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名將系列之九七:自取其辱的炫耀,勾起了鍾會的殺心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戰後,司馬昭準備提拔鍾會擔任太僕一職,而鍾會卻認為自己無法勝任這個職務,仍然希望繼續在司馬昭的大將軍府擔任掌管記事的工作,以便隨時為司馬昭出謀劃策。後來司馬昭又計劃將鍾會賜封爵位為陳侯,也被鍾會婉言謝絕。
鍾會的這種態度讓司馬昭非常開心,於是將鍾會提拔為司隸校尉。從此,鍾會成了司馬昭身邊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無論是朝廷大政方針的制訂、官員的獎懲這些朝中的事務,都是鍾會在具體實施和執行的,此時的鐘會也不過是三十多歲。
從正元二年(公元255年)司馬昭掌權開始,鍾會逐漸成為了當時權傾朝野的政治人物,並為司馬昭的專權掃清障礙,發生在景元三年(公元262年)的嵇康被殺案就是在司馬昭授意下發生的一樁轟動朝野的政治冤案,在這個案件的過程中,鍾會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
鍾會擔任司隸校尉之後,想起了當年之事,想掙回一些顏面,於是帶著一大批隨從,耀武揚威額來到嵇康的住所,想在嵇康的面前擺擺威風。當時嵇康正在門前的樹下打鐵,「竹林七賢」之一的向秀在一旁拉著風箱。嵇康一心只顧著不停的揮動著手中的槌子,對於鍾會這支衣著華麗、趾高氣揚的隊伍視而不見,一言不發。鍾會自討沒趣,場面非常的尷尬。
就在鍾會打算起身離開時,嵇康突然說了一句話:「你聽到了什麼才來的,看到了什麼又走了?」鍾會心中惱怒不已但又不便發作,只是陰森森的回答到:「我是聽到了該聽到的才來的,看到了應該看到的才走的。」從此,鍾會對於嵇康充滿了忿恨之情,打算尋機進行報復。
不久後,鍾會終於等來了一個機會。


※路易十四時代燦爛輝煌的縮影:法國王室衛隊闊頭槍
※中國人擁有全球最高平均智商,你敢信嗎?
※火繩槍學日本,冷兵器學大明?17世紀的朝鮮武備究竟行不行?
※揭秘中國古代歷史上地位最高的軍人:五代十國的中央禁軍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