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棒為啥一掰就發光?難道真是用愛發電…
在演唱會和夜間爬梯上營造氣氛,熒光棒是一個常見的選擇,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塑料棒棒為什麼掰一下就開始發光呢?
熒光棒裡面其實藏著兩組化學物質:一組是各種不同的熒光染料+草酸二苯酯,另一組是或氧化氫溶液。在開始使用之前,這兩組成分是不會相遇的,因為過氧化氫溶液被封裝在一根玻璃管裡面。掰熒光棒的過程弄斷了玻璃管,這時候反應才會開始。
這裡面的化學反應其實是發生在過氧化氫和草酸二苯酯之間。在過氧化氫的氧化性作用下,會生成一種1,2-二氧雜環丁烷二酮的中間產物(結構看下圖)。這種產物是很不穩定的,它會自發地分解,變成二氧化碳,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會釋放能量。這個能量可以傳遞給熒光染料分子,讓它進入激發態。而激發態也是不穩定的,最終還會回到低能量的基態。那多出來的能量去哪兒了呢?就變成了我們所看到的光。不同化學結構的熒光染料,可以產生不同顏色的光。
(圖片來自compoundchem 點擊看大圖)
當然,最終反應物總是要消耗完的,所以這時候熒光棒就不能繼續發光了。不過,也有一個給熒光棒稍微續點命的方法:放冰箱。化學反應速率收到溫度影響,放到冷的地方保存的話,反應物消耗的速度就會慢一些。
因為過氧化氫等物質的刺激性,不推薦大家把熒光棒拆開玩。
PS:國外曾有人聲稱用喝剩的激浪飲料加小蘇打和雙氧水可以做出熒光瓶,但這其實是假的,雖然熒光棒很需要過氧化氫,但汽水裡面可沒有合適的反應物和熒光物質。


※get拍月新技能,別把月亮拍成餅
※A型、B型、AB型……你知道人為什麼有不同的血型嗎?
※十五的月亮十七圓,今年中秋比去年遲19天之外還有這麼多秘密!
※你真的會走路么?
※李湘女兒王詩齡活得那麼拼,你不要只帶孩子玩「王者榮耀」
TAG:我們愛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