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又曝光一款最新型戰車:長期以來的火力不足綜合症依然無緩解
現代輪式突擊炮較好的平衡了火力與機動的關係,故而大受各國陸軍的重視,各國先後推出自已的型號,日本也「順應了時代潮流」推出自已的產品,最近又曝光一款最新型戰車:16式輪式裝甲車,目前已進入量產中。
據稱:2007年,正式啟動研發,2016年完成定型測試,採用標準的8×8輪式底盤,其戰鬥全重約26噸,具備以日本國產C2運輸機進行空運的能力。採用了發動機前置方案,左側為發動機,右側為駕駛室,一台功率570匹馬力的渦輪增壓柴發動機,公路時速可達100公里以上,這也算國際標準水平吧。
其炮塔上外形上相當接近於坦克炮塔,主要武器為一門105毫米坦克炮,輔助武器為車載7.62毫米機槍,這個水平水平在日式裝甲車中可以排第一了。
雖說26噸已不算輕了,可以為防護提供不少重點,但是以輪式裝甲車輛的先天來說,很難在防護有什麼大的起色,不用指望了!這也算各國輪式突擊炮的共同缺點。
至於信息化水平等,那完全由車載電子系統決定,這方面日本也算強調,應不會讓人們失望吧,只不過這個東西到底有多先進是一個問題。
由於地形的原因,日本缺少適合重裝甲使用的地帶,別看日本的公路網相當發展,但是因公路標準的原因--日本標準較低,重裝車輛機動受限太多,這讓16式的機動性顯得相當突出。再有一點,日本的裝甲車輛,除了坦克以外,都存在火力不足的問題,雖然16式的火力提高了許多,但是長期以來的火力不足綜合症依然無緩解,主要受限於日本的穿甲彈技術水平,其火炮僅具有400毫米的穿深,對付各類裝甲車沒問題,可是對付坦克時,顯得相當不足。最新一代坦克早已把正面防護水平提到700毫米以上,只能從面或後面找機會,但是僅400的穿深依然不足,至少要500毫米才行。
總體來說,16式輪式裝甲車屬於中規中矩,只能評為:一般,完全符合發展之趨勢,即沒有什麼大缺點,也談不上大優點,相當適合日本的實施要求。可以滿足快速反應、部署的需求。


※滿載16981噸 15節續航8000海里 僅2門小炮 充前世界第一艦隊旗艦
※72000馬力動力裝上滿載3670噸戰艦 設計航速32節 實測達37.95節
※滿載90000噸級航母 創造4天出擊771架次紀錄 居然為服役42年老艦
※這是大水沖了龍王廟嗎?土耳其要出動美製坦克挑戰美軍的新友軍
※63架新機 僅10年就剩下28架可用 一共送159架代替 為啥無人高興?
TAG:浴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