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俄羅斯和沙特進入「蜜月期」?中東格局重塑定型還早

俄羅斯和沙特進入「蜜月期」?中東格局重塑定型還早

10月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俄羅斯總統普京(右)舉行儀式,歡迎到訪的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薩勒曼。 新華/路透 圖

10月4至7日,沙特國王薩勒曼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這是沙特在位國王第一次訪問俄羅斯。俄沙兩國高度評價了此次訪問,認為這是「兩國關係轉折點」、是「兩國關係的重要歷史時刻」。從歷史上看,俄羅斯與沙特保持了正常的外交關係,但處於交而不密的不溫不火狀態。鑒於兩國的歷史糾葛和現實分歧,不能過於拔高此訪意義。訪問標誌著俄沙關係趨穩向好,但難言進入「蜜月期」。

沙特國王為何訪問俄羅斯

沙特國王訪問俄羅斯引來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其原因在於歷史上從未有沙特在位國王訪問俄羅斯。現國王薩勒曼曾於2006年訪俄,但當時身份不是國王。2007年俄羅斯總統普京曾經訪問沙特,但沙特國王並未回訪。因此,沙特國王薩勒曼訪問俄羅斯確實開創了兩國歷史先河。

自二戰以來,沙特就是美國陣營的一員,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主要盟友,與蘇聯關係涇渭分明,往來甚疏。尤其在20世紀80年代的阿富汗戰爭中,蘇聯和沙特成為直接的衝突方,各自支持阿富汗對立武裝力量。冷戰結束後,俄羅斯與沙特關係沒有根本起色。

從現實分歧看,在敘利亞危機上,俄羅斯是「挺巴(沙爾)派」,而沙特是「倒巴派」。在與伊朗關係上,俄羅斯與伊朗關係熱絡,沙特與伊朗是中東地區的「死對頭」。在域外大國博弈中,沙特是美國的主要盟國,而美國和俄羅斯在中東地區明爭暗鬥。

因此,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角度,兩國關係的消極面較為突出。在這種情況下,沙特國王為什麼訪問俄羅斯?筆者以為有以下三點主要原因:

一是在中東地區形勢演變中俄羅斯已成為沙特無法忽視的重要因素。2011年以來,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成為中東地區的主要「玩家」。俄羅斯以敘利亞為切入點,通過軍事介入、組織和談,盤活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棋局」。巴沙爾已渡過最困難階段,俄羅斯「保巴(沙爾)」成功,成為敘利亞危機中最具實際話語權的域外國家之一。為鞏固果實,俄積極攢局,聯合中東大國伊朗、土耳其,組織敘利亞問題阿斯塔納敘和平談判。面對俄在中東地區漸漲的影響力,沙特認為有必要接觸俄羅斯。有俄羅斯學者分析認為,沙特承認俄羅斯是中東地區重要的國際「玩家」,俄羅斯聯合土耳其、伊朗的塑造地區局勢的趨勢日益明顯,而沙特在這個過程中處於邊緣地位,沙特需要參與其中,以維護本國利益。

二是沙特缺少對美國的完全信任。二戰以來,沙特實行「一邊倒」的親美政策,並延續至今。但在奧巴馬政府時期,美沙兩國在一些地區事務如伊朗核問題、敘利亞問題上分歧不斷,關係冷卻。特朗普總統上台以來,將首訪國家選在沙特,彰顯對沙特的重視,美沙關係逐漸升溫。但今年6月爆發卡達危機,讓沙特認識到在關係到沙特重要利益的地區問題上,美國不能完全站在沙特一面。美國在沙特和卡達之間「和稀泥」,甚至「兩頭吃」,並未對卡達施加實際影響力。持續「一邊倒」的傳統外交政策不一定完全符合沙特利益。因此,沙特考慮在處理與世界大國關係上,是否有必要將所有資源全部投放到美國身上?

三是沙特和俄羅斯在石油方面合作潛力很大。沙特正在推進「2030年願景」經濟改革,改革目標是擺脫沙特對石油經濟的依賴,實現經濟收入多元化。但經濟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強大的經濟基礎為依託。目前看國際原油價格下跌,沙特財政收入大幅縮水,財政赤字已現,失業率居高不下。如果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下去,沙特社會穩定將難以保持,經濟改革更無從談起。俄羅斯和沙特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石油生產國,沙特希望與俄羅斯聯手,減產石油,推動油價上漲,增加石油收入。

俄沙兩國關係難以急速升溫

俄羅斯和沙特兩國對訪問評價很高,訪問對深化兩國關係具有積極意義。但筆者以為,通過一次訪問不會給俄沙關係帶來實質性改變。儘管俄羅斯與沙特兩國之間不存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根本性矛盾,但第三方因素卻會嚴重阻礙兩國關係發展。第三方主要是指美國,另外敘利亞、伊朗等問題也是俄沙兩國發展的消極因素。外因成為影響兩國關係發展的關鍵因素,這種現象在國際關係史上較為罕見。

俄沙對發展彼此關係有理性客觀定位,兩國走近更多的是策略之舉,並非戰略考量。中短期看,俄沙兩國均無意將對方視為戰略合作夥伴。

從沙特角度看,無論其外交政策如何調整,美國為最優先發展國家的戰略定位不會改變。沙特對美國已經形成全方位依賴,離開美國的支持,沙特將成為中東地區的「泥足巨人」,無法承擔調轉戰略方向造成的後果。在中東地區的大國博弈中,美俄的競爭面大於合作面,在關鍵時刻、關鍵問題上沙特無法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和稀泥」,鮮明的親美立場是可以預期的。

