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禪七日記,準備中攝心聞法入堂修行時的規矩三

禪七日記,準備中攝心聞法入堂修行時的規矩三

接上期(10月8日)

要提醒大家:在禪堂之外的任何地點,做任何動作,還是應該把心念安住於禪修的所緣。此中,禮儀不是目的,規矩不是重點,但是一個用心於平穩專註的禪修者,在恰如其分的舉止行儀中,一切都能自在安祥,符合儀節。

而或許同學會有疑問:一定要遵守漢傳寺院用餐的禮儀嗎?當然不必!禪修所證得的緣起空慧,超越種族與時空,也和任何文化系統中的規矩禮儀無關;但這並不表示就能沒有規矩,漠視禮節。須知,各地的佛教皆有儀節,也都蘊涵地域文化的色彩。修行是破我執,不是廢規矩,變成一個粗魯無文的野人,當然漢傳佛教化區的佛弟子更不用妄自菲薄,覺得外來佛教或南傳佛教是原始佛教,所以它們的規矩形式比較好。其實身為漢地佛子,傳承漢傳佛教的禮儀,是很適當的,這也是佛陀教示方便精神的活用。

每日受持八關齋戒;每天第二支香後,在家學員要受持八關齋戒。佛法的定慧二學,奠基於清凈的戒德,紀律與道德是修道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輔助。就廣義的戒律而言,禪修期間大家過著早起早眠,守口攝念,聞法增慧,專意禪思的生活,本身就體現了都攝六根,自凈其意的屍羅精神,而加受清淨不放逸的齋戒凈行,更有從外在儀式以強化內心的功能。而若論具體的戒律規範,則出家同學自有具足戒與沙彌戒等戒法需要持守,在家同學,我們每日早晨會傳授八關齋戒,其具體的戒相是:不殺生,不與取,不淫行、不虛誑語、不飲諸酒,不坐卧高廣富麗床座,不塗飾裝嚴具,不歌舞觀聽,不非時食等八戒,此中更有長養出世善根,順向解脫功德的寓意。八關齋戒的戒體是一日一夜,所以我們每日以十分鐘的時間,在三寶前攝心求受。

坐禪與經行,止靜與開靜;坐禪乃端身正坐以修禪觀。修行不必然要以坐姿來進行,如天台智者大師就整理有常坐、常行、半坐半行、非坐非行等四種三昧。而本次禪修,八支香的禪修時間,皆以坐姿來修行。主要是以坐姿攝心較為穩定,這也是佛教最通行與主要的修行姿式。禪,禪那,梵語為 dhyana,本指禪定。於此禪坐的禪取其廣義,指包涵定慧二學的止觀修行。

經行,梵語 cavkramana,意指在一定的場所中往複迴旋之行走。通常在食後、疲倦時,或坐禪昏沉瞌睡時,即起而經行,是一種調劑身心的方法,類如安詳地散步。經中說時常經行能得五種利益,即:(一)能堪遠行,(二)能靜思惟,(三)少病,(四)消食,(五)於定中得以久住。故在禪修期間的每支坐香中間,安排有經行的時間,用來緩合同學因不慣久坐所引起的疼痛或疲倦。

止靜指大眾齊集禪堂,靜寂攝意,專心禪修的時段;相對的,開靜指坐香與坐香之間,允許散動出入,鬆緩身心的稍息與經行時間。每支坐香的時間一到,請務必準時入禪堂,不要遲到或早退;並在三聲止靜木魚訊號響後,停止一切移動與聲響。開靜時間雖到,能夠繼續用功的同學可以連香,不要覺得在禪堂多待一會兒是吃虧,好像會被人佔了便宜似的。而需要變換姿式或經行的同學,不要干擾其他同學,應靜靜地離開禪堂。我常碰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開靜的磬聲一響,大部份的人就反射動作似的,開始搓手搓腳,摩面揪耳起來。

這些動作,對於舒緩久坐不動的身體是有幫助的,我們也曾經教同學按摩與轉動身體九個重點關節的動作,如果是在家中,或只有自己一個人,那當然沒有關係,但是在上百人共修的禪堂,許多人此起彼落的按摩身體、搓手搓腳,聲音是很大的,也會干擾到連香禪修的同學;所以請大家在不打擾繼續用功同學的地方,才去做鬆緩身體的動作。總之,禪堂是大眾修道的場所,請大家務必保持禪堂的寧靜。

明天繼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修禪凈密 的精彩文章:

禪七日記,準備中攝心聞法入堂二
禪七日記,準備中攝心聞法一
因果不虛,定業是否能轉?
眼見佛性的含義,討論
《圓覺經》普覺菩薩,欲求圓覺應除四種病相

TAG:實修禪凈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