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健康之路
以前對於健康的認識是非常膚淺的,總覺得身體沒病、氣血暢通、全身舒服就是健康了,其實這僅僅指的是身體的健康。可就維繫身體健康而言,自己都常常感到力不從心,感冒、咳嗽、鼻炎、耳鳴、頭痛等小毛病時常來敲門,那時候身體出現不舒服,自己又沒有解決辦法,只能是依靠吃藥、打針、看醫生來解決問題,但這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常常說:「求醫不如求己」。如果能夠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和抗病功能,充分發揮各個細胞吐故納新、新陳代謝的功能,那麼身體得病的幾率就會大大減少,人就會覺得渾身舒服、精氣神足。為了解決問題,自己走上了一條尋求養生、保健方法的道路,看了很多市面上暢銷的養生書籍,瀏覽了很多養生網站,也學習了很多養生方法,但由於皆是囫圇吞棗式的自學,沒有老師指點,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自己所掌握的那一點點養生知識其實連皮毛都算不上。加之對網路上紛繁複雜的各種健康秘籍或保健方法缺乏有效的甄別,所提供的方法到底能不能切實的解決問題,自己往往也是困惑的。
健康是生命源源不斷的動力,是實現人生美好願望的必要保障。人人都知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可健康的內涵為何?獲取健康的方法又是如何?自己的內心並沒有清晰的答案。直到幾年前恩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們指明了答案,加上這幾年自己在生活中慢慢去體悟和實踐,才對健康又有了稍微深刻一點的認識和理解。
我們都渴求健康,就要全面的認識健康的涵義,如此方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和目標不斷前進。就個人而言,健康不僅僅是身體的健康,還涵蓋了很多,包括我們的心靈心態、思維思想、精神意志,以及生活習慣、思維習慣、行為習慣,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都要健康。不僅僅是肉眼看得見的健康問題我們要關注,肉眼看不見的現象我們也得重視。如果我們臉上長痘了,會主動去買一支祛痘霜來治療皮膚的問題,但我們內心的糾結、思想的混亂、心靈的煩惱、以及各種不良生活習慣、思想和心靈的疾病等,是不是也應該引起重視,想辦法治理、平衡、調節好呢?
儒家提倡「仁、義、禮、智、信」,佛家提倡「修心養性」,道家提倡「德」,幾千年來指導著人們思想和行為的諸子百家、各家教派皆是教人學善、與人為善。在塑造自身道德品質、人格魅力、性格氣質等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準則和標準,正所謂「仁者愛人」,「善」是永恆的主題。想要不斷的完善自己,就得不斷的認識自己,躬身自省。正如生命細胞科學指出:「常思己過,識過改過,神清氣爽,心平氣和。時常注意不要妨礙他人,情願自己吃一點虧,受一點委屈,把方便給他人。這是做人的根本,更是修行的根本。」這就是修善的萬能法,也是提高健康層次的有效方法,需要我們在生活中持之以恆的去踐行。
勤勞善良的人們在大自然空間求生存、求發展、繁衍生息,與大自然的萬事萬物皆是有著息息相關、心心相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不可分割的緊密關係。我們接受陽光雨露的滋潤,呼吸著新鮮宜人的空氣,品嘗著美味爽口的食物,我們所享受的這一切皆是大自然的恩賜,可如今陽光、水土、空氣、食物、環境等遭受極大的污染,身為大自然主人的人類難道還能坐以待斃、不管不問、獨享健康?譬如空氣中PM2.5顆粒,附著在微粒表面的病毒、病菌、細菌隨著人們的一呼一吸之間,進入人體,侵害著人體的健康,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
一個真正智慧的人是要從內在和外在等方方面面去思考和統籌的,我們在為自己的健康打算和謀劃的同時,也得考慮其他萬眾生命、生存環境空間的健康問題。因為高層次的健康還包括著整個大自然空間萬眾生命的和諧相處、共同繁榮、生態平衡,這是大家共同的渴望和嚮往。但要實現這個目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正是因為工作難做,個人的力量有限,就更需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同心同德、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建設好我們的幸福家園。
人們對於健康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健康的層次也是無止境的,萬事萬物皆是分秒不停的在運動變化著,今天的健康不代表明天依然健康,今天的幸福也不代表明天依然幸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每一天都要調節、平衡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遠大的目標要靠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累積而成,飯是天天吃,臉是天天洗,牙也是天天刷,健康的大事也要天天做,並按照老師所傳授的科學方法去做,如此不斷的總結和實踐,一步一步的走向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文章版權歸屬生命細胞科學所有,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我們的幸福家園公眾號


※在誘惑之中,收穫著自己的人生
※不要束縛在別人的目光里
※為何會有煩惱
※什麼是道?如何修道
TAG:我們的幸福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