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孫儷三部大女主戲風評一部比一部低,編劇得背一半的鍋

孫儷三部大女主戲風評一部比一部低,編劇得背一半的鍋

最近《那年花開月正圓》已經大結局,雖然收視成績不俗,但是評價卻顯然不如孫儷的前兩部大女主戲《甄嬛傳》和《羋月傳》,特別是在吳聘下線之後,劇情的bug便就止不住了。

若真的要排名的話,《甄嬛傳》是遙遙領先的,後二者被《甄嬛傳》甩出了幾條街,《羋月傳》也只是稍稍領先《那年花開月正圓》一點而已。

其實若要真正展開來對比的話,這三部戲孫儷的演技都沒問題,服化道、導演、配角選角這些都沒有問題,後兩者最大的輸點就在於編劇。

《甄嬛傳》編劇主要是原著流瀲紫,原著作者的參與就極大程度上把控住了劇情主要方向,只需要將原著的架空歷史給按在清朝歷史中,大體框架不改就足夠出彩。流瀲紫在之前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家,但是一部《甄嬛傳》能將之捧紅,本身就說明了小說質量過硬,再加上王小平的強大編劇能力,整個電視劇《甄嬛傳》驚為天人,既有原著精髓,又有編劇加工,想不出彩都難。

《羋月傳》則與《甄嬛傳》完全相反,小說當時是驚為天人,改編成電視劇之後反倒平平無奇。原著作者當時也和電視劇方吵的不可開交,王小平這邊自己去掉原著作者的參與,修改了許多劇情,甚至修改了羋月的人物性格走線,看劇的時候感覺羋月前後都不是同一個人,違和感十足了。

編劇王小平

《那年花開月正圓》倒是沒有小說,直接劇本編劇蘇曉苑,早期是寫科幻小說的,後來又寫了一些都市情感小說,對於商戰這一塊可以說沒有了解。這也是為什麼電視劇中會情感戲出彩,商戰戲卻如兒戲一般了。不是說編劇能力不行,只是說編劇在商戰這一塊了解太少,無法寫作出彩。

觀眾目前對於「瑪麗蘇」這個形式基本已經反感了,沒有誰是聖母,敢愛敢恨,不說睚眥必報,那也要快意恩仇,動不動就原諒這個原諒那個,離生活太遠,觀眾自然不會感興趣。

當然這也僅僅是作者的個人觀點,你是怎麼認為的呢?

圖片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瘋二傻 的精彩文章:

海陸曬麻花辮近照,照片很美卻極度不像本人
寧靜怒批「素顏比賽」風氣,稱到了年齡就應該修飾
公開戀情致大面積脫粉,鹿晗轉發當初回國文字感謝粉絲支持
「容嬤嬤」李明啟與孫女吃飯嘮叨不停,81歲依然精神矍鑠

TAG:瘋二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