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在二戰時敢對抗多個大國,不考慮自國能力,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軸心國中,義大利的貢獻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德國和日本在攻城略地方面的貢獻可能會更加突出一點。在歐洲上,德國幾乎是以非常迅猛的態勢,佔據了大面積的土地,而在亞洲地區,則是日本獨領風騷。以彈丸之地進攻中國,開始還開展別的戰場。最後由於中國人民的頑強抵抗,再加上蘇聯和美英等國的共同努力,終於打敗了軸心國。日本的國土面積非常小,而且它的人口也不是很多,再加上它資源匱乏,是如何敢在二戰中,率先挑起戰爭?那麼是什麼給了日本勇氣,來對抗這麼多大國呢?
第一點就是因為在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日本進攻當時的清朝,結果取得了非常大的勝利,在一八九四年進攻朝鮮的時候,也是這樣。後來日本膽子更是大到敢於進攻俄羅斯,這幾次戰爭滋養了日本人的野心,他們開始盲目的認為自己已經有了足夠的實力,足以向別的強國發動戰爭,這就是日本人發動二戰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點就是因為當時日本的人口增長迅速,但是社會福利卻跟不上,很多人民生活艱難,但是卻得不到政府的援助,在二十世紀的二十年代,日本更是災難連連,既有社會方面的,也有自然方面的,日本的工業區遭受了非常慘重的損失,人民生活日益艱難,只有把這種困境進行轉移,發動戰爭,才有可能從中汲取財富,促進經濟發展。
第三點就是日本非常重視軍隊的發展,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用於發展軍事,一方面擴大軍隊的規模,一方面在武器生產上大量投入,研發了很多新武器。在飛機方面也有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零式戰鬥機,在當時可以排到世界的前幾位。海上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大力發展艦艇和航母,甚至產生了和美國一較高下的想法。整個國民都受到了鼓動,全民都在為戰爭準備著,這種狂熱的情緒是一般人很難理解的。
第四點就是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學習到了先進的文化,野心不斷的膨脹,想要通過佔領別的國家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那就是要掠奪更多的資源和市場,當時日本國內也有兩種不同的進攻路線,但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奪取資源,發展自身。


※二戰中比中國害慘的國家,贏得兩次世界大戰,卻失去霸主地位
※一戰後飽受欺凌的國家,為何能在二戰中逆襲,成為如今歐洲第一
※二戰後德國人為何仇視蘇聯軍隊,只因做了一件事,行為堪比日軍
※二戰時各國都是如何處理漢奸,法國最嚴厲,中國最溫柔
TAG:阿布讀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