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面屏手機戰役的背後 差異化創新還是同質化加速?

全面屏手機戰役的背後 差異化創新還是同質化加速?

全面屏已然成為了今年下半年手機行業的關鍵詞。

在「比蘋果搶先一天」的小米發布會上,最大的看點無疑是全面屏手機小米MIX2。而在被戲稱為科技圈「春晚」的蘋果秋季發布會上,搭載了全面屏的iPhone X無疑最受關注,三星幾乎與蘋果同步在北京舉行了新品發布會,推出了「全視曲面屏」的Galaxy Note 8國行版。

不僅如此,9月21日晚,vivo 更在北京居庸關長城發布了其年度重磅新品 X20全面屏手機。vivo X20全面屏手機的正式發布,也標誌著 vivo 的全面屏工藝成熟並能為消費者解決全面屏手機的核心體驗問題。

除了上述手機品牌之外,華為、金立等國產品牌,也將在隨後陸續發布全面屏新機。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沒有一個準確的行業標準,在最近「全面屏」火熱之後,很多強調性價比的千元手機也推出了所謂的「全面屏」產品。

如今智能手機的賣點匱乏,全面屏顯然能為智能手機增添新意,但也不乏一些廠商在炒作「全面屏」的概念。在浮躁多變的手機行業,廠商與其花大量心思和成本在營銷上,不如沉下心來做好一款產品。

力推全面屏究竟有何意義?

全面屏儼然已成為下半年手機市場的關鍵詞。華為Mate 10與vivo X20都將搭載全面屏,還有金立、努比亞、OPPO、魅藍。那麼,廠商紛紛布局「全面屏」的背後的原因,其實可以通過以下幾個維度來觀察:

首先,是產品升級的需要。屏幕與晶元的升級是決定手機變革趨勢的兩個主要因素,更多可選擇的功能及應用,對於作為主要交互方式載體的屏幕提出了更多要求,其主要的發展方向有三個:尺寸變得更大,清晰度變得更高,視覺干擾更少。「全面屏」,便是窄邊框和高屏佔比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其次,是戰略卡位的需要。Strategy Analytics報告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3.53億台。其中,三星8020萬部,市場份額22.7%,位居第一。蘋果5080萬部,市場份額14.4%。華為、OPPO、vivo市場份額合計近24%,其中華為9.8%。儘管取得進步,但依然存在差距。

再次,利潤的差距則更為明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業利潤總額為121.1億美元,僅蘋果就佔83.4%,三星佔12.9%,兩者相加,拿走了智能手機九成以上的利潤。在這種情況下三星已經發布Galaxy Note 8,蘋果發布了iPhone X,若不跟進布局全面屏產品,極有可能會被擴大差距,難以爭取主動。

最後,全面屏可加快國產品牌高端化進程。眾所周知,高端化是國內主流智能手機品牌的發展趨向,這不僅關係到品牌形象的升級,也關係到盈利能力的提升。在智能手機已經普及的當下,單品的盈利能力頗為重要,國產品牌在「全面屏」的加持下,自然可以提高售價,打造高端化的品牌形象。

總而言之,智能手機當前同質化的設計被消費者詬病,創新周期的延長則使得行業增長趨向平緩,廠商需要差異化的創新方向區突破增長瓶頸,儘力避免被行業整體環境影響。

中小品牌該不該去蹭熱點?

實際上,在這個智能手機賣點匱乏的時代,全面屏能為智能手機增添新意。全面屏在為智能手機帶來更為震撼視覺效果的同時,調和了智能手機大屏化與用戶握感之間的矛盾,使得消費者在擁更大屏幕的同時,擁有更佳的大屏把控感。

但尷尬的是,雖然全面屏智能手機在當下全面興起,廠商無一不在跟進,但究竟什麼是全面屏手機,卻無法定論。這從目前各家公布的全面屏產品也能略見一斑,夏普AQUOS S2、三星Note8、小米MIX2、iPhone X等新品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全面屏解決方案。整個手機市場沒有一個準確的標準,這也導致有些廠商籠統地用全面屏來形容自己的新品。

