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10月,為白茶來一次正名!

2017年10月,為白茶來一次正名!

這不是一篇吹捧白茶的文章,恰恰相反,我們是站在一個自媒體的立場上對某些現象提出質疑,因為,它們對於整個行業而言,實在太過危險!

既然是正名,就是針對誤解而言的。根據我們對白茶市場情況的觀察,有低估白茶的,也有捧殺白茶的。這都需要講清楚。2017年10月,我們感覺再不講就會有些晚了。

白茶並非小鮮肉,歷史久著呢

是這個時代小鮮肉很受歡迎所致嗎?又或許比較時髦?總之,好多人認為白茶是茶界小鮮肉。這真的是讓人費解的。因為,白茶只是近些年才火起來而已。

拋開白茶誕生的18、19世紀等確切記載不談,說白茶是小鮮肉,讓那些百年老樹、大幾十年的老茶園情何以堪?

在此,我們要提出一種觀點,或者說是一種假設:當代白茶的主要品類,是白茶工藝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與適制性最高的樹種結合而成的。我們認為,白茶工藝的誕生應該是非常久遠的事情了,幾乎可以跟中藥製作的歷史有很大程度的重合,即便是當代白茶,也應該誕生於18世紀左右。

這也意味著,我們對白茶自唐宋時期誕生這一觀點,是持懷疑態度的。關於這個問題,之前的文章里我們寫過,以後還會有專門論述。

其淡如水非白茶,清雅自有真滋味

剛剛接觸白茶的朋友,通常會認為白茶太淡。那麼我們來看一下白茶當中口感最淡的是什麼。首先,老茶的湯感要重於新茶,新茶當中,壽眉的湯感重於牡丹,牡丹重於銀針。

如果以口感濃淡論高低,恐怕壽眉的價格要高於銀針才對。但事實是相反的。最直接的解釋就是:白茶的品飲體系有其自身邏輯,與其他茶不完全相同。這個邏輯,我們的總結就是:其淡如水非白茶,清雅自有真滋味。

白茶,遍地開花的只會是市場,而非產區

之前我們說過,白茶的概念已經包含工藝和適制性樹種兩個要素。這也決定了白茶是講究產區的。現在的市場情況是,福建白茶為主,各大產區都有人在試做白茶,並以白茶的名義推向市場。

那麼我們來數數重要產區:福鼎、政和、建陽、松溪、福安、泰順……很抱歉,我認為其他產區的白茶,若論排名,必然在上述六個地方以後。不僅如此,福建的其他區域,比如蒲城、霞浦等地,也是有白茶分布的,而且品質也是不錯的。

先不說白茶工藝的核心必然在福建,單論一個樹種適制性,白茶遍地開花的也只會是市場而非產區。不是每一個地方的茶樹都適合做白茶。

40年的牡丹、50年的銀針,莫非還有100年的壽眉?

白茶火了以後,各種鑽營的事情就出來了。40年的牡丹、50年的銀針,當然這只是怪現狀里的隱喻。今天這個企業發現了倉庫里被遺忘了幾十年的老白茶,明天又有哪個大佬幾十年之前存了什麼什麼老茶。問問量,不多,幾斤十幾斤,再問問,幾十斤,再稍加誘惑,一兩百斤也能搞得到……

我們不否確實有存量極少的年份很久的老茶,但是這種動不動就幾十年的老白茶,而且保存的還那麼好,不奇怪嗎?讓我們回想一下茶博會上那些論堆算的文革老茶磚、印級茶,就不難理解白茶領域出現的這些現象了。

只要有人願意進坑,100年的老壽眉恐怕也是會出現的。

認為白茶是葯而非茶的,不是身體不適,就是頭腦不適

每一種火遍大江南北的茶,都必然有它獨特之處的。白茶也一樣。在白茶的推廣和傳播過程中,藥用價值或者說養生價值是出現頻率最高的核心論點之一。這也導致了很多茶友認為,白茶就是葯。而投機成性的人也就有控制可鑽了,直接就把白茶跟葯畫了等號。

我們明確表達過觀點:白茶是不是葯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讓你少吃很多葯。說到底,白茶是茶而非葯,所以把白茶跟葯畫了等號的都是忽悠。這樣不僅害人,也會害己。

所以,毫不留情地調侃一句:認為白茶是葯而非茶的,要麼是身體不適,要麼是頭腦不適,別無其他。

在這篇文章里,我們幾乎用盡了能用的刻薄語言,目的只有一個,為火到有點燒糊塗的白茶怪現狀破一桶冷水。白茶行業,缺少的不是趁火打劫的投機者,而是踏踏實實立志做到百年的老實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喝茶,是個漸入佳境的過程
這4種花茶類,你都有喝過嗎?原來它們的功效都特別好,知道嗎?
仁易說茶:來看看景邁茶園的生態
茶梗拉絲理論和古樹茶鑒別及老茶斷代的關係
如何飲茶才正確,怎樣的茶具配得上好茶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