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天然派」老人瘦點比較健康?老年人到底是瘦點好還是胖點好?

「天然派」老人瘦點比較健康?老年人到底是瘦點好還是胖點好?

經常聽到「老人瘦點比較健康」這樣一句話, 但醫學研究發現,這句話其實並不科學,微胖的老人,比較瘦的老人患病率更低,也更長壽!

老年人過於消瘦並不健康

1.太瘦會導致老年人身體虛弱、體力不濟、耐受力低下。

2.太瘦的老年人,身體攝入或合成蛋白質的數量及質量較低,不能產生應有的免疫力,生病或在受傷、手術、體力活動期間,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分泌更多的激素,來對付「應激」狀況。

3.身體儲備能源少,遇到環境變化如天氣變冷,致病菌或病毒容易乘虛而入,特別是慢性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等呼吸道疾病更容易發生,且容易出現併發症,身體很容易被擊垮。

4.營養不足,體內的細胞得不到足夠的能量和養料,會加速各組織器官的老化,從而縮短老年人壽命。

大多數老人體重太低,一般是蛋白質攝入太少的結果,但如果是因為疾病引起的,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不要拖延。

老年人微胖更好

美國一項對600萬人進行40年的追蹤研究發現:超過標準體重10%左右的稍胖者壽命最長、死亡率最低;但如果體重超過標準的35%~40%,則容易發生多種疾病,死亡率增高。

老年人稍微胖一點,不僅可以有足夠的皮下脂肪禦寒,還能保持皮膚光滑潤澤,保護骨骼及關節等。所以微胖對老年人來說,是比較理想的身材。

保持體重的措施

1.科學飲食

正常人每天攝入蛋白質的量為每千克體重1克。如體重50千克的人,每天需補充50克蛋白質。65歲以上的老人每日每千克體重最好補充1.2~1.5克優質蛋白質,如魚、蛋、奶、豆製品等,避免油炸、煎、烤等烹調方法製成的食物。同時,每天還要保證攝入500克左右的新鮮蔬果。

2.適量運動

老人增重應提高自身肌肉的比例,人體肌肉是時刻在分解的,不鍛煉肌肉就會萎縮變小,人也顯得消瘦。運動應該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以身體能夠承受為度,不宜做運動量過大、過於激烈的運動,否則會增加老年人受傷及誘發心腦血管病的概率。老年人可選擇不那麼激烈的健身方式,如打打太極,登山走步等。

3.保證睡眠

擁有充足的睡眠,胃口才會好,也有利於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體重監控

常測體重,把體重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在提倡老年人微胖的同時,還需注意「一胖百病生」,過胖會加重機體各器官的負擔,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卒中、腫瘤等疾病的發生。

小貼士:

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一般人大於24為超重,超過28為肥胖,而老年人的體重指數保持在24~26,更有益於健康。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運動營養補充相關知識的小夥伴們,請關注天然派運動營養補充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