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大學文憑無用論在美國升溫

大學文憑無用論在美國升溫



圖片來源: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記者 Josh Mitchell / Douglas Belkin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NBC News最近的一項聯合調查顯示,美國人對大學文憑價值的信心正在流失,超過半數的年輕人、男性以及鄉村地區居民認為,大學文憑帶來的收益不及為其付出的成本。


 


根據這一調查,與僅僅四年前相比,美國公眾對高等教育價值的質疑度提升,美國不同性別、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地區以及黨派之間,對這一議題的分歧繼續擴大。對於近幾十年來學費持續攀升的美國高校而言,他們已面臨來自公眾的要求大學控制成本、調整課程的壓力,而這項調查結果也反映了這一民意趨勢。


 

調查人員於8月5日至9日採訪了1,200人,在全國層面上,49%的人認為四年制大學的文憑能助人找到好工作並獲得更高的終身總收入,47%的人則持相反意見。兩者之差僅兩個百分點;而在四年前進行的同一項調查中,兩種觀點相差達13個百分點。








對這一數據變化造成主要影響的群體是沒有獲得過四年制大學文憑的群體,包括沒讀過大學、只進修過部分課程或僅取得兩年制學位的人群,他們越來越懷疑學位的價值。四年前,這一群體對於上大學是否物有所值的看法,還基本呈五五開之勢。而如今,對大學文憑持懷疑態度者所佔的百分比,已領先對立觀點達兩位數。


 


不過,對於這一問題,獲得本科學歷的人的看法與四年前幾乎沒有變化,63%的人認為上大學是值得的,31%認為不值得。


 


但有一些群體的觀點發生了重大轉變。雖多數女性受訪者仍認為四年制大學文憑物有所值,但男性的看法卻發生了大幅變化。四年前,認為大學文憑值當的男性比對立觀點高出12%。而如今,認為上大學不值當的男性已佔據上風,比例高出10%。


 


無獨有偶,在18至34歲的人群也出現了這種反轉的趨勢,其中質疑大學文憑價值者佔57%,而認可學歷價值的人佔39%,幾乎是把四年前的調查結果調了個個兒。


 


總體而言,民主黨支持者、城市居民與自認中產及上流階層的美國人傾向於認為為大學文憑付出的投入是值得的;而共和黨支持者、鄉村居民與自認窮困或工薪階層的人則傾向於認為不值得。


 


根據研究數據,有大學文憑的人平均經濟狀況要強於沒有學位的人。例如,本科學歷的失業率為2.7%,而高中學歷的失業率則為5.1%。此外,美國勞工部(Labor Department)的研究還顯示,有學士學位的人薪資水平要高於沒上過大學的人。不過,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的調查顯示,近年來,學位帶來的工資溢價已經趨平。


 


目前,美國學生貸款已激增至1.3萬億美元,而且已有數百萬人拖欠著學生貸款。


 


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Doug Webber表示:「學費已高到這種程度,以至於許多人會義正辭嚴地說,『又不是去哈佛級別的大學,甚至連優秀的州立大學都不是,(為何還要花那麼多錢?)』。」很多美國人發現,支付高昂的學費去念籍籍無名的大學非常不划算。


 


部分美國人認為,學一門手藝比上大學更能給自己帶來保障。


 


32歲的Jeff McKenna來自科羅拉多州拉夫蘭市(Loveland),他就覺得上大學得不償失。McKenna曾就讀於一所職業學校,取得了機械師資格證,現在,他每年底薪五萬美元左右。他說,即便在經濟不景氣的時期,也從未遇到過超過三周接不到活的情形。


 


 「我有幾個一起讀高中的朋友後來念了大學,有的還攻讀過更高的學位,但他們現在的收入也不過是我的一半,而且還背著五到七萬美元的債。」McKenna說,「美國對技術工人的需求是很大的。」


 


對大學意義的質疑,以及美國就業市場近期的強勁表現,或許是近十年來美國大學入學率下降的部分因素。為此,許多高校已通過減免學費和提供更多獎學金的方式來應對。


 


而包括密歇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威斯康星大學系統(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ystem)以及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在內的機構,正在努力通過營銷手段來改善公眾形象。其中,威斯康星大學系統已經在全州各地展示廣告,以凸顯校友對本地經濟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密歇根州立大學的公關與品牌戰略副校長Heather Swain則說:「我們意識到,各項民調都顯示人們對大學的信心下滑。許多高校都面臨這個問題。而我們目前在採取措施,讓公眾從多個領域認識大學的價值所在。」


 


佛羅里達大學教務長Joseph Glover表示,民意的變化「讓我有點吃驚」。


 


「這種民意變化確實存在,」他說,「一部分人上了大學,懂得了終身學習的好處;另一部分人沒有上大學的機會,所以永遠不會真正明白大學帶給整個社會的益處。正是這兩部分人的脫節,促成了民意的變化。」


 


Glover表示,高校自許的職責,是為國家的發展提供智力資本。


 


 「民意風向始終會變,」他說,「但是我們仍堅信,大學為這個國家提供著巨大的價值。」





你可能還關注:


在韓國,大學文憑已成雞肋


小學教育,中國比美國強


美國這幾所大學畢業的學生「錢途」最光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爾街日報·派 的精彩文章:

美國這幾所高校助學生找實習最熱心
同學之間最能相互啟發和激勵的美國大學是……
美國哪些大學的氛圍讓學生最有參與感?
美國公立大學令私立大學眼紅之處:「多元化」
「華爾街日報·派」9月最火的文章是哪些?

TAG:華爾街日報·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