從俄羅斯角度看,中東地區已經出現於己有利的戰略局面,其對敘利亞局勢的掌控力越來越強,以敘利亞為支點,還撬動了與伊朗、土耳其之間的頻繁良性互動。有美國學者認為在中東地區正在形成俄羅斯-土耳其-伊朗三角同盟關係,俄羅斯正按照自己的戰略意圖塑造中東格局。俄羅斯也樂見與沙特深入發展關係,以期在美國的中東盟友體系中再打開一個豁口,破壞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同盟根基。但俄羅斯對美沙關係有清醒認識,對發展與沙特關係有清晰戰略預判,俄羅斯也無法全方位滿足沙特需求,塑造一個親俄的沙特不具有太強的現實操作性。

此外伊朗問題也是橫亘在俄羅斯與沙特之間的重要因素。目前俄羅斯與伊朗關係處於較好時期,尤其在解決敘利亞問題上兩國協調立場,共同「挺巴」,將兩國關係推向新高度,伊朗成為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重要合作夥伴。而沙特將伊朗視為主要敵人,是影響地區安全穩定的破壞者,兩國的敵對關係難以化解。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曾經指出,「莫斯科和利雅得的關係是獨立的,這是俄外交政策的單獨方向,克里姆林宮認為在此背景下不必夾雜俄與伊朗的聯繫。」這反映出俄羅斯不會以犧牲與伊朗關係為代價,發展與沙特的關係。

筆者以為,應該從三個層次全面觀察沙特國王歷史性訪問俄羅斯:

第一個層次是薩勒曼國王訪問俄羅斯對於升溫俄沙兩國關係具有積極意義,兩國簽署的一系列合作協議、合同等,有利於推動兩國務實合作。

第二個層次是不能過於誇大訪問帶來的積極意義,「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次高訪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兩國走近反映兩國各有所需,但互有所需並不能掩蓋也不能解決兩國在地區事務上的分歧和矛盾。

第三個層次是中東地區國際關係仍舊變動不居,傳統固化的敵友關係逐漸鬆動,中東國家關係難言非黑即白、楚河漢界,不黑不白、既黑又白的混沌態勢逐漸顯現,這為中東格局的發展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從俄沙關係延伸看中東地區格局

從結果導向的視角看,中東地區處於大變革、大動蕩、大調整中,舊有的國際秩序已經崩塌,新的國際格局尚未成型。但從過程導向的角度看,現在中東格局進入最為複雜、最不確定、敵友關係最為模糊的時期,中東地區格局定型需要較長時間,俄羅斯和沙特之間冰釋前嫌僅是國家關係反覆折衝、縱橫捭闔的一幕而已。

首先是中東地區呈現美退俄進的態勢。奧巴馬政府時期,囿於相對綜合國力下降,美國在中東地區呈現收縮之勢,掌控力下降。特朗普上台後,實際上延續了奧巴馬政府時期的收縮態勢。迄今為止,特朗普並未在中東地區有實際重大投入,導致中東傳統盟國對美國信任度下降,疑慮美國在關鍵時刻能否成為「保護傘」。同時,俄羅斯在中東地區影響力上升,在中東很多問題上無法繞開俄羅斯。這兩大域外力量的一退一進,推動中東域內國家反思調整本國的大國外交政策。

二是中東國家的傳統敵友關係漸趨模糊化。海灣阿拉伯國家是中東地區抱團取暖的典型代表。但今年6月爆發卡達斷交危機後,讓外界看到海灣阿拉伯國家、阿拉伯遜尼派國家不是鐵板一塊,內部問題重重。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圍毆」卡達,而卡達與什葉派大國伊朗關係走近,敵友關係瞬間斗轉星移。中東地區另一個主要矛盾是在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之間,現在看,這對矛盾也不是固化不變,背後存在合作的可能性。據報道,明年巴林與以色列將正式建交。如果此言成真,這無疑將成為明年中東地區的大新聞。實際上,在特朗普撮合下,沙特和以色列之間也有一定聯繫。當然,此次沙特和俄羅斯之間走近也是中東域內外國家新互動的縮影。

三是庫爾德問題成為塑造中東地區格局的新因素。伊拉克庫爾德獨立公投是中東地區的焦點問題,地區影響不可小覷。從實際態勢看,所謂獨立公投不具有法律效力,不會對伊拉克和中東地區地緣政治格局造成即時影響。但庫爾德人是跨越土耳其、伊朗、敘利亞和伊拉克四國的民族,任何一國的庫爾德人的新動向,都會產生牽一髮動全身的後果。現在看,上述四國對庫爾德建國持堅決反對態度。從地區「棋局」看,四國形成反庫獨陣營。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一個公開支持伊拉克庫爾德人建國的國家,美國在建國問題上持反對態度,但留有餘地。俄羅斯態度曖昧,在建國問題上不置可否。因此,庫爾德問題將成為牽引中東域內外國家互動的新著力點。

(作者系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一箭十星並完成一級火箭海上回收,馬斯克的太空夢想更進一步
日本百年鋼企篡改數據長達十年,問題產品已流入日本國防領域
日本神戶制鋼造假 波及豐田等200企業
滬各大中醫院膏方門診開始預約,膏方進補最怕「千人一方」
二胎母親割肝救幼子,12歲長子拿出百元獎學金說「救弟弟」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