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精神衛生日:我國精神障礙終身患病率達17.5% 別不把精神病當「病」

世界精神衛生日:我國精神障礙終身患病率達17.5% 別不把精神病當「病」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精神衛生是指一種健康狀態,在這種狀態中,每個人都能夠認識到自身潛力,能夠適應正常的生活壓力,能夠有成效地工作,並能夠為其居住的社區做出貢獻,調查顯示我國各種精神障礙的終身患病率是17.5%。

今天(10月10日)是第27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

精神疾病有哪些發病原因?

1、性格因素

在同樣的環境中,承受同樣的精神刺激,那些心理素質差對精神刺激耐受力低的人易發病。專家提醒,通常情況下,性格內向、心胸狹窄、過分自尊、不與人交往、孤僻懶散的人受挫折後容易出現精神異常。

2、遺傳因素

精神病中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礙,家族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明顯高於一般普通人群,而且血緣關係愈近,發病機會愈高。此外,精神發育遲滯癲癇性精神障礙的遺傳性在發病的因素中也占相當高的比重。

3、精神刺激

人的心理與社會因素密切相關,個人與社會環境不相適應,就產生了精神刺激,精神刺激導致大腦功能紊亂,出現精神障礙。不管是令人愉快的良性刺激,還是使人痛苦的惡性刺激,超過一定的限度都會對人的心理造成影響。但一般認為,引起人們的損失感、威脅感和不安全感的非良性刺激,容易致病。

4、軀體因素

感染中毒顱腦外傷腫瘤內分泌代謝及營養障礙等均可導致精神障礙,但這類疾病隨著軀體疾病的好轉而緩解。腦萎縮屬於不可逆性疾病,由此引起的精神障礙也不易緩解。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診斷分類,精神疾病約有400種之多,常見精神障礙即人們通常所說的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以及酒精和藥物依賴等。

1、抑鬱症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因抑鬱症自殺死亡的人數高達100萬人,抑鬱症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四大疾病,並且患病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預計到2020年抑鬱症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

據之前《柳葉刀》雜誌曝的中國最「難纏」疾病排行榜,抑鬱症等疾病位列前三。25%輕度抑鬱症患者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而重度抑鬱症患者有過自殺念頭的比例高達75%。

還有這樣一部分抑鬱症患者,白天大多數時間都面帶微笑,讓人很難察覺他們內心的抑鬱。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醫師過斌說,這些「微笑抑鬱症」患者,由於工作的需要,或礙於面子、禮節,大多數時間都面帶微笑,掩蓋了內心的低落情緒。

據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向小軍副教授介紹,「微笑型抑鬱」多發生在白領階層,他們大多是企業管理層、技術人員,或是機關工作人員。生活中,很多白領都有失眠的毛病,大部分人認為這是飲食不規律、勞累所致,不會將其與抑鬱聯繫起來。有統計顯示,77.24%的抑鬱症患者伴有失眠,但很多人卻被診斷為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植物神經紊亂等疾病。

2、焦慮症

焦慮症即通常所稱的焦慮狀態,全稱為焦慮性神經症。它是一種具有持久性焦慮、恐懼、緊張情緒和植物神經活動障礙的腦機能失調,常伴有運動性不安和軀體不適感。

焦慮症患者常常無緣無故,沒有明確對象和內容的焦急、緊張和恐懼,似乎某些威脅即將來臨,但病人自己說不出究竟存在何種威脅或危險,它持續時間很長。焦慮症會給身心健康帶來危害,比如不能集中精力工作、坐立不安、失眠多夢等。

焦慮症在旁人看來常常無法理解,大多數人認為心理疾病無非是因為心理不夠堅強,可焦慮症不僅僅是某一天心情不好,也不會因為睡了一覺就簡單地過去,需要大家正確認識焦慮症,及時去醫院接受專業治療。

3、強迫症

強迫症(OCD)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與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身意願的想法或衝動會反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中。

目前,強迫症在世界範圍內的終身患病率為0.8%~3.0%,與其他嚴重致殘性精神疾病性障礙(約1%)近似。國內報道的強迫症患病率總體上低於多數西方國家,並且女性高於男性,平均發病年齡在19~35歲之間,56%~83%的強迫症患者至少共患1種其他精神障礙。