關注手機行業的人肯定注意到,最近「全面屏」火熱之後,很多強調性價比的千元手機也推出了所謂的「全面屏」產品。屏佔比或許是影響消費者抉擇的重要因素,但並不是消費者選擇一款手機的唯一考量標準。

所以,一款浮躁的產品是沒有市場的,中小品牌的手機廠商想要在激烈的競爭夾縫中存活下來,就必須認真思考自己的產品策略。在我看來,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產品定位。如何避免同質化一直是手機行業議論的焦點,目前看來,所有成功的手機品牌都在某種程度上築起了差異化的護城牆。美圖最早的自拍手機定位是一種差異化,鎚子頗具個性的九宮格是一種差異化,甚至可以說小米手機的性價比,也是一種差異化。也就是說,一個產品想要成功,就必須有差異化的產品定位。

第二,用戶體驗。最初吸引消費者的可能是品牌或價格,但最終留住消費者並在一定範圍內形成口碑傳播的,還要看用戶體驗。目前很多品牌面臨的窘境是,或許有能力在拍照、續航、遊戲等某一方面製造優勢,但在完整的用戶體驗上卻表現得不如意,比如因系統優化導致的卡頓問題、各種各樣的Bug等。

就「全面屏」來說,一個好看的設計並不一定能適合做大量消費市場的投放來滿足大眾消費者的需求。一款好的全面屏手機既要有驚艷的外觀設計,同時也要有實用的功能以及明確的產品定位。對於消費者而言,一款好的全面屏手機產品,並不只是炫酷的外觀,使用體驗才是尤其重要的。

差異化創新還是同質化加速?

我們處在一個整體浮躁的時代。在日常生活中,碎片閱讀、快餐文化,無時無刻不充斥著尋找捷徑去解決問題的色彩。在教育方面,就是一切以分數論英雄,素質教育退為其次。表現在企業身上,就是缺乏品質意識,缺乏匠人精神,追求眼球經濟,什麼火熱就去蹭什麼,怎麼賺錢就怎麼去做,這種浮躁,最終都會表現在產品上。

不可否認,國內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但很多品牌做產品的出發點就是為了蹭熱點,想的是直接從價格、配置、或者是營銷渠道去打敗別人,而不去考慮品牌口碑、用戶體驗。這種浮躁的產品策略難道不值得反思么?

過去十年中,隨著桌面互聯網落幕,移動互聯網興起,蘋果、谷歌、亞馬遜、騰訊、阿里、百度、小米、華為等一大批軟硬體企業風生水起,這些企業中,哪一家不是靠好用、實用的產品才能有今天的成就?蘋果之所以能夠擊敗曾經的行業翹楚諾基亞、摩托羅拉,靠的就是一款革命性的產品,用更先進的交互體驗和產品設計征服了消費者。

在我看來,在浮躁多變的手機行業,最重要也是最能打動消費者的,只能是產品。與其花大量心思和成本在營銷上,不如沉下心來做一款好用的產品、做一款有價值的產品,讓產品自己去說話,讓市場自己去評價,讓用戶自己去選擇。

最後來一個正能量的結尾。克里希那穆提在《生命的所有可能》中寫到:阻礙我們覺悟和智慧的一切因素,都是因為我們自己,因此,我們要去探究生命的潛能,尋找靈魂的出口,找到一條沒有恐懼、沒有孤獨、沒有悲傷的生活之道。

有的時候,戰勝自己比打敗被人更難,也更為重要。

申耀的科技觀察,由非著名科技媒體人申耀創辦、10萬公里公路自駕經驗老斯基,在各大自媒體平台擁有專欄,致力於科技行業的觀察和思考,在這裡讀懂科技行業,知趨勢,贏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申耀的科技觀察 的精彩文章:

當ABC一體機成為未來標配 誰說人工智慧技術落地難?
解讀微軟物聯網新價值觀 三位一體釋放「雲 端」能量
推動新IT釋放新動能 新華三的再定義與再創新
從數字化到智慧化 數字經濟正重塑中國新未來

TAG:申耀的科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