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為經濟學大師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揭秘心理學與經濟學的緊密關係

行為經濟學大師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揭秘心理學與經濟學的緊密關係

GIF/1K

每一年諾貝爾獎頒布都是一場盛會,而每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布更是一次思想的啟發。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花落,美國行為經濟學大師、行為金融學奠基人,芝加哥大學的理查德·塞勒教授,他為我們展現了是怎樣的心理影響著我們的「理性」行為。

首先跟大家講一個情境故事:你之前用50元購買了一張今天的電影票

在出行途中的交通工具上,你發現你價值50元的公交卡丟了

在出行途中的交通工具上,你發現你那張50元的電影票丟了

在這樣兩個可能中,你會怎麼做?是繼續去看電影,還是不去看電影馬上回家或在周圍轉轉就好?

大多數人面臨第一個情景時,會認為丟公交卡並不影響看電影,最多影響心情,仍會選擇繼續去看電影; 大多數人面臨第二個情景時,會認為如果再畫50元買電影票,就等於用了100元去看電影,很可能高於你的心理預期或心理價位,就會放棄去看電影作其他選擇。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理查德·塞勒教授

但事實上,兩種情況都是損失了50元,但人們的看法和選擇有本質差異。其中原因一方面就正來源於本次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大師理查德·塞勒,所提出的一個概念——心理賬戶。

所謂心理賬戶簡單說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無意識的把財富分配進不同的賬戶進行管理,在這些不同的心理賬戶中,存在著這不同的記賬方式和運算規則。

在之前的情境中,出行費用和公交卡損失是一個心理賬戶(A賬戶),而看電影的消費是另一個心理賬戶(B賬戶),當你丟失公交卡時你只會在A賬戶中記損失,儘管丟失公交卡是在B賬戶的消費過程中發生的,一樣是增加了看電影的成本。

如果我們進一步嘗試打破兩個賬戶的界限時,又會產生有趣的變化:

如果有人撿到了你的公交卡,要求你用你的電影票交換,你會選擇交換嗎?如果不交換,你會繼續去看電影嗎?如果交換了,你會繼續去看電影嗎?

如果有人撿到了你的電影票,要求你用你的公交卡交換,你會選擇交換嗎?如果不交換,你會繼續去看電影嗎?如果交換了,你會繼續去看電影嗎?

最終,當打破兩個賬戶的界限後,決定我們是否要換到電影票,是否繼續看電影的核心其實是你對電影票的心理估價,低於50元,換到公交卡打道回府;高於50元,換到電影票去看電影;高於100元,無論要不要公交卡或有沒有這張電影票都會再畫50元買票。而等於50元的臨界點則可能取決於你的時間的機會成本,很是微妙。

正是這些不同的心理賬戶正挑戰著經濟學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假設——「理性人」假設。在最傳統也是最普遍的經濟學研究中,均假設參與經濟活動的每一個人都是「理性人」——每個參與經濟活動的個人都是利己的,即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

但在心理賬戶假設下,每個人並沒有去追求在理性層面的「效用最大化」,也就是綜合收益最大化,而是追求感性層面的「滿意最大化」。因此有很多經濟學專家批評心理賬戶假設將人的非理性選擇作為研究依據,但我們都明白,心理因素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是切實存在,且真真實實的影響著我們日常的一舉一動,決定著我們的消費行為和投資行為。

作為行為金融學的奠基人,行為經濟學大師理查德·塞勒有非常多的研究和貢獻,可以為我們的投資和選擇提供諸多的思考,之後小編會與大家繼續學習和分享理查德·塞勒教授傑出的研究成果。

備註

如果您對金融、經濟、產業等信息的資訊、知識、內容和名詞含義有興趣,或有交流、評論反饋的意向,可在公眾號中直接回復我們,我們將為您做專題講解和分享。

「富邦資訊平台」已開啟留言平台,您可在文章最後右下角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邦資訊平台 的精彩文章:

TAG:富邦資訊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