強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遷延等特點,常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造成極大影響,很多患者常出於種種考慮未在起病之初及時就醫,一些怕臟、反覆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癥狀嚴重到無法正常生活後才來去醫院就診,起病與初次就診間有的會相隔十年之久,無形中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因此大家應當提高對強迫症的重視,早發現早治療。

4、酒精依賴

酒精依賴又稱酒精成癮,是指人對酒精的渴望不能控制,酒量越喝越大,通常可持續終身,一旦停止飲酒,患者會不舒服,會出現以手抖為典型表現的戒斷癥狀。

喜歡喝酒與酒精成癮是不同的,喜歡喝酒的人有自控的能力,但酒精成癮是指人在非常厭惡酒、不想喝的情況下,還是一杯接一杯的喝,停不下來。

在中國,每年有數十餘萬人因酒精依賴症而死於酒精中毒,佔總死亡率的1.3%;致殘二百餘萬人,佔總致殘率的3.0%。

國內外研究發現,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等嚴重精神障礙患病率相對穩定,與地域、種族、經濟發展水平等關係不大。絕大多數精神疾病都不會導致患者做出危及他人安全的過激行為,大多數精神疾病患者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種歇斯底里、危險恐怖的樣子,現實中他們反而是被忽視的弱勢群體,由於害怕被歧視而小心翼翼地生活,更需要人們的關懷和幫助。

而最近,關於精神疾病有兩個非常明顯的變化,一是重性精神病人的比例在逐年下降,焦慮、抑鬱等普通心理疾病的患者在不斷增加。二是在那些患普通精神疾病的人中,各個年齡段的學生和剛進入社會工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精神疾病要如何防治?

1、家庭對患者的治療、康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屬需要了解疾病知識,支持患者治療,幫助選擇正確的治療途徑。首先病人及家屬要了解一些精神衛生知識和概念,提高自我防禦能力。

2、正確對待自己的疾病和處理好周圍的人際關係,更好地適應社會、家庭生活和工作。

3、患者會面臨心理和社會問題,是疾病表現的一部分,也是病後的心理應激反應,通常要進行心理社會的干預;樹立信心,消除思想顧慮和自卑心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增強適應及自我調節能力。

4、嚴格按時按量遵醫囑服藥,不要認為病情輕了,好了,就擅自減、停服藥,要始終與醫生保持聯繫,由醫生根據病情指導調整和減停服藥。

5、適當體育鍛煉及文娛活動,儘可能多幹些力所能及的勞動。杜絕飲酒、控制吸煙、注意休息、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態平衡。凡事往好的一邊想,順其自然。不要過於情緒化,保持平和的心態最生要。必要時可找專家進行心理的輔導。

6、許多病人秋冬或開春季節病情易反覆,這與氣候變化,病人一時不能適應有關。因此,當季節轉換時,及時增添衣物,平時加強體質鍛煉,亦可防止或減少發病。

7、減少誘發因素。家屬及周圍人應該認識到患者精神狀態的薄弱性,要幫助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幫助患者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避免言語刺激或者其他行為刺激。

8、堅持定期門診複查。堅持定期門診複查可以讓醫生及時了解到病情的發展變化,從而及時調整藥量,有利於疾病的早日康復。

本文編自網路,不代表三甲醫院網觀點,其中若有文字或圖片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三甲醫院網刪除。

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健康科普,歡迎關注「就醫搜」微信公號。

如果您希望了解最新行業資訊,歡迎關注「天天醫訊」微信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甲搜 的精彩文章:

中日醫院院長王辰:呼吸病是四大慢病之一 推廣肺功能檢查實現呼吸病早診早治
騰訊公益「小朋友的畫廊」刷屏 那99%不會畫畫的自閉症兒童呢?
《自然》:人類「用眼觀察」能力可遺傳 自閉症患者該功能受損
韓國幼兒吃漢堡致腎衰竭 10歲以下兒童謹防「漢堡病」
美反醫療詐騙:412名醫務人員遭起訴 涉案金額高達13億美元

TAG:三甲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