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11種紫砂裝飾,你知道幾種

11種紫砂裝飾,你知道幾種

紫砂壺裝飾藝術的魅力與效果,是勝過所有陶瓷門類的,其表現手法、工藝取材都很寬泛,多種工藝手法的運用,糅合多種文化,是一門大宗工藝。

絞泥

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色的紫砂泥,通過揉和或分層按壓絞和在一起形成的圖案。

使泥料表面形成木理紋、花石紋、水波紋、蝴蝶紋、流雲紋等多種自然紋理,其效果五彩繽紛、肌理豐富,質感強力,意境濃郁。

印版

先在木板、石板、鋼板或聚酯板等模板上刻好設計的圖案,用泥片壓上模板,再將壓印好的紋樣泥片貼粘到坯體成型。

描金

又稱「鎏金」,用金粉調成糊狀,根據設計圖案在燒成品上描繪,再經過600至800℃低溫烘烤。

髹漆彩繪

主要是在素胎紫砂器上髹以黑漆、朱漆等,然後再加以彩繪,經百年光陰依舊金碧輝煌。

雕漆

雕漆,又叫剔紅,在紫砂壺表面髹數十道大漆,再用刻刀在漆層上剔刻出精美的花紋圖案。主要作為宮廷用品,極為珍貴,民間很少見。

彩釉

彩釉裝飾始於清代康熙年間,在燒過的紫砂壺上用釉彩繪圖或滿壺掛釉,再經800—850℃第二次燒成。有五彩、琺琅彩、粉彩、藍白彩、點彩、爐鈞釉等。

泥繪

用紫砂泥料打成漿糊狀,在坯體上堆繪成畫,以線條的粗細與長短,面積的大小與厚薄來展現畫面事物的虛實與遠近,如同薄意浮雕,有鮮明的層次感。

鑲嵌

借鑒銅器中的"金銀錯"工藝,先在紫砂坯上圖形凹槽,燒成後嵌入各種材料,再銼平磨光,使紫砂器上展現出鑲嵌形成的精美紋樣.

多用玉、金銀、瑪瑙、象牙、珊瑚、紅木等名貴天然材質,展現華貴精緻,富麗堂皇的效果。

鑲嵌泥

在紫砂坯體稍干後,刻出設計圖案,再嵌入對比鮮明的其他色泥料,使壺燒成後外觀色彩亮麗,斑斕奪目。

包金、銀

將金、銀加工成薄片,一般包裹在壺嘴、鈕、把、蓋以及口沿處,既可保護包裹部位的碰擦損傷,又增加藝術觀賞的效果。

貼塑

用紫砂坯體本色或異色的泥料,捏塑好所需的形體,然後粘貼在主體坯件上,再用工具按鏤、雕、琢、勾、壓等技法完成需要的效果。貼塑給人的視覺立體感非常強烈。

紫砂壺的裝飾集捏塑、鏤雕、泥繪、貼花、印紋、鑲嵌、描金、釉彩、包金銀、膠泥、陶刻等工藝於一體,使紫砂器物更加精美鮮活、靈動生韻,凸顯其附加值,更是藝術的升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宜興紫砂 的精彩文章:

紫砂透氣性與哪些工序有關?
宜興紫砂壺茶具十大益處
喝完茶的紫砂壺該如何護理?
紫砂壺電腦刻字和手工刻字,你看得出嗎?
紫砂的心事,愛壺的你懂嗎?

TAG:宜興紫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