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色譜定量分析 內標法or外標法?

色譜定量分析 內標法or外標法?

色譜分析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對樣品定量。而色譜法定量的依據是:組分的重量或在載氣中的濃度與檢測器的響應信號成正比。常見定量分析方法分為面積歸一化法、內標法、外標法、標準曲線法等。大家常常容易傻傻分不清楚的莫過於內標法、外標法了。

以內標法為例,選一與欲測組分相近但能完全分離的組分做內標物(當然是樣品中沒有的組分),然後配製欲測組分和內標物的混合標準溶液,進樣得相對校正因子。再將內標物加入欲測組分的樣品中,進樣後測得欲測組分和內標物的定量參數,用內標法公式計算即可。

其實,從定義上來區分的話,外標法就是用標準品的峰面積或峰高與其對應的濃度做一條標準曲線,測出樣品的峰面積或峰高,在標準曲線上查出其對應的濃度,這是最常用的一種定量方法;內標法是對應外標法說的,內標法是將一定量的純物質作內標物,加入到準確稱量的試樣中,根據被測試樣和內標物的質量比及其相應的色譜峰面積之比,來計算被測組分的含量。

外標法需要用樣品和標準品對比,但是有時我們很難保證樣品和標準品進的體積是一樣的,畢竟要有誤差,這時候就用內標法,就是在外標法的基礎上,在樣品和標準品里在加入一種物質,通過加入物質的峰面積或峰高的變化,就可以看出我們標準品和樣品進樣體積的差別,但同時會引進加入物質的秤量誤差。

所以一般用外標法來定量,如果進樣體積很難掌握,就用內標法,可以消除進樣體積的誤差。

外標法(標準曲線法、直接比較法)

首先用欲測組分的標準樣品繪製標準工作曲線。具體作法是:用標準樣品配製成不同濃度的標準系列,在與欲測組分相同的色譜條件下,等體積準確量進樣,測量各峰的峰面積或峰高,用峰面積或峰高對樣品濃度繪製標準工作曲線,此標準工作曲線應是通過原點的直線。若標準工作曲線不通過原點,說明測定方法存在系統誤差。標準工作曲線的斜率即為絕對校正因子。

當欲測組分含量變化不大,並已知這一組分的大概含量時,也可以不必繪製標準工作曲線,而用單點校正法,即直接比較法定量。單點校正法實際上是利用原點作為標準工作曲線上的另一個點。因此,當方法存在系統誤差時(即標準工作曲線不通過原點),單點校正法的誤差較大。因此規定,y=ax+b b的絕對值應不大於100%響應值是y的2%。

標準曲線法的優點:

繪製好標準工作曲線後測定工作就很簡單了,計算時可直接從標準工作曲線上讀出含量,這對大量樣品分析十分合適。特別是標準工作曲線繪製後可以使用一段時間,在此段時間內可經常用一個標準樣品對標準工作曲線進行單點校正,以確定該標準工作曲線是否還可使用。

標準曲線法的缺點:

每次樣品分析的色譜條件(檢測器的響應性能,柱溫度,流動相流速及組成,進樣量,柱效等)很難完全相同,因此容易出現較大誤差。另外,標準工作曲線繪製時,一般使用欲測組分的標準樣品(或已知準確含量的樣品),因此對樣品前處理過程中欲測組分的變化無法進行補償。

內標法

選擇適宜的物質作為欲測組分的參比物,定量加到樣品中去,依據欲測組分和參比物在檢測器上的響應值(峰面積或峰高)之比和參比物加入的量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稱為內標法。

內標法的關鍵是選擇合適的內標物。內標物應是原樣品中不存在的純物質,該物質的性質應儘可能與欲測組分相近,不與被測樣品起化學反應,同時要能完全溶於被測樣品中。內標物的峰應儘可能接近欲測組分的峰,或位於幾個欲測組分的峰中間,但必須與樣品中的所有峰不重疊,即完全分開。

內標法的優點:

進樣量的變化,色譜條件的微小變化對內標法定量結果的影響不大,特別是在樣品前處理(如濃縮、萃取,衍生化等)前加入內標物,然後再進行前處理時,可部分補償欲測組分在樣品前處理時的損失。若要獲得很高精度的結果時,可以加入數種內標物,以提高定量分析的精度。

內標法的缺點:

選擇合適的內標物比較困難,內標物的稱量要準確,操作較麻煩。使用內標法定量時要測量欲測組分和內標物的兩個峰的峰面積(或峰高),根據誤差疊加原理,內標法定量的誤差中,由於峰面積測量引起的誤差是標準曲線法定量的2-2是由於進樣量的變化和色譜條件變化引起的誤差,內標法比標準曲線法要小很多,所以總的來說,內標法定量比標準曲線法定量的準確度和精密度都要好。

標準加入法

標準加入法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內標法,是在選擇不到合適的內標物時,以欲測組分的純物質為內標物,加入到待測樣品中,然後在相同的色譜條件下,測定加入欲測組分純物質前後欲測組分的峰面積(或峰高),從而計算欲測組分在樣品中的含量的方法。

標準加入法的優點:

不需要另外的標準物質作內標物,只需欲測組分的純物質,進樣量不必十分準確,操作簡單。若在樣品的前處理之前就加入已知準確量的欲測組分,則可以完全補償欲測組分在前處理過程中的損失,是色譜分析中較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標準加入法的缺點:

要求加入欲測組分前後兩次色譜測定的色譜條件完全相同,以保證兩次測定時的校正因子完全相等,否則將引起分析測定的誤差。

選擇內標物有4個要求:

1、內標物應是該試樣中不存在的純物質;

2、它必須完全溶於試樣中,並與試樣中各組分的色譜峰能完全分離;

3、加入內標物的量應接近於被測組分;

4、色譜峰的位置應與被測組分的色譜峰的位置相近,或在幾個被測組分色譜峰中間。

內標與外標都是定量的一種方法而已,至於哪一種方法好與不好不能一概而論,做不同的分析,面對著不同的要求,再加上分析成本分析效率等等問題,簡單而有效進行定量分析來滿足要求才是最重要的。

小結

綜上所述,如果應用外標法能夠滿足要求的話,當然首選還是外標法,畢竟簡單而省事。對於精密度要求比較高、結果準確度會產生重大影響、實驗室條件不是很理想的等等條件下,用內標法還是必要的。但無論應用那種方法,方法的驗證和確認都是很重要的,只要是按照程序經過驗證和確認的方法,都有其應用的空間的。個人觀點,供大家參考。

(來源:實驗與分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化工儀器網 的精彩文章:

276項國家標準新發布 40餘項涉及光譜分析方法
乾貨!電子天平的安裝、清潔和操作
質譜市場發展優勢彰顯 專項新品接踵而至
打破國產儀器研製與應用「尬」狀?驗評工作很重要
上海沛歐:凝心聚力拚發展 專註打造「極致」品牌

TAG:中國化工儀器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