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忘記了這個道理,國家再大都沒用!

如果忘記了這個道理,國家再大都沒用!

前些天,一部以《強軍》為名的紀錄片在央視黃金時段熱播,在網上刷屏。

強軍——把握未來,這句使命如山般的號令,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挑起的歷史重擔!強軍——回望過去,這句經受歷史洗禮收穫的啟迪,昭示著「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的辯證邏輯。

15年前,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為《福州古厝》一書作序。在這篇序言中,他飽含深情地談到了福建的三座古迹——戚公祠、馬尾昭忠祠、林文忠祠。

「當我們來到戚公祠,似乎可以感受到它正氣宇軒昂地向我們介紹戚將軍帶領著戚家軍殺得倭寇丟盔棄甲的戰史。

當我們來到馬尾昭忠祠,它正語氣凝重地向我們敘談福建水師遭到法國軍艦突襲奮起反抗的悲壯歷史。

當我們來到林文忠祠,它正眉飛色舞地向我們講起,林公則徐氣壯山河的壯舉——指揮軍民在虎門銷煙的歷史……」

古迹無聲,歷史卻有悲歡,留給今人感懷過往的切膚之痛。

福州于山,戚公祠。史載,倭寇數十人就敢長驅直入,一路殺到南京城下。環顧茫茫中華,竟然無可禦敵之兵。戚繼光留下了讓兵家稱道的「戚家軍」和「鴛鴦陣」,卻也留下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堂堂中國,居然讓倭寇肆虐多年之後,才臨陣磨槍編練新軍?倭寇進犯之前,中國軍隊哪裡去了?

福州馬尾,昭忠祠。近代中國戰火頻仍,卻從未有過如中法戰爭般的荒唐之戰。法國軍艦闖入閩江口,進泊馬尾,清軍官員對法艦的侵入不但不予攔阻,反而熱情款待。結果,外國軍艦在中國的軍港中自由進出。戰火一起,僅僅半個小時,福建水師全軍覆沒。「馬尾海戰之痛」拷問著我們:和平究竟能不能靠一廂情願地善意維持?一味地妥協退讓,換來的是什麼?

福州鼓樓區,林文忠祠。一代名臣林則徐,一位充滿悲情色彩的人物。今天我們視為英雄壯舉的虎門銷煙,一百多年前卻是列強入侵中國的理由。而林則徐「禁煙」的理想,也被列強的堅船利炮轟得支離破碎。林則徐的悲情告誡著後人:強權面前無公理,沒有強大的軍隊,就不會有強大的國家。正如李鴻章所抱怨的:「洋人論勢不論理。」

一處處故國遺址,一處處戰場遺迹,訴說著近代中國任人魚肉的悲慘命運,也沉澱著軍隊落後必然挨打的歷史悲愴。

1901年李鴻章在即將謝世前,寫下了一首《絕命詩》,最後一句是:「海外塵氛猶未熄,請君莫作等閑看。」腐朽的清政府只能眼睜睜看著曾獨步亞洲的北洋水師一夕覆滅,國家逐漸衰亡。

「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106年前的10月10日,武昌一聲槍響,拉開了辛亥革命的大幕,也敲響了腐朽無能的清政府的喪鐘,統治了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終於被推翻。

中國要強大,民族要解放,一批批仁人志士探索和奮鬥,無數青年攜筆從戎,拋灑熱血,最終建立了新中國。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發展壯大和英勇奮戰,改變了中國的政治生態,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鞏固的基礎,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後中國屢遭侵略、任人宰割的命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日行千里,取得了全世界矚目的成就,而這一切之所以能夠實現,背後離不開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提供和平的護盾。中國也由一個落後挨打的弱國變成了一個和平安定的大國,中國軍隊不僅維護著本國和平,而且承擔著維護世界和平的使命責任。

這些年,世界各地戰火不斷,難民如潮。來自伊拉克、敘利亞等國的難民照片不時在網上引發巨大關注。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中國軍隊在海外的撤僑行動一次比一次堅決、一次比一次迅速。他國的遭遇與中國的和平,這種巨大的反差,使「強軍」愈發成為全民共識。

今天,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但我們仍然面臨著國際國內的各種風險挑戰。一面是承平日久,一面是風波未平;一面是國力日昌,一面是壓力空前;一面是在「國際盛宴」坐上主桌,一面是強敵環伺、宵小掣肘;一面是朋友遍天下,一面是不時被騷擾……可以說,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們嚮往和平的晴空,但對戰爭陰霾的迫近須臾不可輕慢。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夙興夜寐、勵精圖治,政治建軍深入推進,練兵備戰緊鑼密鼓,改革攻堅大刀闊斧,正風肅紀雷霆萬鈞,科技興軍加速推動……短短几年間,人民軍隊脫胎換骨,正如國防部發言人所說,「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回望過去,有太多時刻值得銘記;放眼未來,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上,這條強軍之路必將更加波瀾壯闊!

來源:鈞正平工作室原創;作者:蕎單;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