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雜誌擬出售股權 紙媒轉型互聯網前景與趨勢分析
2017年9月18日,美國殿堂級音樂雜誌《滾石》聯合創始人簡?溫納及其兒子加斯?溫納宣布出售所擁有的該雜誌的所有股權。《滾石》曾被盛讚為「嬰兒潮一代人的反主流文化聖經」,作為音樂出版領域的頂級品牌,除了美國版本外,《滾石》在澳大利亞、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法國、德國、印度、義大利、印度尼西亞、日本、墨西哥和俄羅斯等地有12個國際版本,受眾超過6500萬人。
一年前,溫納傳媒就將該雜誌49%的股份賣給了新加坡的社交音樂公司BandLab Technologies(音樂實驗室)。當時,加斯?溫納(Gus Wenner)只是將這一協議定性為「純粹的行動和夥伴關係,目的是為我們制定一個計劃和一項成功的戰略。」然而僅僅在12個月之後,加斯?溫納便決定將剩下的51%股份全部出售。
出售背後的原因與滾石的效益日益下滑有關。在面臨互聯網新媒體的衝擊下,滾石的管理層最開始是採取拒絕的態度,堅持紙質發行,這一決策致使公司喪失了轉型的最佳時機,也為滾石經營效益的連年下滑埋下了伏筆。
1
傳統經營增長乏力
近幾年,受宏觀經濟不景氣、新媒體衝擊等因素影響,作為傳統媒體的出版發行行業表現出整體增速放緩。數據顯示,2011-2016年,雖然我國出版傳媒產業整體市場規模仍然保持增長態勢,但是增速呈快速下滑趨勢。2011年我國出版傳媒產業增速為17.73%,2016年僅為8.96%,五年間下降幅度接近50%。
圖表1:2011-2016年我國出版傳媒產業
市場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其中,在出版傳媒大產業中,圖書報刊行業屬於受新媒體衝擊較大的子行業之一。2012年後,我國圖書報刊行業市場規模開始逐漸萎縮,2016年市場規模為1604億元,連續四年下滑。
圖表2:2011-2016年我國圖書報刊行業
市場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
互聯網帶來的衝擊明顯
1、網民規模不斷擴大
隨著智能手機的逐漸普及,我國手機網民的規模呈快速增長趨勢。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手機網民規模為6.95億人,同期網民總數為7.31億人,手機網民佔比高達95.1%。
圖表3:2010-2016年我國手機網民變化
情況分析(單位:億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上網時長穩步提升
數據顯示,我國網民每周上網時長呈穩步增長趨勢,近三年,穩定在26小時以上,2016年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長為26.4小時,日均達到3.8小時。
圖表4:2011-2016年我國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長
(單位:小時)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新媒體的成長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新媒體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了,新媒體的興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並且通過多種途徑衝擊傳統出版發行行業。
3
紙質媒體轉型可期
在文化內容產品向新媒體遷移的趨勢下,傳統紙質媒體也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與探索,逐漸從規模化、大眾化、紙質化向小型化、定製化、數字化轉型,以滿足多元化的用戶需求。同時終端渠道進行業態升級,加入餐飲、娛樂等元素,出現了「咖啡屋」、「書吧」、「O2O線下體驗店」等新業態。相關上市公司也開始積極推進轉型升級,目前轉型升級的路徑主要有兩個:一是做產業鏈延伸,二是布局新業務。當然很多實力較強的傳媒集團公司往往是多路徑發力,而非選擇單一路徑進行戰略轉型。通過戰略轉型,公司將在傳統出版發行領域的優勢與數字化、多元化進行有機結合,雖然在轉型過程中難免會有陣痛期,但是從上市公司近幾年的轉型表現來看,前景依然可期。


※鹿晗關曉彤公布戀情阿里雲伺服器救場 這位微博程序員新婚還要加班
※2017年全球半導體區域分布及前景預測組圖
※大局已定,19大之後中國經濟將出現10大變局
※2020年中國網路身份認證產業發展前景預測組圖
※「吹」出來的千億市場,共享KTV四大困局
TAG:頭條前瞻 |