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中的歷史:美國也曾霧霾圍城,也曾污水橫流
美國的EPA要廢清潔能源法案?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的一份文件透露EPA將建議廢除清潔能源計劃(Clean Power Plan,CPP),並計劃就一項取代CPP的規則徵求意見。CPP是奧巴馬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核心法規。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3月簽署行政令啟動EPA的審查。EPA的上述決定是朝著廢除這項旨在減少發電廠碳排放的法規正式邁出了第一步。
特朗普對引起氣候變化的原因提出了質疑,並指責前民主黨總統奧巴馬旨在減少碳排放的舉措打擊了煤炭和石油開採行業。
鏡頭中環保前的美國
美國的天也不是一直那麼藍的,誰也不是那麼清的。直到今天,在西雅圖Puget sound 附近釣到的魚,也不建議食用。因為這片水域的底層有大量歷史污染沉積物,飽含重金屬。
我們可以下面一組圖片中真實體會一下美國50~70年代污染的狀況
(以下圖片來自business insider)
亞利桑那州的一個露天煤礦。露天煤礦是煤礦中開採最方便的,但是即便如此,污染也很難避免。
Mary,俄亥俄州的居民。他們的飲用水和醬油一樣。她起訴了煤礦企業,控告這些煤礦企業污染環境。現在美國的EPA根據潔凈飲用水法案,防止企業污染水環境。
David Shanklin, 西弗吉尼亞州。這是19歲時候的照片。他爸爸在1954年的時候因為礦難死亡了。他不顧家庭的反對,繼續想去當礦工。
霧霾圍城中的紐約,著名的華盛頓大橋若隱若現。
工廠在焚燒報廢汽車中的電池並向大氣大量排放廢氣。不過現在全世界99.99%的鉛蓄電池都已經Made in China了。2011年行業標杆江森自動的鉛蓄電池廠造成了上海康橋地區大量兒童血鉛中毒。
1973年紐約 Jamaica Bay中的一輛廢棄汽車。現在垃圾填埋場和廢舊汽車處理廠都有相關的法律規定約束。
冒煙的化工廠Marshall, Texas。農場主抱怨,污染使得它的幾頭小牛死掉了。
Cleveland, Ohio 的高聳的煙囪,污染的空氣。
世貿雙子塔對面的垃圾場。
1972年俄亥俄河上燃燒的駁船。
1973年巴爾的摩附近一個港口的岸邊到處都是廢棄輪胎。
自由女神像附近的油污。
環保要倒車?
美國的煤炭儲量是全世界第一的,但是美國的煤炭生產和使用都佔了很小的比例。
中國是煤炭大國,主要的能源很大程度都是基於煤炭的,而且煤炭的品味不高,所以還需要大量進口澳大利亞的煤炭。
美國不使用煤炭的很重要一個原因是其他能源太容易獲得,成本也非常低。
美國的頁岩氣在2010年前後獲得突破,產量劇增。現在美國都已經開始給歐洲出口天然氣了。而且美國現在的整個能源系統都是基於油氣的(燃氣機組),效率高,污染小。往回開倒車的可能性很低很低,經濟上完全不划算啊。
所以這些行動更多是政治動作,給西弗吉尼亞州的選民表一個姿態而已。
小結
雖然美國歷史上也曾霧霾圍城,也曾污水橫流。但是美國在70年代之後,出台了一系列的法案,使得環保的約束力越來越強。使得美國的空氣,水,土等慢慢變得更加乾淨。很多高污染,高能耗的產業也隨著全球化轉移到了其他國家去了。
但是這些法案也給留下的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成本,使得這些傳統的製造業大州慢慢失去競爭力。這也為美國今天的就業狀況和國內矛盾,階層對立埋下了伏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國發展的歷史給正在高速發展中也是高度污染中的中國一個啟示,如何平衡綠水青山和就業機會之間的關係。


※Wordly Wise 3000 外教在線課程調查
※西雅圖掃黃,警方釣魚執法,不少碼農落網!
※美國的STEM教育出了什麼問題2?
※大佬們,風口又來了:共享硬碟啊!趕快上車!
TAG:西雅圖雷尼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