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源起於秦朝的官制,被歷朝歷代所效仿

源起於秦朝的官制,被歷朝歷代所效仿

秦始皇建立的這套中央集權的政權機構,以後一直被歷代王朝所仿效。其中漢代的「三公九卿」,就是照搬秦制。 秦的中央最高統治者是皇帝,皇帝之下,最重要的官職是「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稱「三公」。

【丞相】:戰國時秦國原有相、相國,統一全國後,稱為丞相,李斯是第一位丞相,百官之首。

【御史大夫】:秦國原有御史,後置御史大夫「以貳於相」。御史大夫掌監察,其位略次於丞相。

【太尉】:原稱尉、國尉,統一全國後稱太尉,「金印紫綬」掌武事,「主五兵」乃武官之長。

在「三公」之下,有所謂「九卿」,而實際人數並不止九個,大多為秦原有,少數一部分是統一後新設的:

【奉常】:掌宗廟禮儀,有丞。

【主爵中尉】:掌列侯。【中尉】:負責京師保衛,有兩丞。

【郎中令】:負責皇帝的保衛和傳達,下屬有大夫、郎中、謁者。

【衛尉】:掌皇宮的警衛部隊,有丞。

【太僕】:掌皇室東馬。

【少府】:負責供應皇室用之山海池澤之稅。

【廷尉】:掌刑罰,全國最高司法官,有正、左、右監。

【典客】:主管秦王朝統治下的少數民族。

【治粟內史】:掌谷貨,有兩丞。

【宗正】:掌宗室親屬事務,有兩丞。

秦始皇統治時期,中央集權的特點是軍政大權獨攬於皇帝手中。為使大權不致旁落,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政、軍和監察大權,互不統屬。

但統兵之權卻屬於太尉,而且御史大夫也有權複查大臣的上奏。太尉雖名為最高軍事長官,但只有帶兵權,而無調兵權。由於三公互不統屬,所以最終決斷只歸皇帝一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朝 的精彩文章:

你對伴侶的態度,可以看到你們的結局
秦朝最後的大將,他讓各國聞名喪膽,唯一對手是項羽,下場凄慘!
反腐倡廉:歷朝歷代為了肅清吏治也是花樣百出、費盡心機了!
秦朝最能忍的硬漢:為報仇不惜成為太監 僅用一刀滅亡一國

TAG:秦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