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中藥,川芎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川芎的功效及應用

川芎為傘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莖。平原栽培者以小滿後4~5天收採為佳,山地栽培者多在8~9月採收。將根莖挖出,除凈莖葉及泥沙,洗凈,晒乾或烘乾,再用撞籠撞去鬚根。以根莖大,豐滿沉重,外黃褐色,骨有黃白菊花心者為佳。

【別名】山鞠窮,芎藭,香果,胡藭,馬銜芎藭,雀腦芎,京芎,貫芎,撫芎,台芎,西芎。

【性能】溫,辛,歸肝、膽、心包經。

【功效】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腹痛,胸肋刺痛,跌扑腫痛,頭痛,風濕痹痛。

【應用】一般用3~10g

1、血瘀氣滯痛證:本品廣泛用於血瘀氣滯所致的胸、脅、腹諸痛證。治胸痹心痛,可單用為末,燒酒服之。治肝鬱氣滯而致血行不暢之胸脅疼痛,常配疏肝解郁葯,如:柴胡,白芍,香附等等。治療血瘀經閉,痛經,常配伍養血活血調經葯,如:紅花,桃仁,當歸等同用。治療沖任虛寒而有瘀滯的月經不調,痛經,常配伍溫以散寒,養血活血之葯,如:吳茱萸,桂枝,當歸等等。治產後惡露不下,瘀陰腹痛,常配伍養血祛瘀,溫經止痛藥,如:當歸,桃仁,炮姜等等。

2、頭痛,風濕痹痛:本品辛溫升散,性善疏通,能上班行頭目,祛風止痛,為治頭痛之葯,可單用為散,浸酒飲用。或隨證配伍治多種頭痛,如風寒,風濕,風熱,血虛,血瘀頭痛皆宜,沼風濕痹痛,配伍祛風濕通絡葯,如:獨活,秦艽,防風等等。

【用藥注意事項】月經過多,孕婦及出血性疾病慎服,陰虛火旺者禁服。

【附方】

《證治準繩·類方》當歸川芎散:當歸 ,川芎 ,柴胡 ,白朮, 芍藥各3克 ,山梔(炒)3.5克 ,牡丹皮,茯苓各3克 ,蔓荊子甘草各2克。主治養血清肝,疏風散熱。用於經血虛瘡證;或風熱耳內癢痛生瘡出水;或頭目不清,寒熱少食;或婦女月經不調,胸脯不利,腹脅疼痛。

《宜明論方》大川芎丸:川芎500克, 天麻120克。上藥為末,煉蜜為丸,每30克作10丸,主治首風眩暈,及胃膈痰飲,偏正頭疼,身體拘倦。

《醫學入門》川芎石膏散:川芎、芍藥、當歸、山梔、黃芩、大黃菊花、荊芥、人蔘、白朮各1.5克,滑石12克,寒水石、桔梗各6克,甘草9克, 石膏、防風、連翹、薄荷各3克, 砂仁1克。主治風熱上攻,頭目昏眩痛悶,風痰喘嗽,鼻塞口瘡,煩渴淋閉,眼生翳膜,及中風偏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現代健康與生活 的精彩文章:

中醫中藥,雞血藤的功效及應用
缺鐵性貧血的病因、表現及治療
中醫中藥,桃仁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益母草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牛膝的功效及應用

TAG:現代健康與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