片過過癮

等《白夜追兇》大結局的你,先看這片過過癮

這段時間熱播的《無證之罪》和《白夜追兇》,讓喜愛犯罪懸疑的劇迷們過足了癮。

其中,《白夜追兇》中一人分飾兩角、演技炸裂的潘粵明,更是讓該劇的評分一下子飆到9.1分。

對於國產懸疑劇來說,可謂是非常亮眼的成績了。

不過在這常規的查找真兇的劇情之外,有這麼一部犯罪懸疑電影,讓小萬看的是瞠目結舌。

在等待《白夜追兇》大結局的今天,可以先看看這部《我是殺人犯》過過癮。

因為它沒有神探人設、沒有勢如破竹節節靠近的偵查過程。

重點講述的是警察如何在利益、良知與真相的泥沼之中,把連環殺人案所指向的嫌疑人,一步步推向死亡。

該片憑藉演員精湛演技、剋制留白的畫面表現方式,以及導演獨到的影片思想表現力,一舉將第二十屆上海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導演獎收入囊中。

導演馬切伊·佩普日察

豆瓣上評分的朋友們雖然不算多,但7.4的分數也已然證明了這部尚處於「冷門」階段影片,所隱藏的巨大的潛力。

首先,它塑造的氛圍足夠真實。

影片開頭的畫外音是1977年波蘭時政新聞播報。

隨後一句「靈感來源於真實事件」的畫面說明,將我們的視線拉回5年前,那個連環殺人案的現場。

1970年代的波蘭初期,波蘭卡托維茲市的多名女性連環被殺,荒郊野外、頭部重擊,被扒到赤身裸體。

第九名被害者被發現後,警方再也不能坐以待斃了。

因為這名受害者的身份,工黨第一書記的侄女。

迫於政府及輿論壓力,領導抽調了年輕努力,但經驗不足的中尉——

雅努什·亞辛斯基接手此項連環案的調查。

剛剛上任的雅努什熬夜鑽研國內外案例、用計算機分析罪犯特徵、提出百萬懸賞金,甚至讓手下假扮女性引誘其現身。

可繼續成功作案的兇手(被人們稱為「吸血鬼」)十分猖狂。

不時地寫信告知警察自己接下來的計劃,以及殺人的目的。

罪犯聲稱,要在波蘭共和國成立30周年之際殺夠30名女性。

如此畸形又變態的殺人過程讓雅努什的破案之路備受煎熬。

深夜醉酒的雅努什把自己一個人關在警局的辦公室,終於在兩份嫌疑人名單中發現了重疊的一個名字——沃爾克·卡拉斯基。

被老婆背叛、深愛著自己孩子們的沃爾克就這麼被推到了槍口上。

然而兇手真的是他嗎?

這個問題也是電影想表達的,最重要的一點:利益和真相,到底哪個更重要。

關於這一點,第一書記早已提及:

真兇到底是誰並不重要,一切以保證安全為首。

這也為後面雅努什陷入巨大的謊言而不能自拔的情節,做下了鋪墊。

男主:自己挖的坑,挖錯了也要填完

朋友們肯定說,這不跟《殺人回憶》差不多嘛,都是抓錯又推翻的劇情了。

但,不止於此。

與展現偵查追兇過程的《殺人回憶》相比,《我是殺人犯》更希望表現的是主角雅努什,與命案捆綁在一起的利益糾纏、內心掙扎和命運轉變過程。

他最開始也希望找出真兇,做了各種可能的努力。

抓住「吸血鬼」之後,向上級自報功勞,便成為全國人民眼中的「英雄」。

隨之而來的是什麼呢?是更大的房子,還有年輕的情人。

然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誘騙被冤枉的、毫無指向證據的沃爾克,簽下承認罪行的聲明書,嘴角露出大功告成的微笑。

當發現另一個精神病人更有可能是兇手時,也曾嘗試推翻重來,還沃爾克一個清白。

但面對第一書記提供的「彩色電視機」誘惑時,他還是猶豫著選擇了電視機。

而不是說出這一切錯局的「真相」。

雅努什的內心進行了一場又一場的拉鋸戰。

正義和良知告訴他自己錯了,但政治、領導、還有榮耀又誘惑著他繼續偽造證據——

直到這一系列兇殺案畫上句號。

最終始終不肯認罪的「兇手」沃爾克,在自己最愛的小女兒出庭指認自己後,徹底絕望了:

「我真的殺了那些婦女嗎?我也不清楚了。」

GIF/1K

多年之後,雅努什晉陞為了功勛少校。

一切秘密都被掩埋在那個謀殺案展示廳中。

模型中的沃爾克眉頭緊皺,眼神中滿是冤情

說到底,雅努什也只是巨大利益鏈條上的一顆棋子。

警察和政府需要一個兇手,哪怕他是個沒有殺過人的替罪羊。

至於真正的兇手,沒有兇殺案發生的話,又有誰會在乎呢?

這樣深切且細膩的思考,斬獲上影節最佳導演獎時,評委會曾評價道:

「導演巧妙地引導了故事、表演以及電影的方方面面:攝影、設計及剪輯,把我們帶入一個在黑暗和人類戲劇中,既顯而易見又充滿吸引力的世界。」

GIF/2K

雅努什暗示沃爾克老婆帶著孩子們作偽證,小萬覺得這個表情和語氣簡直是「壞透了」

身兼編劇、導演兩職的馬切伊·佩普日察。

他用其嫻熟的聲畫配合技巧細緻塑造了雅努什的性格轉變,以及藏之於背後的政治及社會諷刺,整部作品的表現力也就不言而喻。

GIF/1K

在面對絕望的老實人沃爾克,與處於半黑暗中的臉龐一樣,雅努什也迷茫和恍惚了

在這110分鐘的片長里,導演不徐不疾,適當留白。

讓雅努什完成了從救人到殺人、從經驗不足到功勛卓越、從家庭美滿到妻離子散的掙扎與放棄,直至最後歸於沉寂。

片中大量出現的雅努什獨處場景,也將觀眾帶入了思索與糾結中

影片中更隱含著巨大的嘲諷,殺人的原因是因為兇手要以鮮血展現自己對國家的忠誠。

查案的起因是因為受害者是第一書記的侄女,結案的目的是為了「安撫人心」。

哪怕,這是個彼此心知肚明的巨大謊言。

對於體制和社會的諷刺隨處可見,但卻從未明說。

看來導演想展示的思想深度,可能需要我們再多多揣摩了。

再多想一步,冤假錯案我們在新聞上看過無數次,什麼時候才能拍成電影?

註:本文圖片來源於豆瓣或網路,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達電影生活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大爛片,它的粉絲卻還不少
全球5大特工組織,一個比一個神秘
「禁書」翻拍的女版《熱血高校》,夠野
這一次,成龍弄丟了自己的風格
打賭,這樣的成龍你從沒見過

TAG:萬達電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