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號六不總理的軍閥,向日本借款五億,卻只還二千萬
中華民國是歷史上四大分裂時期之一,其他有春秋戰國時期、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在物慾橫流、無官不貪的民國時期,此人卻是官場異類,被稱為「六不總理」,他就是北洋三傑之一的段祺瑞。
段祺瑞號稱北洋之虎,字芝泉,中華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皖系軍閥首領。曾四任總理,四任陸軍總長,一任參謀總長,一任國家元首,被人稱為「六不總理」即為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是當時少有的廉潔官員,歷史上有「三造共和」之功。
段祺瑞雖然是軍閥,但人格形象頗佳,由於篤信佛教,平日多半吃齋,為人嚴肅刻板,不苟言笑,生活樸素,清廉如水,無積蓄、無房產。段祺瑞有許多故事流傳民間,最有趣的莫過於借了日本人的錢,耍橫不還。
一戰之後,美國和日本成為暴發戶,金融實力明顯提高,但是由於生產過剩,日本國內出現通貨膨脹現象,這就是日本向中國大量借款的主要背景。日本以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名義,秘密或半公開前後8次借給段祺瑞政府款項,總額度1.45億日元,被稱西原借款。
日本的西原借款有兩重目的:一是在中國的經濟影響力超過歐洲各國,二是改善當時中日之間劍拔弩張的關係。借款合約上許多都沒有備註具體的還款標準,所以西原借款上的政治目的強於經濟目的。除這筆貸款外,段祺瑞還向日本另外貸款了數億,總額度約為五億日元,曾有一天貸款3筆,每筆都達到兩千萬日元,可見西原對段祺瑞的重視程度。
但是段祺瑞自從借款計劃開始,就沒打算向日本還款。段祺瑞跟身邊人說的是:咱們對日本,也就是利用一時。這些借款,誰打算還他呀?到時候,一瞪眼完了。因為借款有可以利用的漏洞,條件很低,以電線、森林等有名無實的東西作為抵押品,等於是空頭支票。
這筆五億債務,段祺瑞只還了一筆二千萬的借款。當然,段祺瑞這件賴賬之事,被後來日本拿來說中國不守信用的借口,然後出兵入侵中國。
我是趣味的歷史,如果喜歡我的內容,請關注我。


※和珅上吊自殺前,含淚寫下一道咒語,百年後靈驗
※作案百起的採花大盜,十年來從未失手,卻因一個男人被抓
※歷史三位師徒牛人,突然下落不明,迄今依舊無解
※康熙在孔子墓前一動不動,大臣略施小計,康熙立即跪拜
※孝庄愛誰多一些?皇太極或多爾袞,遺言中可以得到答案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